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红兵院士获湖北省科学技术突出贡献奖
新闻网讯(通讯员陆飘银、殷娜)3月16日,2022年度湖北省科技创新大会隆重举行,会上颁发2022年度湖北省科学技术奖,我校获奖励56项(人)。其中,舒红兵院士获突出贡献奖;以第一完成单位获省一等奖13项、二等奖16项、三等奖5项,获奖总数与一等奖数均刷新我校历史记录。
会上,舒红兵作题为“担时代使命以科技创新强省报国”的获奖发言。作为一名生命医学领域的科技和教育工作者,舒红兵自2005年来到湖北,带领团队专注于抗病毒免疫领域研究,在国际上独立发现了多个抗病毒天然免疫信号转导的关键接头蛋白和调节蛋白,阐述了抗病毒天然免疫有效启动和适时终止的分子机制,揭示了炎症和炎癌转化的多种分子调控机制,取得了一批天然免疫领域的重要原创成果。团队所发现的一些天然免疫信号和调节分子,已经成为肿瘤、炎症等疾病治疗的分子靶标,受到国际生物制药公司的关注,为相关药物的创制奠定了重要科学基础。团队在天然免疫这一生物医学前沿热点领域的原创研究成果,拓展了人类对病毒与宿主免疫相互关系认知的边界,在国际学术界发出了响亮的湖北声音。
舒红兵指出,湖北是科教大省,湖北的科教优势正加快转变为全省的发展胜势,将为科技人员提供更广阔的舞台,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他表示,将以获奖作为新的起点,坚守行而不辍、未来可期的理念,保持踔厉奋发、勇毅前行的劲头,带领团队持续致力于生命健康领域的原始创新,重点围绕病毒免疫分子调节前沿领域开展科学研究和技术攻关,力争在肿瘤免疫治疗、感染和免疫性疾病的创新药物及疫苗的研发方面不断取得新的突破,并积极推动更多创新成果在湖北落地转化,为湖北生命健康产业突破性发展提供更有力的科技支撑,以科技强省报国,让科技创新造福人类。
我校此次获一等奖13项,包括:自然科学奖3项、技术发明奖2项、科技进步奖8项。
其中,获得3项自然科学奖一等奖的分别是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刘正猷教授主持的项目“声学超材料中的拓扑态研究”,化学与分子科学学院付磊教授主持的项目“二维材料的精准合成与电子结构表征”,水利水电学院王高辉副教授主持的项目“高混凝土坝动力破坏机理与安全评价方法”——
刘正猷团队的成果围绕声学超材料中的拓扑相变机制、拓扑物性及拓扑输运开展了系统深入的研究,提出并实现了多种具有原创性的声学拓扑物态,揭示了声学超材料操控声波的新原理和新方法。项目取得一系列创新性的研究成果,为研制性能卓越的新型声功能器件提供了可能性和理论依据。
付磊团队的成果围绕面向器件应用的二维材料的精准合成和电子结构表征开展了深入系统的研究,提出液态基底化学气相沉积法,实现了二维材料的精准合成,包括层数的精确控制,带隙的广泛调节和单晶的高效组装。该项目研究为高性能二维材料的电子结构的探究及其应用提供了基础和启发。
王高辉团队的成果围绕高混凝土坝动力损伤破坏机理、库坝耦合作用机制、动力灾变量化评估方法开展了系统研究,建立了一套高混凝土坝非线性动力响应行为表征、动力破坏数学描述和性能演化量化评估理论体系。项目取得了一系列创新成果,为极端动力荷载下高坝应急管理与风险决策提供理论支撑。
获得2项技术发明奖一等奖的分别是计算机学院胡瑞敏教授主持的项目“三元复杂空间对象可信身份、协同表达与行为理解研究”,中南医院叶啟发教授主持的项目“天然高分子生物肝材料治疗多器官功能衰竭核心技术体系的建立与应用”——
胡瑞敏团队围绕大数据自然社会理解及行为分析技术研究中的可信身份、复杂关系、隐秘组织、区域风险等关键问题开展研究,取得了重要的理论与技术成果,颠覆了身份辨识统一方法的传统共识,突破国际主流技术危险异常行为不加区分的理论局限,首次实现任意类型风险的早期预警。
叶啟发团队的成果突破生物人工肝安全性和高效性难以兼容的技术壁垒,研发甲壳素血液净化吸附材料,高效精准吸附胆红素/血氨/肌酐/尿酸/内毒素等毒素;研发中空纤维管式生物反应器、在线监测系统,建立天然高分子生物肝材料治疗多器官功能衰竭核心技术体系;显著提高肝功能衰竭患者治疗效率,大幅度降低治疗费用,造福患者。
获得8项科技进步奖一等奖的分别是国家网络安全学院陈晶教授主持的项目“移动云数据安全访问与共享关键技术及应用”,土木建筑工程学院张晓平教授主持的项目“全断面隧道掘进机掘进地层信息感知与智能化决策控制技术”,水利水电学院陈益峰教授主持的项目“水利水电工程渗流多尺度特性与全过程调控关键技术”,卫星导航定位技术研究中心姜卫平教授主持的项目“多源融合的北斗实时高精度监测技术与重大工程应用”,人民医院江洪教授主持的项目“急性冠脉综合征的脑心神经免疫代谢机制及其诊疗”,人民医院程帆教授主持的项目“肾结石微创治疗关键技术体系构建与临床应用”,中南医院吴高松教授主持的项目“甲状腺外科重要组织器官功能保护关键技术体系构建及临床应用”,人民医院王高华教授主持的项目“老年认知与情感障碍的机制和临床应用”——
陈晶团队的成果聚焦移动云数据安全国家战略需求,突破了移动云数据安全面临的“认不准、存不好、保不住”三大难题,创新提出云链联动分布式认证与管理技术、移动云密文弹性外包技术与用户意图感知的威胁检测技术,研发了系列软件产品并推广应用,促进我国数据安全事业蓬勃发展,为社会稳定做出突出贡献。
张晓平团队的成果围绕随掘复杂地层信息感知与智能化决策控制技术难题,通过涵盖“机理-理论-技术-集成”的成套理论研发和应用集成,建立了复杂地层全断面隧道掘进机掘进智能控制系统。成果应用避免了重大工程灾害,显著提高了掘进效率,整体提升了我国全断面隧道掘进机装备研发、智能控制的技术水平及国际竞争力。
陈益峰团队的成果面向大型水利水电工程防渗安全控制需求,聚焦复杂地质条件与高水头运行环境,创新了岩体渗流特性的多尺度观测与解析技术,构建了确定岩体渗流参数及其演化的方法体系,提出了复杂渗流场跨尺度模拟与全过程调控技术,有力支撑了我国高坝、抽蓄和引调水工程的大规模建设和高效运行。
姜卫平团队的成果突破了工程复杂环境下北斗与其他卫星导航系统、北斗与惯导/测量机器人/InSAR等融合实时高精度监测系列关键技术,创新了变形时间序列非线性分析理论与智能预测方法,研制了多源融合的安全监测系统,实现了1毫米级、实时、自动化变形监测,为桥梁、大坝、高铁等重大工程的安全监测提供了新模式。
江洪团队的成果围绕急性冠脉综合征的自主神经机制和诊疗关键技术难题,提出了急性冠脉综合征的脑心神经免疫代谢理论,研发了便携式超敏快检系统并创新建立了符合中国人特点的危险分层体系和预后评估体系,开发了系列自主神经调控新策略和新技术有效防治急性冠脉综合征,提高了急性冠脉综合征的诊治水平,取得了良好的临床应用效果。
程帆团队的成果围绕肾结石微创治疗术中术后出血、感染发生率高的关键技术难题,首创了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PCNL)通道建立新技术,建立了PCNL肾盂内灌注压力动态监测与精准控制技术,研制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超微通道PCNL手术系统,取得很好的临床应用效果,显著提高我国肾结石微创手术的安全、效率和普及率。
吴高松团队的成果围绕甲状腺术中毗邻组织器官的功能保护从机制研究、技术创新、设备研发开展系统研究,构建了甲状腺外科重要组织器官功能保护关键技术体系,显著降低了甲状腺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已推广应用至全球1000余家医院,提升了我国甲状腺外科国际影响力,推动了全球甲状腺外科的进步与发展。
王高华团队的研究成果围绕老年认知与情感障碍这一当前突出的全球性公共卫生难题,通过阐明疾病发生的分子机制、提供早期临床诊疗新靶点、建立临床与社会医学交叉融合的疾病管理体系,在“分子-人体-社会”三个层面取得了一系列的创新性研究成果,带领了我国老年认知与情感障碍临床诊治水平的高质量发展。
据悉,此次全省共有297项科技成果(人)和15家企业获奖。其中,突出贡献奖2人,特等奖1项、一等奖64项、二等奖110项、三等奖120项。
(摄影:金鑫 编辑:肖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