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铁倾情服务“渔民上岸”换来清江绿如蓝

05.06.2018  08:21

        日前,昔日常年在清江从事网箱养殖的邓经理带着家人的热切期望来到宜昌东站,将自己转型后种植的30件优质茶叶送上了开往北京的T50次旅客列车。这批茶叶可以为他带来近70000元的收入。




        像邓经理这样从渔民变身生态产业专家,从“吃渔饭”到从“绿色银行”大把挣钞票的,在清江两岸已经不在少数!

      发源于湖北省齐岳山、全长800余里、流经武陵山区7个县市的清江是长江第二大支流,也是鄂西南250多万土苗少数人民群众的的母亲河。从1996年起,为发展地方经济,清江上的渔民开始利用河道里的多座大中型水库开展网箱养殖,造成局部水体明显富营养化现象时有发生。

      针对清江流域各县市积极落实党中央“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工作要求,不断强化环保力度,纷纷拆除网箱养殖设施,引导渔民上岸转型从事生态农业、旅游康养、传统文化传承等工作的实际情况,武汉局集团公司发挥自身优势,采取加快铁路在建工程推进、完善路网交通体系、运力倾斜等铁路运输扶贫措施,让碧水蓝天再现巴峡蜀道。

      这个局采取加快郑万高铁湖北段、翻坝铁路、紫云联港铁路等大中工程建设进度,大力改善宜万铁路沿线车站候车环境,全力推进“厕所革命”,打造集铁路、公路、公交、旅游与一体的游客综合服务中心,开通高铁快运和行包运输业务等办法,大力改善清江流域生态发展环境和条件,努力缩短武陵山区与发达地区的时空距离,扩大包括上岸渔民在内的广大老百姓家门口就业范围和途径。

      这个局想百姓之所想、急百姓之所急,始终坚持将铁路运力最大限度向着清江开,向着库区渔民开。在清江流域的恩施、利川车站,每日开行往返武汉之间的12趟始发终到动车;结合清江旅游流、避暑流、探亲流、务工流、学生流等客流规模大、交叉性强、季节性明显等特点,不但制定了日常图、周末图和高峰图,还大力推进“一日一图”精细实施和席位复用共用办法,保证每天经过清江流域的客车在100趟左右,使得宜万铁路成为清江两岸老百姓最喜爱的“快速公交”线。

      这个局加强与地方政府交流沟通,精准掌握清江流域内渔民数量和分布状况,对不同时期需要铁路提供进站、购票、候车、托运等服务的渔民团体和农特产品运输实行特事特办、急事急办,开设专门“绿色通道”,在站内设置专门服务点和候车区,为渔民乘坐火车外出提供一份“暖心套餐”。

      在武汉局运输扶贫措施支持下,上岸渔民摆脱“靠江吃饭”的传统产业模式,在教育、医疗、就业、服务等方面有了更多更好的选择,“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的美景扑眼而来,美不胜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