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位院士聚焦空间信息与计算机视觉

22.03.2017  18:09

新闻网讯(通讯员蔡列飞)3月17日,“空间信息稀疏表征与在轨智能处理”研讨会暨“计算机视觉与人工智能”前沿论坛在我校举行,包括10位院士在内的近百位专家学者出席。

大会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主办,武汉大学测绘遥感信息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遥感信息工程学院、地球空间信息技术协同创新中心协办。

出席大会的有:校长窦贤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信息学部副主任张兆田、副局长王岐东,院士李德仁、余全、龚健雅、陆建华、何友、樊邦奎、姜会林、余少华、王家耀、于起峰,以及来自清华大学、长春理工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单位的80余名专家学者。龚健雅主持开幕式,窦贤康和张兆田分别致辞。

窦贤康指出,自2013年国家实施“空间信息网络”重大计划,我校就有幸参与其中,李德仁院士的“对地观测”研究团队紧密结合国家重点需求展开研究。他表示,武汉大学将一如既往地支持该研究团队,并希望其加强协同创新,多出成果,多做贡献。

大会围绕“空间信息稀疏表征与在轨智能处理”和“计算机视觉与人工智能”,展开深入学术交流。

李德仁作题为“对地观测卫星到对地观测脑”的报告。对我国对地观测卫星的发展现状进行全面总结,结合人工智能和脑科学的发展提出“对地观测脑”的概念,指出对地观测脑”和人脑一样也有视觉、听觉、脑分析等相应功能,能实现在轨对地感知、认知到行动,最终将实现为大众提供PNTRC(Positioning定位,Navigation导航,Timing 授时,Remote sensing 遥感,Communication 通讯)实时服务的目标。

何友作题为“天基海洋目标信息感知与融合技术研究”的报告。他从信息感知和融合技术的概念与内涵、海上信息环境的复杂性、天基海洋监视相关现状及问题、关键技术及其展望四个方面,对天基海洋目标信息感知与融合技术的现状、难点及发展趋势进行了深入浅出的剖析。

樊邦奎作题为“无人机与人工智能”的报告。从无人机控制系统的发展历程、无人机对人工智能的需求、无人机人工智能未来畅想三个方面作学术分享,并指出,与对地观测卫星一样,无人机可实现对地观测,是实现空间信息网络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

于起峰就“图像测量与飞行器视觉导航技术研究进展”作报告。他阐述了摄影测量需求背景及原理,展示了其团队在景象匹配与目标识别方面的研究进展,以及在各项军事相关领域的广泛应用,并指出,基于摄影测量学的多种测量已进入实时、自动化、多功能、小型化的使用阶段,在陆海空天各领域均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龚健雅作题为“从摄影测量到计算机视觉”的报告。他简述了摄影测量的发展历史以及近年来在计算机视觉领域的拓展,介绍了武汉大学在实时计算机视觉、虚拟现实技术、智能机器人、遥感信息智能检索和空间信息智能感知五大方面的研究进展,提出摄影测量应持续发展多平台综合,注重与计算机视觉、人工智能等学科的深度融合,进一步拓展领域和业务。

北京市遥感信息研究所总工江碧涛、航天东方红卫星公司总师杨芳、中科院长春光机所研究员任建岳、中科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研究员张兵、浙江大学教授鲍虎军、山东大学教授陈宝权、湖南大学教授李树涛,分别从航天遥感大数据智能分析研究与展望、智能遥感卫星发展与构想、关于空间光学图像信息获取智能处理的探讨、遥感大数据理论探索与应用展望、复杂环境下的鲁棒视觉跟踪和结构恢复、大规模城市场景三维扫描与建模、遥感高光谱图像处理与识别等角度等作报告。

我校师生踊跃参会,能容纳300多人的报告厅座无虚席。他们表示,不仅领略了业内多位院士和知名专家的风采,同时也对相关知识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


(摄影:张华  编辑:肖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