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升霄:我对大山司法人使命的承诺
陈升霄 宣恩县人民法院立案庭庭长
我叫陈升霄,苗族,今年五十三岁,是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宣恩县人民法院的一名基层法官。31年来,我奔波于武陵余脉的大山中,将美好的青春献给了恩施少数民族地区的法治事业。审结了民事案件3600余件,行政案件185件,民事案件调解率达到90%以上,没有出现一件错案。
我出生在山区贫寒家庭里,在亲人朋友的帮助下,才顺利完成了学业。当上法官之后,就有了回报父老乡亲的夙愿。所以在家乡工作时,我把每位当事人都当成自己的亲人,尽量在办案过程中不让当事人受到半点委屈,结案后不让当事人产生半点怨言。
2005年5月,我刚到晓关法庭,就收到一个案件:当地福利院的一位五保户老人,已经94岁,在生命弥留之际,却要起诉亲侄子,霸占自己“一辈子的家当”——寿棺。情况紧急,老人行动不便,侄子又住在大山深处,我立刻扛着国徽,绕着蜿蜒崎岖的山路,一直爬了20多里,来到了当事人的家中。
开始,老人的侄子理由很多,说自己照顾老人很多年没有报酬,就想把棺材据为己有。面对这种情况,我就跟他拉家常,逐渐拉近了距离,我对他说:“从亲情上说,老人时日不多,你是他最亲的人,血管里流动着相同的血液。按照我们这里的乡风习俗,就是老人没有寿棺,作为侄儿你都要想办法解决,现在你怎么能忍心将老人的寿棺据为己有呢?从法律的层面来说,寿棺的所有权还是老人家的……”在耐心劝说下,侄子想明白了,当天下午,主动和村民一起,将寿棺抬至福利院,归还给了老人。
这件事儿时刻烙在我心上,它让我明白:把一个案件办好,不能轻易的只引用法条、一判了之,而是要将心比心,站到当事人的角度,急当事人之所急,想当事人之所想,用一片赤诚之心,才能换取当事人的认同、理解和支持。
为了提高基层法庭的审结率、执行率和调解率,2005年,我率先建立了司法协助员制度,在晓关侗族乡的40个行政村,分别邀请一至两名村委会成员作为法庭司法协助员。建立起多渠道、多途径的纠纷解决机制,化解了在诉讼过程中,“人难找、证难取、执行线索难寻”的梗阻现象,极大地提高了审判执行效率。
针对涉及土地、林地等纠纷,相关部门缺乏配合,调解效率低下的现状。2008年,我又适时创新推出了“1+3+X”联动调处机制,借助相关部门联合介入的力量,将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有机衔接,从而将大量民事纠纷调处在基层,消灭在萌芽状态。
在一起持续30年的山林纠纷的调解中,为了彻底解决纠纷,我带着乡国土、林业、司法部门负责人,翻山越岭,赶到偏僻的草坝村,在司法协助员的协助下,各部门根据自己的职能,分别向当事人讲解相关政策法规,耐心细致地对双方当事人进行调解。最终,林地权属核实清楚,双方一笑泯恩仇,这起长达30年之久的山林纷争,终于划上了句号。
“1+3+X”联动调处机制的经验在湖北省综治工作中得到全面推广。这件事时时在警醒我:司法工作不简单,我们要像科学攻坚那样不断创新与进取。
法律是国家意志的体现,应得到全面遵从和严格执行,我们行使司法权,一定要捍卫法律的权威,对蛮横无理当事人,我们要敢于亮剑,不能让任何人凌驾于法律之上。
“一分钱也不会给,看谁又能把我怎么样!” 被执行人胡某,当着我及所有村民的面恶狠狠地说。随即胡某便挥舞着一把柴刀向执行法官奔来。情况危急,面对锋利的刀刃,我赶忙对相距一米远的胡某大吼一声,就在她发愣的一瞬间,立马将其扑倒在地,夺下砍刀。后来时时回想起当时的情景深感危险,但是我不后悔,因为法大于天,谁也别想暴力抗法。
2019年,我具体负责民事速裁工作。为了及时化解群众纠纷,经常到矛盾纠纷发生地就地办案。其中有个案件,也是记忆犹新。11月,因为刘某等五户村民被徐某雇用到福建砍伐树木,又拖欠村民报酬。村民们在向徐某催要欠费无望的情况下,来到法院求助。我接待了他们,但他们手中没有任何证据,不符合立案条件,怎么办?
是打发他们回去,不予理睬?还是叫他们去找当地政府,推之大吉?还是驳回他们的起诉,一裁了之?
可当我看到五户村民满怀希望而无可奈何的眼神,像鞭子似的在抽打着我的灵魂。我便告诉自己,老百姓的事无小事,我不能让他们受欺负。于是,我立马带上五户村民驱车来到水井坳村找到徐某,告诫他要讲诚信,与五户村民都是乡里乡亲,低头不见抬头见,无理抵赖只会浪费司法资源,自身也会受到法律制裁。通过3个小时做工作,最终使徐某承认了欠款事实,并当面给刘某等五户村民支付了全部欠款。
我前后在密林深处,在癌症患者病床旁,在村落院舍,在田间地头……“巡回办案”898件,调解结案率达95%以上,达到调解一案,教育一片,影响一方的效果。
长时间繁重的工作,使我患上了糖尿病。院领导为照顾我,把我调到县城,任立案庭庭长,本着对当事人高度负责的态度,我依然坚守在审判第一线。许多当事人知道我调到立案庭工作后,有事就来法院要求见我,我也总是尽量为他们及时解答问题,或为他们出个点子,指条路子。党组对我的工作高度重视与信任,成立了“陈升霄法官工作室”。2020年,我审结案件471件,结案数排恩施州第一,再次被评为恩施州办案能手。
今年5月,放假期间,在爱人的催促与陪伴下,我去医院检查,才得知自己得了白内障,需要手术。手术后,上午出院,下午我就回去上班,因为我心里想着案件,想着这份特殊的工作带给我的是一种不可抗拒的热忱和兴趣。“衙斋卧听萧萧竹,疑似民间疾苦声”。走山串户,维护正义,惠及百姓,向死而生,已成为我生命的形式。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我要牢记:不忘初心,方得始终!把31年的青春奉献给了家乡的法治建设,我不后悔:因为只有为民司法、无私奉献,才能拓展生命的宽度和长度;同时,看到法院的工作得到人民群众的点赞,社会各界的认可,这其中,也有我敬献的一份绵薄之力,我为之由衷高兴。
勤勉工作,为民司法、勇于担当、不负韶华,便是我对大山司法人使命的承诺!
来源:教育培训处 责任编辑:柯学文 陆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