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收藏雷锋第一人”用两万件藏品传播雷锋精神
昨日,黄德宝做客市民大讲堂,讲述雷锋精神 记者刘斌 摄
“用我们年轻的声音,来把雷锋你歌唱,你那光辉的事迹,给我们树立了榜样……”昨日,在长江日报和武汉市民之家联合主办的第113期市民大讲堂上,被誉为“湖北收藏雷锋第一人”的黄德宝,捧着年少时收集的雷锋歌谱,唱起这首他熟悉的《雷锋进行曲》。
台下的听众情不自禁为他打起了拍子,激越的歌声在大讲堂里回荡。
黄德宝是武汉燃料总公司的一名退休干部,出于对雷锋的热爱,他业余收藏与雷锋相关的实物。跨越数十年的“收藏雷锋”生涯,使他从当年雷锋的学习者、收藏者,成为今天雷锋精神的传播者和捍卫者。他与观众分享了他与“雷锋”的故事和经历。
他的收藏里,仅《雷锋的故事》就有100多个版本
63岁的黄德宝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雷锋收藏。1972年,就读于硚口区东升中学(现武汉市63中)的他,是班里的宣传委员。当时,为了纪念雷锋,班上派他去书店里购买了4幅雷锋宣传画,学期末,这几幅宣传画换下来时,他特意保存了下来,一直留到现在。
从那时起,黄德宝开始有意识地收藏各种与雷锋有关的物品,上世纪90年代初,每年购置藏品要用去他工资的三分之一。在他的收藏里,仅《雷锋的故事》就有100多个版本、200多本,装满了两大纸箱;涉及到的雷锋日记,就有50多个版本,雷锋宣传画100多张。从书签、明信片、邮票、老照片到印有雷锋形象的钥匙扣、电话磁卡、纪念章、瓷器、音像制品等,如今他的“雷锋藏品”总数已超过两万件,这些藏品还包括近年来出现的“雷锋打火机”、“雷锋肥皂”、“雷锋手套”、“雷锋皮带”等日常生活用品。
黄德宝结合收藏告诉大家,从上世纪60年代到现在,虽然宣传和学习雷锋的口号内容烙上了不同时代的烙印,但雷锋形象和精神不仅一天也没离开我们,反而越来越鲜明,越来越融入到我们的社会生活和精神血脉里。
远赴雷锋生前的连队,与雷锋的战友交流
为了收藏与雷锋相关的物品,黄德宝还曾远赴雷锋生前的连队,与雷锋的战友交流,收集到雷锋生前使用过的物品,同时也了解到了许多鲜为人知的雷锋故事。
“很多人发现,在雷锋的照片中,总是看到他胸前挂着三枚奖章,其中最有意思的一枚是雷锋在鞍钢当工人得到表彰时获得的,自此以后雷锋在很多场合都佩戴着它,这其实也反映出雷锋的一种性格特征,对荣誉的自豪感。”黄德宝的描述,让雷锋的形象立刻丰满而真实了起来。
“雷锋当年从湖南坐车去鞍钢公司,途经武汉长江大桥,并在长江大桥下留影。”黄德宝费尽周折收藏到了这张照片。他说,这是雷锋在武汉留下的唯一一张照片。
在社区创办雷锋陈列馆,不定期推出专题展吸引市民
在雷锋收藏圈里小有名气后,不少地方和企业都邀约黄德宝到当地办展览。这些年,他去过雷锋的故乡湖南、雷锋的工作所在地辽宁鞍山、雷锋的入伍地辽宁营口、雷锋的部队所在地辽宁抚顺。
每年3月5日前后,黄德宝的藏品也会走进武汉市的中小学和部队。黄德宝逐渐从一位雷锋物品的收藏者,变成一个雷锋精神的积极宣传者和传播者,他所做的事也感染着越来越多的身边人。
3年前,在其所在社区帮助下,黄德宝在硚口区宗关街井南社区党员群众活动中心的一间不到40平方米房间里,办起了“武汉雷锋陈列馆”,展品全部是与雷锋相关的实物,包括图书、报刊、杂志、音像制品、邮品门券和各种宣传纪念品等,为了吸引更多市民参观,他还费尽心思不定期推出了不同专题的雷锋展。陈列馆里,所有的文字说明,也都是他用工笔字亲手誊抄,他还曾全文抄录了《学雷锋诗歌选》、《雷锋文集全编》等,共15本,约36万字。
作为“武汉雷锋陈列馆”的第一批观众,沈阳军区雷锋团的官兵为纪念馆带来一尊雷锋塑像,如今这尊塑像陈列于正中的一个展柜上。
“因为收藏雷锋,我时刻提醒自己,要多做好事”
黄德宝还联络全国的雷锋收藏者、雷锋战友,发起倡导成立了“全国雷锋收藏联谊会”,50余会员遍布全国各地,每年的联谊聚会成为他们交流收藏经验和传播雷锋精神的阵地。
有十余位市民担心迟到,一起打的从宗关赶来听他的报告,黄德宝得知后非常感动,他说,这些年,他因收藏雷锋名气越来越大,也赢得了越来越多人的尊重,“但并不是我个人有何德何能,实际上雷锋本身的名气大,我是沾雷锋的光。”
“因为收藏雷锋,我时刻提醒自己,要多做好事,不做任何违背雷锋精神的事,这是我人生最大的收获!”演讲最后,黄德宝激动地说:“雷锋永远珍藏在我心中,永远珍藏在全国人民心中,新时期涌现出的许许多多的道德模范、时代楷模等先进典型都是雷锋精神的传承者和弘扬者。”(记者蒋太旭 郑汝可 余坦坦 罗斌 实习生陈思敏)
责编:李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