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生态廊道建设刻不容缓

22.02.2016  12:11

长江生态廊道建设刻不容缓

   湖北日报讯 记者谢慧敏

   习近平总书记在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上强调,当前和今后相当长一个时期,要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为长江经济带的发展方向和统筹模式进一步定调。连通巴山蜀水和江南水乡,孕育中华文化精神的母亲河,究竟近况如何?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长江经济带沿线十几个省市该怎样创新思路、形成协调机制?本报就焦点话题专访国内知名专家。

   曾刚 华东师范大学城市与区域规划研究院院长、国土开发与区域经济研究所所长

   警钟不时敲响

    记者: 您怎么理解习近平总书记对长江经济带发展的重要讲话?

   曾刚: 长江流域是世界上人口和城镇数量最多、产业体系最为完整的流域。长江经济带涉及的人口和产值均超过全国的40%,综合实力快速提升,是我国经济重心所在、活力所在。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精神为沿江9省2市“十三五”时期长江经济带建设指明了方向。

   记者: 此前,不少学者、官员都曾表达过对长江生态的担忧。有资料显示,长江作为水源地,沿线化工产量竟约占全国的46%,长江干线港口危化品吞吐量已达1.7亿吨,危化品生产和运输的种类超过250种。您了解的长江生态环境现状如何?

   曾刚: 实际上,长江水污染问题警钟不时敲响。长江干流局部江段水体污染严重,长江流域69%的湖泊处于富营养化状态;湿地退化,导致湖区水安全保障能力降低,水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面临威胁;作为长江“”的长江口,其水质好坏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长江经济带的生态环境质量。

   根据2013年中国海洋环境状况公报发布的信息,长江口江浙沪两省一市近岸海域严重污染区域已扩展至距岸120-200km,尤以上海市和浙江省近岸海域受污染的程度最高,且又集中体现在长江口、杭州湾海域和宁波近岸。近海80%的海域水质为四类和超四类海水。

   海水富营养化严重,沿海湿地资源快速消失。国家海洋局东海分局的统计资料显示,长三角地区滨海湿地正以每年2万多公顷的速度减少,潮间带湿地已累积丧失57%,生态系统衰退,东海沿岸湿地生态服务功能已下降50%。

   此外,赤潮灾害频发,从统计数据看,我国赤潮60%-70%的发生率和面积都集中在长三角海域,其中70%集中在舟山群岛、杭江州湾、长江口等海域,尤以杭州湾最为严重,富营养化指数为34.2,而全国的平均指数为7.2。

   缺乏有效利益协调机制

   记者: 总书记指出,要用改革创新的办法抓长江生态保护,实现“共抓大保护”。您认为长江流域在生态保护方面,存在哪些体制机制障碍?

   曾刚: 长江生态环境问题成因复杂。从发展阶段方面看,长江经济带整体目前处于工业化的中后期阶段,工业特别是重化工业发展迅速,对环境造成了很大压力,长江中下游沿江的重化工业带造成的带状污染带,屡见报端。

   从协同发展角度看,长江经济带9省2市缺乏有效的利益协调机制。农工党上海市委2014年发布的一份调查报告曾指出,在长三角区域省市间合作中,虽然海洋合作列为专题之一,但至今仍未能形成稳定的合作机制与合作平台。

   强化联防联控和区域共治

   记者: 生态建设是一种具有明显正外溢性的公共产品,一个地区的生态治理,成本由自身负担,正效益却可以外溢到其它地区,这会减弱地方政府环保的积极性。如何打破这种环保投入换不回环保收益的状况?

   曾刚: 实现长江黄金水道的黄金效益,应该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促进长江上中下游协同发展、东中西部互动合作,实行严格的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制度。尤其要强化长江经济带9省2市联防联控和区域共治,以硬措施完成硬任务,合力推进长江绿色生态廊道建设。同时,发挥长江经济带发展领导小组的统领作用,建立跨省域的生态补偿机制。

   建议先行开展以下工作。首先,加强区域环境综合决策机制建设,建立长江经济带9省2市环保厅(局)以及环保部共同参加的长江生态保护委员会,每年至少召开一次负责人会议,共同协商应对区域性的环境问题,交流信息,审议涉及全流域的重要生态环境保护事项。

   其次,加强顶层设计,开展区域环境功能区划、生态保护红线划定、生态保护一体化规划的编制和实施,划定河流生态用水量,实行水资源有偿使用制度。

   第三,在长江经济带建设过程中,建立高效、统一、严格一致的生态文明体系,尽早统一9省2市的环境法规与标准,包括区域环境保护条例、行业污染物排放标准、机动车燃油标准等,为长江经济带产业生态化和生态产业化奠定坚实的基础。

   第四,尽快启动生态补偿机制、统一市场体系建设等的先行先试,运用市场机制降低治污成本,提高治污效率。建议探索区域内污染物排放指标有偿分配机制,根据区域环境承载力,建立科学合理分配排放权,逐步推行政府管制下的排污权交易,培育更多的第三方认证机构。

   此外,开放生产要素市场,使资源资本化、生态资本化,使环境要素的价格真正反映它们的稀缺程度。完善水资源合理配置和有偿使用制度,加快建立水资源取用权出让、转让和租赁的交易机制。

   争做长江绿色生态廊道示范省

   记者: 作为长江岸线最长省份,湖北在长江流域保护中应当如何作为?

   曾刚: 湖北位于长江中游,在国家战略中担负着承东启西的重任。湖北是世界罕见的千湖之省,也是长江流域最重要的水土涵养地之一,湖北湿地资源十分丰富,仅国家级湿地公园就达39个,居全国首位。

   湖北应该充分利用其在长江经济带中所处的中心地位、千湖之省的独特生态优势,勇于担当,争做长江经济带协同发展的排头兵、长江绿色生态廊道示范省。

   建议建立湖北省政府(可由省发改委会同环保厅、水利厅、农业厅、林业厅、财政厅等政府部门)与一些地方的碳排放权交易所密切合作关系,开发利用湖北丰富的湿地资源所蕴藏的碳汇宝库,率先开展我国跨省市系统生态补偿试点;将加大农村资源保护和生态修复力度与实施脱贫攻坚工程结合起来,制订切实可行的生态脱贫计划方案。

   此外,充分利用武汉作为长江中游城市群龙头城市建设的契机,不断丰富完善武汉市现有绿色建筑规章与技术体系,大幅提升武汉在绿色建筑领域的对外服务辐射能力,争取将武汉打造成具有浓厚地域特色和重要国际影响力的生态城市,为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提供示范。

 


热烈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
热烈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 责任编辑水利厅
热烈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
热烈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 责任编辑水利厅
热烈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
热烈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 责任编辑水利厅
热烈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
热烈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 责任编辑水利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