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门中院民一庭 勇当司法责任制改革的先行者
去年5月,受领司法责任制改革试点任务后,荆门中院民一庭积极作为,勇于探索,迅速切换法官权责模式,初步实现“由审理者裁判,由裁判者负责”的构想,司法责任制试点的红利正逐步显现。试点至今,审结案件323件,由审判长直接签发317件,占97.9%,案件审结数量同比增长67.35%,平均个案审结时间缩短6.9天。由于自身责任增大,合议庭成员在阅卷、庭审、合议与文书审核等环节,参与热情明显提高。去年,该庭共受理案件463件,结案422件,同比分别增长40.30%、44.52%。审判工作整体向好。
迈入2016年,法官员额制即将在我省法院全面铺开,司法责任制改革亦随之进入“啃硬骨头”的攻坚阶段,作为本院先行先试单位,该庭将勇做司改的促进派和实干家,坚持在“破”中求“立”,在“变”中寻求“不变”,全面提升公正司法、司法为民的能力水平。
抓好干警的思想与廉政教育。一是继续学习贯彻十八届四中全会、五中全会精神。加强全庭干警对全会精神的再学习、再领会,采取座谈、讨论、谈心等形式,切实统一干警思想,正确对待利益调整,用改革的办法处理暂时出现的困难;二是结合“两学一做”专题教育活动,深入学习党规、学习习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在全庭树立起做合格党员和忠诚卫士的良好导向;三是做好党风廉政教育。始终把廉政建设作为庭里的重要工作来抓,不厌其烦地敲边鼓,并结合纪律作风整顿,引导大家及时清理小问题、小毛病、小隐患,防止风险叠加,提高干警自我约束、自我净化的能力。
创新庭务管理。面对传统民事案件数量井喷与法官员额相对固定的新常态,该庭拟在创新庭务管理,提升审判质效上做文章。一是按人员岗位明细分工。法官、法官助理定岗后,法官助理承办送达文书、排期、接访、核查证据、根据法官的授意草拟法律文书等非核心审判业务及程序性工作,书记员办理装订卷宗、文书上网、卷宗送评、归档等辅助性工作,将法官从一般性事务中解脱出来,主要负责庭审、合议、撰写复杂案件的法律文书以及对疑难案件的会诊等审判核心工作;二是改进薄弱环节。针对精品案件不多的短板,该庭拟选取代表性案件,抽调业务骨干组成合议庭,实现强强联手,力争多做精品案例、典型案例。针对裁判文书说理不透及文字错、漏顽疾,强调裁判文书精细化制作,增强合议庭人员参审意识,努力打造优秀裁判文书;三是做好年度工作谋划。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年初,将院党组全年工作任务进行分解、细化,并结合实际筹划好全年工作,实现工作计划与院党组重大工作任务无缝对接。
切实做好诉讼调解与接访工作。该庭审理的案件多涉及百姓切身利益,有的案件当事人要么是工作没了,要么是婚姻没了,甚或是人没了,矛盾往往难以调和,要真正实现案结事了,需要在调解与接访工作上下功夫。一是进一步做好调解工作。自觉把调解工作贯穿于阅卷、质证、庭审、信访等各个环节,延伸于街道、村委、家庭、田间地头等各个场所;二是切实做好答疑和疏导工作。针对该庭案件很多当事人法律知识匮乏,败诉方大多会质疑裁判结果的现象,规范判后答疑接待制度,并细心解释案件裁判的依据、理由,让胜者赢得痛快,让败者输得心服;三是高度重视信访工作。对于个别缠诉者,重点之一就是与上下级法院(法庭)建立信访协调制度,尽力解决当事人的合理合法诉求,不将矛盾向上推、往外踢。
加强青年干警培养。青年干警无论当前入额与否,都要把他们视为顶梁柱来培养。一是营造深厚的学习氛围。微调青年学术沙龙活动的宗旨,定位于紧跟当前民事审判实践与理论前沿,向法学理论的纵深挖掘,力争多出调研成果。坚持每月学习日活动,定位于学习民事审判业务为主,相关立案、执行等审判知识为辅的学习方向,向横向扩宽干警的知识结构;二是结对子,压担子。人员分类定位后,庭长、副庭长与法官助理结对子,手把手地教方法、传经验。案件办理中,多给法官助理安排非核心审判业务工作,多安排他们旁听庭审、多参加审判长联席会议,让他们在办案中学习,在工作中成长;三是培养严格的工作作风。督促青年干警从做好阅卷笔录、耐心接待当事人、遵守上下班制度、杜绝文书笔误等细节和小事上,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和严格的工作作风。
完善防范权力滥用机制。一是完善“全程留痕”、“负面权力清单”与“案件回访”制度。“全程留痕”要解决痕迹如何留下来、留得住,“负面清单”要明晰负面权力的内容,“案件回访”要明确回访什么案件及注意事项,避免制度流于形式;二是完善过问案件登记制度。明确哪些情形属于过问案件,哪些情形入卷存档即可,哪些情形需及时向庭院长汇报或直接向纪检监察部门报告;三是完善督办案件跟踪问效制度。承办人要将案件的疑难点、关注点及办理流程罗列出来,便于院庭及时与相关单位协调沟通,促进案件社会效果与法律效果的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