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航务开启“2+N”模式 为经济带建设提供航运保障
中新网武汉12月18日电 (胡利民 殷黎 徐金波)“长江航运是建设长江经济带的主力军,在航务管理上只有充分发挥国家、行业、地方三个积极性,才能更好地凝聚合力,为长江经济带建设提供强有力的航运保障。”交通运输部长江航务管理局局长唐冠军18日对记者表示,目前该局已与四川、重庆、湖北、安徽等长江干线省市建立了全新的“2+N”合作模式。
据唐冠军介绍,所谓“2+N”,就是由长航局和沿江省(直辖市)级交通运输厅(委)牵头,联合该省(直辖市)境内N个沿江地市人民政府,按照“年初有计划、年终有总结,社会有需求、各方有响应,合力推进、互利共赢”的工作方针,共同推动长江黄金水道建设和沿江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项全新的合作机制。
合力建设黄金水道机制亟待优化
今年9月25日,国务院正式出台了《关于依托黄金水道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这标志着建设长江经济带这一国家重大战略开始进入实施阶段。
《指导意见》将提升长江黄金水道的功能和依托长江黄金水道建设综合立体交通走廊放在了首要的位置,部署了增强干线航运能力、改善支流通航条件、优化港口功能布局、加强集疏运体系建设、扩大三峡枢纽通过能力、健全智能服务和安全保障系统、合理布局过江通道等7项重大任务。
这7大任务内容涉及干线与支流、水运与其他交通运输方式、交通与水利、环保、渔政等其他行业,事涉中央与地方,地方与地方,部门与部门等诸多方面。事实上,多年来整个长江的行政及行业管理,直接涉及水利、交通、环保、旅游、地矿、农业、渔业、林业等多个部门,间接涉及部门则多达20多个。单从长江航运来讲,航运行政及行业管理既有中央事权,如干线航运规划、航道整治维护、水上安全管理等,也有地方事权,如支流航道治理、港口布局规划等。这就客观上造成了干线与支流的航运衔接存在一定程度上的脱节,港口重复建设、同质化竞争,长江宝贵的岸线资源利用率不高等现象。
“如何在把合力和高效率落实到每一项具体工作中,深化和优化微观及局部层面的合作,我们一直在进行探索和实践。”唐冠军表示。
“皖江合作模式”开启安徽水运新篇
2009年,长江航务管理局与安徽省交通运输厅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双方本着“合力建设、相互支持、共同发展”的原则,定期召开会议协商推进皖江航运的各项措施。2012年初,因应安徽省建立沿江产业承接转移城市带的需要,长江航务管理局经过一年多的努力提高了安庆至芜湖段维护水深,实现了3万吨级海轮驶抵芜湖、万吨级轮船进出安庆的历史性突破。同年12月17日,长江航务管理局、安徽省交通运输厅与沿江5市人民政府达成合力推进长江安徽段航运发展共识,“2+5”的“皖江合作模式”正式确立。
此后,长江航务管理局积极作为,先后将裕溪口水道下段、太平府水道、裕溪口水道上段、安庆南水道(鹅毛洲右汊航道)、铜陵东港水道开通为公用设标航道。其中裕溪口水道上段的开通,打通了安徽省南北向水运大通道,使合裕线和芜申运河等重要支流实现了跨越长江的互联互通。
目前,长江安徽段主航道中,芜湖以下实现了枯水期9米和中洪水期10.5米的维护水深,芜湖以上至安庆实现了6至8米的维护水深,加上开通一系列重要支汊航道实现“干支联动”,安徽已经提前6年并超额完成了2020年长江安徽段主航道的维护水深规划。2014年,芜湖港一举跨入了亿吨大港行列
与此对应,安徽交通运输厅和皖江5市加快了重点水运工程建设步伐,航运基础设施大为改善,沿江产业布局进一步优化。池州在沿江布局了2个国家级、5个省级开发园区;芜湖在2013年完成水运建设投资14.25亿元,马鞍山结合深水港口岸线、产业、区位等优势,提出建设港口物流基地,打造江海联运枢纽中心的发展战略;铜陵提出了“港城一体化”的发展战略,重点打造东、中、南部和江北四大港区,建设6大临港产业园区和10大物流基地;安庆市政府积极支持港口水运物流企业发展,制定了优惠激励政策,不断优化服务环境,港口货物吞吐量连年攀升。
对此,安徽省交通运输厅厅长梅劲喜悦之情溢于言表,“据交通运输部最新统计数据显示,安徽已经跃居全国内河船舶运力第一大省,这得益于‘皖江合作模式’。”
“2+N”合作模式聚合效应凸显
目前,在“皖江合作模式”的示范带动下,“2+N”的合作模式已经得到沿江省市的广泛认可。
2009年以来,长江航务管理局陆续与沿江各省市交通运输厅(委)以及地市级人民政府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明确双方合作共建的总体原则和框架。“这只是一个框架式的协议,但是它起到了一个全方位合作‘基本法’的作用,有了这个‘基本法’打底,加上发展长江经济带国家战略的催化,‘2+N’的工作机制水到渠成。”唐冠军说。
“2+N”各方将宏观规划、具体项目、长远预期、近期目标综合在一起分析研判,寻求各自需求的高度一致和融合。长江航务管理局从专业部门的角度给予技术性分析和指导,在行业规划上与地方规划积极对接。地方政府和交通主管部门则在提出需求的同时,加大对长航局各项工作的支持力度,特别是发挥政府在跨部门综合协调方面的优势,为长江航运基本建设项目实施提供优良的环境。在此基础上,各方还落实责任,统筹安排政策和资金,突出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会商协调的效果非常显著。针对湖北提出的“645”目标(即安庆到武汉航道水深达到6米,武汉到宜昌达到4.5米),长江航务管理局正加紧开展前期研究工作,进行模型观测论证;针对重庆提出的重庆至涪陵航道尺度升级、四川提出的宜宾至重庆航道提等升级等迫切需求,长江航务管理局正积极进行技术可行性分析研究等前期工作,争取国家立项并纳入“十三五”规划。同时在智能航道应用、支流航道建设、安全监管和治安、消防、救助体系建设等方面加快步伐,充分适应流域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
目前,长江沿线各地正进一步丰富和提升各自的水运发展规划,积极引导优化沿江产业布局,积极实施长江干线船型标准化,全面推进武汉中游航运中心、重庆上游航运中心和南京、宜宾、泸州区域性枢纽港建设,改善港口能力结构。同时,地方政府还在规范航运市场,扩大投融资渠道,强化长江岸线和跨临拦河建筑物管理,保护航道资源等方面给予充分的政策保障。(完) (编辑:裴春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