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联重罚违规第三方支付 4个月累计罚款1亿元

30.07.2014  12:33

    昨日 (7月29日),《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从中国银联处获悉,近4个月来,银联已累计向违规的第三方支付机构罚款1亿元。业内人士估计,2014年发卡银行会损失几亿元。

    “套码”是此次第三方支付机构受罚的主要原因。业内人士认为,收单市场竞争激烈,两种价格体系的存在,“套码”的行为没有纳入诚信体系中去,导致参与主体违规成本低,“套码”屡禁不止。

    对于出现的行业问题,某国有大行信用卡中心收单业务相关负责人表示,建议监管机构尽快优化价格体系,实行借贷分离定价,简化行业价格分类,以体现借记卡和信用卡对应的目标客户、卡片功能、成本结构、风险等差异,也有利于解决当前市场套用商户类别的普遍问题。

     已累计罚款1亿元

    昨日,《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从中国银联处获悉,近4个月来,中国银联已累计向违规的第三方支付机构罚款1亿元,不少大型支付机构牵涉其中。

    据中国银联的系统测算来看,预估查处违规情况占市场的违规情况的一半左右,这意味着银联已为发卡行挽回一半的损失。

    对于中国银联有没有处罚权利和所罚款项的去向,银联资深业务专家任志骏向记者表示,中国银联对谁都没有罚款权,只有自律约束权,支付机构加入中国银联发卡受理网络,需要遵守银联卡运行规章。

    据悉,银联通过系统侦测以及持卡人和机构投诉,根据制定的违规约束细则,确认投诉情况是否属实,如果支付机构有异议可以与系统逐一确认。对于支付机构所套用的价格,“按照现有7:2:1的分成比例”补齐差价。

    任志骏估计,2014年发卡银行依旧会损失几亿元,因为所有针对违规机构的处罚都是动态的,机构总是想办法逃避和规避检查。今年以来,中国银联已明显加大了检查和处罚力度。

    某国有大行信用卡中心收单业务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近几年,银行卡受理市场的问题逐渐暴露,主要体现在套用商户类别、变造交易等现象较为普遍,对产业危害非常大,损害了发卡机构及转接机构的利益。对较为依赖交易手续费收入的信用卡业务而言,违规套用可能直接导致其业务出现务亏损,长此以往,将进一步制约信用卡业务发展。

     套码乱象频出

    中国银联向第三方支付机构开出罚单,主要还是因为支付机构普遍存在的违规“套码”行为。

    第三方支付机构套用MCC(商户类别代码),不同的MCC码代表不同行业,刷卡手续费率也不同。比如餐馆手续费率1.25%,百货商店费率0.78%。第三方支付公司为抢占市场,餐馆就可以套用百货商店的MCC码,享受0.78%的手续费率。

    据《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了解,第三方支付机构通常采用以下措施“套码”。

    一是伪造大量虚假商户。部分收单机构为规避侦测,大量伪造虚假商户,以用于频繁更换商户名称、商户编码和商户归属地等信息,从而达到违规套用低零扣率等目的。

    二是伪造商户入网材料。部分收单机构或其代理商对外宣称个人办理POS机具仅需提供 “一证一卡”(一张身份证和一张银行卡),其他入网材料则由系统自动伪造生成。

    比如,浙江、湖北和江西等多个地区均发现某大型非金融机构PS商户门脸及店内照片、工商营业执照等商户入网材料。

    对于违规原因,任志骏表示,随着中小银行加入收单以及央行批复了越来越多的支付牌照,银行希望与非金融机构业务合作,拓展对公客户,开展存款贷款保理业务。这就造成市场上出现两种价格体系,银行费率低很多,有的甚至不要钱。

    据了解,我国收单市场费率存在两种价格体系,一是发改委制定的收单市场费率,另一个是商业银行放给非金融机构直连的定价。任志骏表示,两种价格体系的存在也造成市场出现一定的乱象,套现、套码、洗钱和交易记录失真等频频出现。(每日经济新闻 记者 史青伟)

 

(编辑:魏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