武汉雾霾今晚缓解 昨日短时重度污染
图为:昨日,全城笼罩在浓浓雾霾中
图为:昨晚,街灯因雾霾变得朦胧 (记者曹大鹏摄)
在北方多个省市遭遇雾霾之后,武汉终究没有躲过这一轮的雾霾波及。昨日,武汉市环境监测中心发布消息称:受北方污染物逐渐南移影响,自12月20日零时开始,武汉?空气质量快速变差,8时小时空气质量指数(AQI)为195,达到中度污染,首要污染物为PM2.5。昨日武汉中心气象台接连发布大雾、霾预警信号。
■直击
湖北连发大雾和霾黄色预警
昨晨的武汉,大雾笼罩,不少行人戴起口罩。早上7时,记者在街头看到,由于大雾原因,路上的机动车行驶较慢,不少车开起了雾灯。
而昨天的雾霾天气也给不少上班的市民带来了困扰,“早上起来看到这么大雾,就知道路上会堵车,刻意提前15分钟开车出门,结果上班还是迟到了。”家住文化大道的刘女士告诉记者。有网友吐槽,“昨日还在窃喜湖北是一股清流,没有受到北方雾霾的影响,没想到一夜之间就全变了”。
武汉中心气象台昨天早上5点53分发布了大雾黄色预警信号,上午9时9分发布霾黄色预警信号,下午6时许,武汉中心气象台再次发布大雾黄色预警称,我省大部地区已经出现能见度小于500米的雾,局部小于200米,昨晚到今天早晨将持续。
据监测中心消息显示,在武汉陷入此轮雾霾的同时,省内城市襄阳达到严重污染,随州、十堰、荆门、荆州、宜昌和恩施均为重度污染,首要污染物均为PM2.5。
昨日的污染峰值出现在凌晨4时、5时、6时,空气质量指数超过200,达到重度污染级别。截至记者昨日20时发稿,武汉城区小时空气质量指数为180,处于中度污染状况。
分布在武汉各城区的多个环境监测站的区域空气质量指数,于昨日傍晚开始,纷纷突破200的重度污染大关。
■应对
雨雾锁城不利于污染物清除
雾和霾是两种天气现象,但是如今却总是形影不离,专家表示,这次的天气状况就是雨雾和霾共同作用,导致能见度很差。特别是我省西部,白天下毛毛雨,对霾的清除能力差,水汽+污染物在空中悬浮,导致能见度更低。
对于近期雾霾在我省形成的原因,有气象专家解释,这主要是由于进入冬季,在无云风小的天气条件下,地面散热迅速,近地面空气中的水汽易在后半夜到早晨达到饱和而凝结成小水珠,形成雾,由于雨雾锁城,不利于空气污染物的扩散、稀释和清除。加上水平方向风力很小,外来污染物的输送,就形成了霾。霾又给雾的形成提供了凝结核,如此这般,雾霾就交替出现了。
专家表示,清除雾霾主要是雨和风。下雨的作用是降尘,刮风是使得污染物能迅速扩散。
武汉建筑工地限时施工
昨日20时,武汉市环境保护委员会向媒体公布了应对此轮雾霾天的相关措施。
在12月20-22日期间,将对重点企业实施限产限排。涉及有大气污染物排放的相关重点企业要采取限产限排措施,同时加强重点排污企业等环境监管,确保稳定达标排放;对燃煤锅炉煤炭质量超过国家标准要求的,依法进行查处,限期更换合格煤炭。对燃煤锅炉污染排放超标严重的责令停产整治;全市混凝土搅拌站、建筑工地在下午5时30分后停止施工作业(地铁工程和连续作业需要的工地除外);加强气象条件监测,做好飞机和火箭增雨作业准备,一旦具备条件,立即实施人工增雨作业,缓解空气污染。
■预测
今夜我省雾霾或将减弱
根据气象条件分析,到昨天晚上,随着全省转雨,西部地区的小雨会对霾起到一定的清除作用。不过要得到明显缓解,还要等到今天夜间冷空气南下驱霾消雾,其间不排除冷空气将北方污染物暂时输送到我省上空,造成空气质量临时下降的情况出现,所以,雾霾或是一个“先加强后减弱”的过程。
具体到武汉市,今天阴雨天气还将持续,早晨低温会降至3℃左右,到了晚上,随着一股冷空气南下气温还会下跌,届时雾霾天气将得到一定的缓解,同时明后天江城也将迎来短暂的晴好天气,到了24日,江城将再次迎来新一轮阴雨天气。
■防范
雾霾天气出门尽量戴口罩
专家建议,在雾霾天气条件下,家庭应关闭门窗,等到霾散日出时再开窗换气。同时尽可能少出门,取消晨练,非要出门时最好戴上医用口罩防护,避免呼吸道受刺激导致疾病发生;外出归来,应立即清洗面部及裸露的肌肤。专家提醒,时下流行的一些个性口罩、卡通口罩,厚度仅一两层,是难以过滤空气中的病毒、灰尘,所以应选择具有良好过滤功能的口罩。
专家建议司机在雾霾天气开车时,尽量不要打开车窗,可以开启空调内循环模式。必要时可以打开大灯和前后雾灯。
武汉近期空气质量预报
时间 空气质量指数 污染状况20日20时至21日8时 武汉城区空气质量指数为201-231 重度污染,首要污染物为PM2.521日8时至20时 武汉城区空气质量指数为170-200 中度污染,首要污染物为PM2.5
22日 武汉城区空气质量指数为145-175 轻度到中度污染,首要污染物为PM2.5
23日 武汉城区空气质量指数为151-181 中度污染,首要污染物为PM2.5
注:空气质量指数在201-250之间,属重度污染范畴。(武汉市环境监测中心发布)(记者彭岚 李晓璐 通讯员于海涛 图/记者曹大鹏)
(编辑 毛丽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