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问政曝光公车私用现象15起 问责:通报批评

09.07.2014  10:19

   问题3

   年代久远房屋难办证

  问责:区房管局局长作书面检查

  事件:“从我是20多岁的姑娘开始就想着办房屋两证,一直到现在我女儿都30多岁了,证还没有办下来。”硚口区安定巷28号居民杨女士,在电视问政上讲述自己年代久远的房屋难办证的遭遇。

  处理:硚口区委立即调查并处理,区房管局工作人员曹毅态度生硬、处理简单、未向当事人做耐心细致的解释工作,安监站站长卓斌未按相关规定要求及时向当事人移交鉴定报告或告知鉴定结果,分别给予曹毅通报批评、责令公开道歉,卓斌诫勉谈话处理;责令负有领导责任的区房管局党组书记、局长邹仕芳作出书面检查。

  另两名直接责任人高健、王汉桥(前后任产权科科长)已因涉嫌犯罪,分别于2014年1月、3月移送司法机关处理。硚口区成立相关领导小组负责做好安定巷28号房屋登记发证和排危等工作;责成区、街相关部门协助做好安定巷28号房屋权属继承公证及登记工作。

   问题4

   公车私用现象15起

  问责:诫勉谈话、通报批评

  事件:首场电视问政曝光了15起公车私用、违规停放问题。据调查,其中有6起属于公车违规停放,7起属于公车私用。另2个问题,一个经查系私营企业车辆;一个系市信息中心因网络保障应急工作需要,经单位批准工作人员可随时携带车辆。

  处理:对青山区食品药品监管局党组书记、局长曾戈锋给予党内警告处分,对青山区食品药品监管局办公室主任李燕,进行诫勉谈话,给予通报批评处理;对市社会主义学院副院长张志勇进行诫勉谈话,责令其书面检查,并通报批评;对市统建办公室工程部值班司机秦涛给予记过处分,处以500元罚款并补缴车辆燃油费100元,对车队队长和综合管理部长进行诫勉谈话、通报批评;对市政府研究室临时聘用司机王长增解除聘用合同,立即离岗;对分管车辆管理工作的徐长科进行诫勉谈话。

  对市发改委车队队长陈俊给予诫勉谈话,责令其书面检查;对市知识产权局陈保国给予批评教育,责令局办公室车辆管理干部彭显根作出书面检查;对市经信委车队专职驾驶员周联生给予党内警告处分,责令作出书面检查,予以诫勉谈话,在老干办通报批评,扣除一个月绩效奖金,补交公车私用费用150元;责令老干办部门负责人作出书面检查;分管领导在老干办党委会上作检查;对市国税局黄其军进行诫勉谈话,责令其作出书面检查,扣发其一个季度的绩效考核奖,调离现任岗位;对分管领导孙武扣发一个季度的绩效考核奖,扣减市局稽查局绩效考评2分。

  对武汉化工新城建设开发投资有限公司司机廖巍给予党内警告处分,补缴车辆燃油费100元;对分管领导党委副书记孙志翔、综合管理部部长兰海进行诫勉谈话;对江岸区国资经营有限公司总工程师方健的违纪问题予以立案调查。

   记者手记

   问责还需“动真格

  4年来,每逢电视问政,“问政还需问责”的评论不绝于耳。今年的问责,来得比往年更快、更及时。问政结束后第二天,纪委洋洋洒洒3000字的问责通报,让我们看到武汉“治庸”的决心。然而,我们要思考的一个问题是:为何很多“老大难”问题问政一年又一年,始终无法解决?问政、问责有没有效果?

  第一份“问责单”,记者通篇读下来发现,通报批评、诫勉谈话、扣罚当月奖金的“字眼”居多,唯一被开除的两个人都是“临时工”。当然,我们并不是期待一问责就把谁拿下来。也许有部分市民觉得这么做“很解恨很过瘾”,但这并不是解决问题的方式。

  公车私用,屡禁不止,今天处理了13起,明天或许有更多。通报批评、诫勉谈话、补缴油费……当这些“问责”方式不再有“警示”作用时,问政的效果自然也会“打折扣”。

  第一场电视问政聚焦“问作风”,不少区委书记在台上感到不解:今年来频繁督察暗访,每周问责,抓作风建设的力度与日俱增,为何“庸懒散”始终得不到“根治”?现场专家陈鹤的点评一针见血——在私企里,几乎见不到庸懒散现象,因为员工都知道,如果今天不好好工作,明天就要努力找工作。公务员长年端着“铁饭碗”,庸懒散现象屡禁不止。对于那些长期懒散却没有出问题的岗位,是不是应该考虑撤销或调整?

  “大错不犯,小错不断”,不对小错重惩,就无法形成退出机制。只要“动真格”,真正让庸者下能者上,相信公务员队伍中“你也不能把我怎么样”的“亚健康心态”也会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