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山壮歌》令人荡气回肠

21.10.2015  12:24

  襄阳宜城,是抗日英雄张自忠将军的殉国地。作为本届艺术节展演剧目之一,昨日,由襄阳市花鼓戏剧团演出的襄阳花鼓戏《长山壮歌》在湖北剧院上演,我省艺术家首次用这种地方小戏的形式演绎英雄形象,献礼抗战胜利70周年。

  记者了解到,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优秀剧目展演中,全国共70台剧目入围,《长山壮歌》是仅有两台由县级院团创作的剧目之一。同时,获得文化部设立的国家艺术基金资助200多万元。 

  一个县级院团的作品,为何能引得如此关注?潜心创作、精心演出,是立剧之本。该剧力邀湖北省艺术研究所所长、国家一级编剧胡应明创作剧本。为了还原一个真实的张自忠形象,胡应明研读了10多部有关张自忠的文献资料、史料和影视作品,多次请教文史专家,还专门登上长山用心感触这段历史。“这部戏主要演张自忠在宜城的故事,虽是几个历史片段,但要塑造一个完整、丰满的爱国形象,很不容易。”胡应明说,张自忠是中国抗日战争期间牺牲在战场上的最高将领。“我们挖掘出了他在遭受委屈、蒙受不白之冤后,仍然爱国、爱百姓的特点,更能体现将军的可贵,忍辱负重、顾全大局。”     

  据悉,襄阳花鼓戏是地方小剧种,已于2010年列入国家级“非遗”,作为唯一演出该剧种的专业团体,襄阳花鼓戏团是一个60人左右的团体。按照编剧和导演最初设计,《长山壮歌》得两三百人的演员阵容,他们如何解决严重缺人的难题?该团团长张青松介绍,“我们很多演员都是一人演几角,一肩担数职。比如琴师姚军是弹琵琶的,这次也上场当演员,整部戏换装5次,演5个角色。”战争题材戏需要的男演员多,“实在没办法了,我们就让女演员上,好在日本兵的帽子较特别,戴上能遮大半个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