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车难!武汉“上天入地”修建公共停车场(图)

16.08.2016  23:08

  图为:武汉市汉阳区墨水湖北路二环线高架桥下停车场白天免费开放。

  图为:武汉市新华西美林公馆小区通过建设立体停车场增加小区车位。

  图为:台北路停车场专门设有充电桩为车充电。

  湖北日报讯 本版采写 记者 杨然 胡弦 实习生 彭颖 张筠浩摄影 倪娜

   阅读提示

  如今在武汉,许多有车一族最头疼的,是车没地方停。

  为了解决停车难题,近年来,武汉市可谓“上天入地”挖潜修建公共停车场,如在立交桥下、绿地上、湖泊底下,新建不少停车场。有中心城区甚至筹划建设高达32层的立体车库。

  然而,武汉市机动车保有量已突破232万辆(截至7月31日),停车位仅85.5万个,停车位缺口超过百万。去年8月以来,武汉机动车保有量增加约30万辆,远超停车位建设速度。

  除了新建停车位,缓解停车难,必需在改善交通管理、改变市民停车习惯上下功夫。

   停车场有的火热,有的冷清

  立交桥下修建停车场的想法,来自于百姓建议。

  去年,武汉市规划局向市民征集建议,不少市民建议,规划部门应尽可能利用立交桥、绿化地等“边角余料”空地,兴建停车场。市城投停车场公司相关负责人透露,一两年前,该公司就曾小范围试水在立交桥下建停车场,造价相对便宜,但并未铺开,市民建议与他们的想法不谋而合。

  很快,这一建议便得到采纳,当年,武汉市建成立交桥下停车场8个,累计可提供泊位700余个。今年,预计还将在立交桥下建1000余个停车位。

   汉阳政务中心停车场:白天免费,车位火爆

  汉阳政务中心停车场位于墨水湖北路立交桥下,去年建成投用,设计车位106个,全部沿立交桥呈长条形铺开,出入口紧邻汉阳区政务中心。

  1日上午,记者看到,这里车来车往,十分繁忙,两分钟内有6辆车入场,4辆车驶离。现场工作人员介绍,该停车场主要为方便来政务中心办事的人使用,因此早7点到晚7点免费。

  因场地不大、车辆较多,工作人员给每位进场车主发放一张便利贴,让他们将联系方式粘贴于车窗上,便于迁车联系。工作人员说,工作日里,一本100张的便利贴,几乎要用掉两本。

  来办护照的许先生说,停车场很好找,非常方便,免费尤其值得点赞。

   水东路停车场:市民担心安全隐患

  二七长江大桥青山桥头立交下有一处水东路停车场,颇具生态绿化气息,车在林中,花草点映,有网友盛赞为江城最美停车场。

  该停车场于2014年建成,是武汉首个示范生态停车场。据武汉城投集团相关人士介绍,此处有泊位172个,设计遵循生态性、整体性及景观融合的原则,形成“上有大树、下能透水、绿树环抱、交通通畅”的景观效果,解决了停车场与绿化环境的矛盾。

  现场工作人员介绍说,来此停车的多为附近居民,80%车主都办了月卡或者年卡,且邻近奥山世纪城,大多车位均已停满。家住附近的张先生正在擦洗爱车,他说,小区内停车拥挤,这里环境好,办月卡每月只要200元,比小区便宜。

  不过,工作人员透露,因停车场没有遮挡,有好事者溜到场内划伤车辆,管理人员却束手无策。

  从1日开始,该停车场每小时收费从3元涨至5元,月卡也涨到300元。车主方先生说,如果价格涨得和小区里差不多,便不打算再停车于此了。方先生还担心立交桥下会有飞沙走石伤到车辆。

   复兴路停车场:违停车辆堵住进出口

  复兴路停车场共256个泊位,工作人员抱怨,有些私家车哪怕选择在路边违停,甚至直接堵住进出口,也不肯进场停车。

  2日上午,记者来到这里,李先生正将刚洗完的爱车停稳。李先生家住附近的水陆小区,因停车位非常紧张,他一直不敢买车。直到去年复兴路停车场建成,他才购置了新车。李先生反映,停车场内长期一半车位空置,附近的津水路等路段一到晚上却路边停满了车,几乎堵塞交通。

  究其原因,李先生认为是收费定价不便宜。在此停车办季卡,每季度交费1100元。这一价格并不具备竞争优势。

  沿二环线高架桥下,附近还有几个小停车场。记者探访发现,这些停车场周边均存在严重的路边停车问题。在东安路停车场,场内88个车位,每天早晚,出入口均被随意停放的车辆堵住。在文昌职校停车场,场内68个车位停了30余辆车,场外无名路边也停了30多辆车。梅隐寺停车场也是类似情况。

   开业3年 256个车位从没用过

  因位于武汉市青少年宫四方湖底部,2013年建成的台北路停车场成为武汉市首座湖底停车场。

  停车场总投资1.3亿元,提供泊位365个,其中立体车位256个,普通车位109个。建成之时,该停车场因出入不必取、刷卡,入场后智能引导寻找空车位,被誉为武汉“最智能”的停车场。

  如今情况如何?8日上午,记者来到台北路停车场。在10分钟内,仅有两辆车驶入。进入停车场内,一家汽车俱乐部在此经营,“汽车美容”“汽车维修”等字样映入眼帘。

  停车场负责人坦陈,因来停车的人少,为了生存,只得将停车场包给汽车俱乐部。3年来,来此停车的车主平均只有百余个,256个立体车位更是从来没有启用过。

  一位工作人员称,停车场内每小时收费5元,包月600元,比附近小区停车场的收费贵,因此少有人问津。但相关人员透露,停车场耗资过亿元,如果收费过低,何时能收回成本?

  为了改变现状,工作人员也曾想过办法加大宣传,无奈收效甚微。目前,附近有几栋写字楼即将完工,台北路停车场相关负责人表示,明年合约到期,停车场收回经营,将考虑调低停车收费,吸引周边人群进场停车。

   看似很美 叫好不叫座

  向“天空”要车位的立体车库,具有占用空间小、噪音少等优点,然而看似很美,实则叫好不叫座。

  从去年开始,为缓解老旧小区停车难,武汉市将机械式立体停车位建设作为主攻方向大力推进,当年计划兴建6000个立体车位,主要分布在老旧小区和企事业单位。

  11日,记者来到位于汉口前进四路的东民社区探访,发现作为老旧小区,这里的车位缺口很大。去年,东民社区有了一座7层的立体停车库,可供57辆车同时停放。但是,附近居民称,因每小时收费6元,来此停车的人非常少,小区停车难依旧突出。

  在附近上班的王先生说,有时看到车库里只停了几辆车,很多车主依然将车停放在路边,导致出入不便。“修这个立体车库是为了缓解小区停车难,但是现在看来,似乎并没有起多大作用。

  和东民社区一样,武汉多数立体车库都面临长期停不满的尴尬。

  不光没人来停,选址也遭到居民反对。洪山区梨园街华电社区、徐东欧洲花园小区、雄楚大道泰格生态公寓、东亭社区等地,立体车库项目都因居民反对,要么流产、要么停工。居民反对的原因主要为影响采光、尾气污染、安全隐患、破坏绿化等。规划部门工作人员说,立体车库选址困难,就像公厕一样,虽然大家都需要,但都不希望建在自家门口。

   加强交通管理规范停车秩序

   增设电子抓拍系统 严查路边违停

  记者连日探访发现,市民在抱怨停车难的同时,一些停车场却停不满。几乎过半停车场都面临“吃不饱”的尴尬。哪怕停车场近在咫尺,还是有些车主将车违停路边,甚至影响他人通行。

  在停车场停车每小时几元钱,违停被交警贴单要罚200元,为何车主甘冒风险?

  某违停车主给记者算了笔账,武汉市现在只对120条严管路段采取单次违停罚200元,非严管路段3次违停才罚100元,相当于每次违停的经济成本仅33元。而且,交警、协警无法全天候覆盖所有路段,短时间违停常常能躲过处罚,这令不少车主心存侥幸。

  为规范停车秩序,交管部门增设了高清智能监控抓拍系统,不用交警贴罚单,也能对违停车辆进行抓拍处罚。6月21日至7月21日,该市抓拍违停次数最多的路段为汉阳区玫瑰街,共2340次。目前,该抓拍系统主要覆盖部分商场、医院、学校、交通站点周边,还未能对公共停车场周边违停现象形成震慑。

  交管部门表示,未来将增设电子抓拍设施,并对严重影响交通的违停车辆一律拖移。

   路边停车收费即将重启

  去年10月1日,武汉市取消路内车位收费,车主少了一笔支出,也带来新的问题。久停不走,导致车位周转率下降。该市交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路内车位主要是满足临时停车需求,长时间停车应选择小区、单位或公共停车场。

  今年2月,该市路内车位停车收费再次被提上日程。近几个月,交管部门重新施划并规范路内车位,按照宽2.3米至2.5米、长6米的标准设置车位,喷涂编码。据统计,按照不影响道路通行等原则,该市共施划路内车位31742个。

  据介绍,路内车位重新施划后,每个车位下都将埋装地磁,可实时监测车位占用情况,车主通过手机客户端就能查询车位状态并缴费。地磁安装工作完成及停车收费系统完善后,该市将重启路内车位收费。

  交管局秩序处相关负责人表示,停车收费可提高车位周转率,但并不能根治停车难,“道路的首要功能应该是满足通行,施划路内车位,本来就是没有办法的办法。

   建停车信息平台提高车位利用率

  破解停车难,需要充分调动停车场资源,让每一个车位都“物尽其用”。武汉市交管部门正积极完善停车信息系统,提高车位利用率。目前,已有859个停车场在该系统注册,665个停车场信息实现共享。车主可通过易行江城、高德地图等手机软件查询空闲车位。

  据不完全统计,武汉市停车场共3000多个,今年以来,交管部门努力推动各停车场纳入信息共享系统,但不少停车场仍在观望。阻碍停车场信息共享最大的难题是外网接入费用。要实现停车场信息共享,需要安装网络设备,将停车场信息接入交管部门数据库,安装及网络费用约7000元,一些停车场不愿自掏腰包。

   不妨改改用车习惯

  停车难,有些是因为刚需,有些是自寻麻烦。上班要开车、购物要开车、吃饭要开车、甚至买早点也开车,不少市民用车频率太高。

  中心城区交通日益拥堵,停车费用攀升,开车出行的时间成本和经济成本越来越高。合理规划用车方式,如家庭出行、周末采购、邻里拼车等,不仅降低用车成本,还能减轻城市交通负担,利己利人。对上班族而言,“P+R”的出行方式也值得推荐。

  “P+R”(ParkandRide)意为停车换乘,即早上驾车停进“P+R”停车场,然后换乘地铁抵达工作单位,下班后再坐地铁到达停车场,驾车回家。武汉地铁以每年通车一条线路的速度快速发展,“P+R”停车场建设进展和使用情况却不尽如人意。已建成的二七路公共停车场和洪山广场地下停车场车位空置率都较高,前者毗邻轻轨二七路站,停车每小时收费3元,每日45元封顶;后者连通2号线和4号线换乘站,每小时收费3元,每日25元封顶。这些“P+R”停车场每小时收费并不贵,但封顶价偏高,上班族采取“P+R”出行的意愿自然也就打了折扣。

  不少停车场长期“吃不饱”,为何不能通过降低包月费、日封顶费,提高车位使用率?

  缓解停车难,还需在停车位建设、交通管理、经济杠杆等多管齐下。江城200多万车主的停车“困扰”,考验着城市管理者的智慧。

 

(责任编辑:连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