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举办学习阐释党的二十大精神学术研讨会

25.10.2022  00:27

闻网讯(记者付晓歌 实习生陈雨燕 通讯员刘砚青、陈南玲、祁怡菲)为深入学习贯彻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精神,10月23日,由武汉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院、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联合主办的“新时代 新理论 新实践 新发展:学习阐释党的二十大精神学术研讨会”举行。校党委副书记沈壮海出席。

沈壮海致欢迎辞。他指出,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清醒坚定、高瞻远瞩、自信豪迈,是集中体现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发展新成果的新的篇章,是凝聚全党意志、集中全国力量,把握历史主动、再谱历史新篇的行动纲领。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的一系列新理论、新思想、新战略、新部署,对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如何立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扎根中国大地,回答时代之问,提出一系列新课题和新挑战。他希望专家学者们深刻学习领会党的二十大报告的精髓要义,加强对党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研究阐释,从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实践经验中挖掘新材料、发现新问题、提炼新观点,提炼出有学理性的新理论,概括出有规律性的新实践,构建以自主知识体系为根本、具有中国特色的经济学和管理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推动中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贡献智慧。

研讨会上,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资深教授洪银兴、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所长黄群慧、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陈劲,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叶初升、范如国、齐绍洲、黄敏学作主旨报告。

担任南京大学党委书记十余年的洪银兴带来以《贯彻新发展理念的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为题的主旨报告。他指出,党的二十大描绘了中国式现代化的蓝图和行动纲领。中国现代化的目标、道路都要从中国国情出发,走出一条有别于西方的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既要发挥自己的后发优势,又要避开先行现代化国家所走过的弯路。他就现代化发展之路的五个方面——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和共享,从新发展理念的角度阐释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内涵。他指出,立足新发展阶段,中国式现代化道路需要新的创造。要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走中国式现代化的新道路,拓展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新路径。

黄群慧作了题为《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认识与经济前景》的报告。他以党的二十大报告关于中国式现代化的几个重要论述切入,提出了关于现代化的基本认识,认为中国共产党成功创造了中国式现代化,并回顾历史,概括了中国式现代化的三个阶段和三个关键特质,指出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四个理论意义。最后,他指出了新发展阶段经济增长的关键节点,预测了未来经济增速和产业结构变化,认为我国进入了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时期,中国式现代化前途光明且任重道远,必须牢牢把握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深化改革开放,坚持发扬斗争精神的原则,才能成功实现中国式现代化。

陈劲在《新发展阶段加快推动创新驱动发展的思考》报告中指出,创新发展是中国经济发展的永久动力,是推动我国经济转型的关键,也是确保我国经济安全的核心。他从四个方面深入阐释了创新发展是中国经济发展的永久动力,是推动我国经济转型的关键,更是确保我国经济安全的核心。而高校作为基础研究主力军和重大科技突破策源地以及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致力于加强战略谋划,突出国家战略需求导向;重视新型科研平台建设;完善考评体系;优化人事制度和提升科研管理能力。最后,他从战略谋划、科研平台、考评体系、人事制度、科研管理能力、学科交叉协同等方面对发挥高校在科研中的重要作用提出了思考和建议。

叶初升以《以中国为观照建构发展经济学新体系》为题作报告。他以“新实践”为关键词引出新实践需要新的发展理论,通过梳理中国现代化发展实践和理念来介绍发展经济学的理论框架,指出新实践蕴含并推动发展经济学的理论创新,同时基于中国新实践的新发展理论提出了发展经济学的研究问题、任务、特色和范式等。他指出,以中国为观照,建构中国自主的发展经济学新体系,可以拓展发展经济学边界,从而揭开发展经济学新篇章;把中国实践讲生动,把中国理论讲透彻,把中国思想讲鲜活,为世界其他发展中国家贡献中国智慧。

范如国在《准确把握新发展格局:复杂性思考与系统性创新》报告中指出,准确把握新发展格局的内涵和要求,坚定不移走高质量发展之路,对建设中国式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他以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关于国内国际“双循环”的论述为切入点,通过范式研究,引入了数理方法,详细阐释了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新发展格局以及如何准确把握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复杂性特征和条件,并指出构建新发展格局需要系统性创新。他呼吁,要不断增强我们迈向新征程、驾驭复杂局面的能力和本领,为推动实现中国式现代化作出积极贡献。

齐绍洲在《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报告中指明,必须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他提出了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观点,提炼了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关于绿色发展的九个关键词:绿色、低碳、节约、保护、健康、美丽、协同、统筹、自然。面对气候变化的复杂性与艰巨性,他从技术创新、基于能源转型的产业转型、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等方面,系统探究了如何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的工作。

黄敏学作了题为《着力高质量发展研究,服务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报告。他通过数据分析发现,党的二十大与党的十九大报告对比,字频增加比重较高的词是“现代化”“科技”“中国式”。他以高质量发展为切入点,从学懂弄通悟透三个角度阐释党的二十大精神。他结合数智营销研究,提出要加强大数据驱动营销与人工智能的大尺度交叉研究,构建时空关联的全景商务大数据资源平台,开展数智赋能下人机协同的商务增强决策,并指出要贯通产学研,利用国家重点项目,打造数智消费场景研究平台,以服务国家重大需求。

校党委常委、组织部部长朱德友,党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楚龙强,人文社科院副院长陶军等参加研讨会。会议由经济与管理学院党委书记姜星莉、副院长方德斌主持。

下午的活动分为经济学、管理学两个选题研讨会平行举行。经济与管理学院20位青年教授齐聚一堂,围绕党的二十大精神,结合自身研究领域,分享了对经济领域研究选题和管理领域研究选题的思考和体会。邹薇、余振、陈立敏、曾伏娥等青年教师,分别以《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战略蕴涵、指标体系与内生动力》《中国式现代化与高水平对外开放》《新发展格局下的高水平对外开放与高质量国际循环:实现全球价值链高端嵌入》《借力数字经济,赋能新产品开发》为题作报告。经济学选题研讨会由潘敏教授主持,管理学选题研讨会由李燕萍教授主持。近千人线上线下参加会议。

据悉,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武汉大学经济发展研究中心协办本次活动,《经济评论》《珞珈管理评论》期刊提供支持。

(摄影:曹海钢、鄢永璇、邵宇乐、唐嘉璐 编辑:武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