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谋求二次开放对接武汉 两地人才加速流动

10.12.2014  09:38

  长江日报长沙电(特派记者裴道彰)“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鱼”。长沙与武汉联系如此紧密。湖南省社科院曾有数据显示,在武汉、长沙、南昌、合肥、郑州和太原这6个中部省会城市中,武汉与长沙之间的经济联系强度最高。

  今年9月19日,武汉、长沙、合肥、南昌4市交通部门负责人齐聚武汉,研究启动编制城市群综合交通规划。长沙已从铁、水、公等方面全面对接武汉,两城之间的联系将越来越紧。

  随着长江经济带战略的提出与实施,长沙、武汉、合肥等地区的人才自由流动已经开始加速,中部地区转型融合发展格局已经渐趋成型。

  “一年至少3000万科研经费,必须用完,上不封顶。”就是这条让所有科研人员心动的条款,打动了血糖仪领域全球顶尖专家蔡晓华,毅然投身位于长沙的三诺生物传感股份有限公司,任职首席科学家。蔡晓华是宜昌人,27岁获得武汉大学分析化学博士学位,以人才引进方式前往海南大学任教,28岁晋升副教授。

  蔡晓华去年9月入职后,带领团队研发出“金系列”高端产品,与强生、雅培、罗氏等国际大品牌媲美,进军欧美主流市场。“在长沙工作,乘高铁经武汉回宜昌老家就4个小时,非常方便。”蔡晓华说。

  长沙市委党校经济学教研部主任李丽纯对本报记者说,在上世纪90年代的对外开放大潮中,外向型经济发展滞后是长沙始终存在的一个短板。正因为此,长沙没有外需依赖症。2008年金融危机以后,长沙谋求“二次开放”,提出弯道超车,把发展机遇放在日渐趋强的国内需求上。随着京广高铁、沪昆高铁等高速铁路的开通,长沙与东部和西部的互动更加便捷,各种资源和要素的整合更加富有效率。

  李丽纯表示,在人才流动先导作用下,未来还将引发资本、技术、信息等更多市场要素大流动、大贯通,从而彻底突破传统行政区划阻隔市场要素的弊端,有力推进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格局早日形成。

(见习编辑:陈佳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