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阳生态文化旅游擦亮“土家名片”

04.12.2014  18:24
 

 “八百里清江美如画,三百里长阳是画廊”。地处武陵山区的湖北省长阳土家族自治县,不仅有长江出三峡后第一大支流——清江横贯东西,还有436条河流穿越千山,不仅有19万年前古“长阳人”的生活遗迹,还有4000多年前古代巴人开疆拓土和土家人生生不息留下的神秘文化。近年来,长阳充分挖掘生态资源禀赋,以绿色山水为卷,以民族文化作轴,多措并举助推文化旅游大融合,描绘出一幅异彩纷呈的土家山水文化画卷。

  今年1月至10月,全县接待游客473.2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38.3亿元,分别增长24.8%和26.8%,旅游总收入占GDP的比重超过20%。指着这份旅游发展成绩单,长阳县委书记赵吉雄告诉记者,“‘山水和文化’,这是长阳最具竞争优势的稀缺资源,我们就是要把生态文化旅游业作为战略性支柱产业来抓,将清江画廊建成具有‘世界风范、中国气派’的景区,将长阳打造成中国优秀旅游目的地。”

  2013年1月,长阳从北京捧回“金质名片”——清江画廊晋升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一年多来,长阳巧打创新发展、整合发展、转型发展“三张牌”,做活食、住、行、游、购、娱及金融、科技“八要素”,生态文化旅游产业转型升级渐入佳境。搭乘“爱上宜昌”的旅游大巴,清江画廊与清江古城、北纬30度岛、麻池古寨等景点“串珠”经营,多元化的线路和产品加上5A的“金招牌”,把游客变成了住客。

  巴人后裔的血管里从来就不缺豪情和智慧。从顶层设计开始,长阳就坚持“文化先导”的发展战略,在湖北省率先提出“打造湖北文化强县”的战略目标,在全国率先创造性地实施“民族民间传统文化抢救与保护工程”等,还颁布了全国首部县级民族文化保护条例,全力推进“土家源”文化工程建设。

  长阳山歌、南曲、巴山舞被誉为三件宝,传说故事、吹打乐、哭嫁歌、薅草锣鼓、花鼓子、土家菜等,无不展现着土家文化的风韵和魅力。长阳连续六届成功举办清江画廊横渡接力挑战赛,与央视联办“山歌好比清江水”大型歌会,世界超模清江画廊采风,世界首艘“关公号”游船清江画廊启航,汪国新诗书画院落户清江古城,投资5000多万元、历时两年打造的首部土家族创世史诗歌舞剧《江山美人》震撼上演。

  围绕文化做旅游,旅游有了魂,便有竞争力,就能做大做强,长阳文化的软实力结出经济的硬硕果。“青山丹水秀,十里桂花香”,投资20亿元的丹水新区不久即将变成集工业、商贸、金融旅游为一体的时尚魅力新城。龙五一级路、城市绿化美化亮化、清江画廊改造升级等十大社会发展项目稳步推进。龙舟坪、磨市、高家堰“四化同步”示范区以及“土家源”文化工程等风生水起。何家坪奇石村、榔坪“木瓜花都”、永兴生态农庄、火烧坪高山蔬菜产业园等一批特色乡村游人气飙升,“百里长廊、万亩园区、万户受益”,宜昌清江盆景园正被睿智的长阳人“玩转”,成为低碳休闲的大产业。清江画廊率先进入国家智慧景区行列,游客置身景区尽享“微旅游”的时尚人生。

  “政策围绕旅游转,资金围绕旅游算,项目围绕旅游办”,长阳去年以来共引进方山石林、清江春天生态旅游度假岛、盐池温泉文化旅游度假村等重点旅游项目25个,总投资达50亿元以上,已相继开工建设或进入前期筹备。全县已建成星级标准酒店8家,高档商务酒店16家,该县城区可提供5000张床位;特色农家乐700余家,带动农民就业4000余人。魔芋、清江鱼、土家熏腊肉、高山无公害蔬菜等地道的“长阳制造”成为吸引游客的“舌尖名片”。

  如今,长阳正孕育着领跑旅游产业转型升级的更大“底气”——每年设立一千万元的旅游产业基金并逐年递增;重奖新评定的国家A级旅游景区、新获得省级以上名牌旅游商品称号的旅游企业及四星、五星农家乐;县领导挂帅联系十大重点旅游项目、十大旅游重点村和十大重点农家乐;建立旅游项目绩效评估与退出机制等。

  正是巴土悠久文化和清江秀丽山水,赋予了长阳旅游产业之魂。县长李军介绍说,从2009年以来,清江画廊生态文化旅游产业带为全县人均纯收入提升的贡献率达到40%以上,带动长阳辖区内近10万人直接或间接就业创富,实现“藏富于民”。 ( 审稿:杨胜    长阳旅游局  钟庆华  报送  作者:周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