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镇雄现改革新成果 农村“一事一议”工程利国利民
(记者 任正丽 刘可)2015年,镇雄县开展村委“一事一议”实施建制村公路路面硬化建设试点工作。“一事一议”是镇雄县建设农村建制村公路的新模式,在实施建制村公路硬化项目建设时,由县统筹领导,乡镇组织实施,部门联动配合,村“三委”担任建设业主,通过“一事一议”来引导社会资金等资源投入工程建设。试点项目呈现了“试点建设规模大、程序简化、进展顺利、建设质量及标准保证、领导群众满意”的特点。
据镇雄县交通局局长鲁绍延介绍,镇雄通村公路硬化一事一议经验概括为1561。具体内容是:建立一个机制,做到四五个公开,把好六个关口,实现一个目标达到一个转变。详细内容是:建立县级指导,乡级统筹,村级实施,村民参与的建设机制。做到一是建设设计方案公开。二是资金预算公开,统一公示。三是建筑材料采购公开,统一采购。四是建筑机械统一租用,租用费用公开。五是建设成果公开,成本公示。把好六个关,一是县、乡,村一把手亲自领导指挥,把好组织领导关,二是搞好乡村宣传培训,把好政策关。三是搞好资金监管,把好保护干部关。四是搞好审计监督,把关节约成本关。五是搞好施工检测验收,把好质量关。六是加强安全检查,把好安全生产关。实现一个目标是节约成本,保证质量,做到一个转变是变要我修路为我要修路,促进干群和谐。
据了解,2015年该县试点村委“一事一议”实施建制村公路路面硬化建设项目19个,涉及10个乡镇28个村委会,总里程115.4公里,总投资6924万元(其中平均每公里投资60万元)。其中,上级补助5770万元、乡镇投工投劳及社会资助1154万元。项目建成后,可解决19个村的通村公路路面硬化。
镇雄”一事一议“工程施工现场
该县通过积极探索建立“一事一议、群众参与、社会支持”的乡村公路建设投入机制,由县交通局指导推进,乡(镇)为主体,村民自主管理建设。乡(镇)项目由领导干部、技术骨干直接挂钩负责,试点乡(镇)成立群众质量监督小组,严格按“村民自愿、民主决策、一事一议”工作流程的要求,通过民主议事、项目申报、项目审批、项目实施、考核验收、资金兑现、运行管护七个阶段的工作程序、切实开展村两委“一事一议”实施建制村公路硬化项目建设试点工作。
试点项目的村两委要在村务公开事务中设置专栏,对本村实施的建制村公路硬化试点项目的“议事程序、决策结果、补助政策、材料管理、资金使用、设计标准、配比定量、质量控制、村民监督、验收养护”等10项内容进行公开。
领导干部视察便民工程
在施工建设中,村民们建议,应采用不修路沿,先填实路基,一次成型浇筑混凝土路面,最后再修筑边沟的做法,既节省了工期,又夯实了路基,一次成型浇筑的混凝土路面的质量和平整度更好,质量得到了交通部门的认可,每公里还节省造价5万余元。同时,村两委严格按“一事一议”制度,发动沿路村民和经济情况较为宽裕的个体工商户捐资,整合其他建设项目资金,为加快建制村硬化路建设奠定坚实的基础,形成乡、村、组三级整体联动,部门社会广泛参与投入机制。
据介绍,此举减少了过去乡村公路建设由政府单一投资承建,必须严格按工程建设程序招标代理和造价编制审查,由此产生建设管理经费、施工单位利润、监理费用等显性造价支出的现象。现改为项目实施由乡镇替代施工单位直接组织施工,以乡(镇)村工作人员替代施工单位管理人员,大大节约了过去的管理人员工资、差旅费、办公费等施工企业的费用。通过“一事一议”广泛发动沿路村民自愿无偿提供修路用地、无偿拆迁,沿路砂石料场自愿以成本价供应砂石材料,降低了修路成本。
骑行俱乐部穿行乡村公路
通过这些措施,无论是材料采购单价、劳务工资标准、机械租金价格等,在项目建设地,都比较低,有效控制了工程造价,有效落实了廉政制度。真正实现了节约成本,保证质量,做到了“要我修路”为“我要修路”思想转变,让干群和谐共处。使农村交通“一事一议”工程成为改革新亮点,是简政放权、集中大众智慧探索出的新思路、新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