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控织牢平安“立体网”

17.08.2016  11:34

社会平安有序、人民安居乐业是检验社会治理最有效的标准。随着“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全面实施,平安中国建设面临的形势和任务也发生了深刻变化。

党的十八大以来,各地各部门着力构建党政主导、社会共治的社会治理体制,以人民群众对平安的需求为导向,不断完善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不断提高平安建设水平,全国严重暴力犯罪案件持续下降,人民群众安全感稳步提升。

多方参与,激发社会活力

再有不到一个月的时间,G20峰会将在浙江杭州召开。为了确保峰会安全,公安、消防、交管等部门多次开展隐患排查和专项治理工作。与这些“正规军”协同作战的,还有一支超过76万人的平安巡防志愿者队伍。

北有朝阳群众,南有武林大妈。” 3月16日,随着杭州市下城区的“武林好大妈”选拔大赛拉开帷幕,G20峰会平安巡防志愿者组织也应运而生。这些志愿者来自各行各业,既有社区“楼道长”、网格员,也有律师、医生、心理咨询师等。他们作为G20的“东道主”,“全天候”参与到社会治理中来,发挥着“平安巡防员”“信息收集员”“纠纷调解员”的多重作用。

加快形成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管理体制”,是党的十八大提出的明确要求。平安社会的创建离不开社会公众的热情支持和积极参与。实践证明,社会治安巡防、老娘舅矛盾纠纷调解等传统的公众参与渠道一直以来都是建设平安社会的重要途径。不过,在完善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的大背景下,需要公众参与的内容更为丰富,比如政府重大决策风险评估、志愿服务、社会监督等等。

在辽宁省大连市,外来人口多、人口流动性强,每个社区管片民警往往要联系上千户居民,网格员也要联系几百户,很难在第一时间掌握情况、发现隐患。针对这一问题,大连市把服务管理单元细化,着重发挥楼栋长的作用,做好收集信息、参与管理、调解纠纷的工作,确保第一时间把治安涉恐信息收集上报。有奖有惩、有权有责的管理模式,既调动了楼栋长们的积极性,也压实了他们的责任。

最大限度激发社会活力,更好地组织动员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人民群众参与公共安全体系建设,努力实现公共安全事务公共治理,这是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的基本要求。只有当政府部门、社会组织、经济组织、社会公众都在治安防控体系中找准各自位置,各司其职、各尽其能,才能形成强大的合力,共同推动社会治理的发展,建设好维护公共安全的天罗地网。

科技引领,提升防控水平

5月13日,一名失踪的彝族女孩牵动了上千名网友的心。女孩的父母在河北衡水火车站候车时打了个盹,醒来就发现身边的女儿不知去向。警方认为女孩被拐的可能性很大,第一时间立案侦查。公安部儿童失踪信息紧急发布平台通过官方微博发布了失踪女孩的相关信息,并附上现场监控视频拍摄的犯罪嫌疑人照片。5月15日凌晨,警方根据信息发布平台收到的一条群众提供的线索,在河北、河南两省公安机关通力协作下,在河南郑州抓获犯罪嫌疑人马某,失踪女孩安全获救。此时,距离案发仅32个小时。

打拐民警登录儿童失踪信息紧急发布平台系统,只要通过简单操作,就可以向更多公众推送失踪儿童信息。平台利用移动互联时代智能手机的高度到达率,通过新媒体技术手段,使‘全民打拐’成为可能。”公安部刑事侦查局副巡视员陈士渠说。平台上线仅两周就发布了31条儿童失踪信息,成功找回24名失踪儿童,粉丝突破22万。

“互联网+”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也给防控公共安全风险提供了新途径、新手段。不少地方创造性地运用现代科技最新成果破解公共安全难题,充分依托大数据、云计算中心等新科技手段,从大数据中发现问题、寻找规律,有效提升了维护公共安全的智能化水平。

山东省济南市曾经发生一起抢劫案件,市民徐某在银行ATM机取款时,被一名手持钢管的男子从背后击伤头部。在民警到达现场之前,犯罪嫌疑人已趁乱逃走。济南警方将勘查获取的各类信息录入大数据警务云平台,在海量信息中关联比对、寻找线索,仅用数分钟时间就确定了犯罪嫌疑人的真实身份。山东省从2012年开始探索建设大数据警务云。截至2015年,山东大数据警务云平台已整合公安内外部数据资源426类、351亿条,为全省10万民警提供一体化大数据应用服务。今年,山东省公安机关将建成以云计算为支撑的全新信息化平台,强化合成共享、深度研判、精确预警机制建设,使公安机关驾驭社会治安局势的能力和水平再上新台阶。

和山东省一样,全国多数省份都已经建立了警务云平台,海量的信息数据真正成为实现预防预警、精确防控的源头活水。不过,在建设过程中也产生了一些问题,比如信息壁垒、系统繁杂、共享不够等。对此,公安部要求,做到统筹规划、统一标准、协调配套,努力打造以科技信息化为牵引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升级版。今后,公安机关对不能兼容共享的相关建设项目,一律不批准立项建设。

更新理念,防范新矛盾新风险

近年来,电信诈骗犯罪持续多发高发,成为当前发案上升速度最快的一类犯罪。尽管公安机关开展了持续不断的打击,但电信诈骗仍然快速发展蔓延。打击电信诈骗的要害究竟在哪里?

2014年,厦门警方办理了一起涉案金额高达1544万余元的电信诈骗案件。诈骗团伙通过网络改号电话,先后虚拟厦门市公安局刑侦支队、北京市西城区公安分局、最高人民检察院办公电话等,以“受害者涉嫌洗钱,账户需要接受审查”为由,骗取厦门一家公司出纳向指定账户汇款1544万余元。犯罪分子得手后,竟然使用了9家银行的1300余个账户用于转账、取现。1544万余元全部取现只花了42分钟。而与此相对应的是,警方光摸清资金流向就花了20多天。

这起案例让厦门警方意识到,快,是电信诈骗犯罪分子成功的关键手段,必须让公安、电信、金融等部门共同发力,才能有效遏制电信诈骗案件不断攀升的严峻形势。根据这一判断,厦门正式成立了反诈骗中心,公安、银行、通讯运营商“三大兵种”协同作战,采取“接处警合一,调查、封号、止付同步”的扁平化工作流程,有效提升打击诈骗、封堵信息、截留资金的工作效率。反诈骗中心成立仅一个月,厦门市电信诈骗类警情就环比下降31.2%,创下近年最大降幅。

创新是公共安全工作永恒的动力。做好新形势下的公共安全工作,必须确立合作、互通、共享的理念,强化全局观念,树立团队精神,解决职能交叉、职责不清和资源力量分散问题,增强公共安全工作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

物流寄递业的迅猛发展在方便群众的同时,也带来了不小的安全隐患,涉恐涉爆、涉毒涉私、危害国家安全等违法犯罪活动给公共安全带来了潜在风险。2014年,中央综治办、公安部等9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加强邮件、快件寄递安全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要求逐步实行寄递实名制。2015年底,中央综治办、公安部、安监总局等15部门又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危爆物品、寄递物流清理整顿和矛盾纠纷排查化解专项行动,全面推动寄递实名登记制的落实。这些举措有效净化了物流寄递市场,保障了公共安全。

在当前各类风险易发多发情况下,如何有效防范化解管控社会公共安全风险,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维护改革发展稳定大局,是摆在政府部门面前的一道重要课题。要答好这道题,就必须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公共安全工作的重要指示,坚持多方参与、合作共享、风险共担,坚持科技引领、法治保障、文化支撑,创新理念思路、体制机制、方法手段,推进公共安全工作精细化、信息化、法治化。如此,才能不断提高维护公共安全能力水平,促进社会安定有序、国家长治久安。(彭波)

湖北举办线上机关档案业务建设培训班
7月25日至26日,为持续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动员全省档案系统抓好国家档案局对湖北档案工作监督检查反馈意见的整改落实,湖北省档案局依托中国知网以线上方式举办机关档案业务建设培训班。省内外档案工作者4.档案局
湖北省档案馆关于实体档案暂停提供利用的公告
尊敬的利用者: 省档案馆正在开展库房档案调整档案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