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大城崛起 3座城市打造湖北“金三角”

17.02.2016  12:10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立足我国基本国情,提出要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增强农村发展活力,逐步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城乡共同繁荣,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坚持协调发展,必须牢牢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正确处理发展中的重大关系,重点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

  城乡协调发展、区域协调发展,是中央的明确要求,也是湖北加长板、补短板,改写区域不平衡格局的必由之路。“建成支点、走在前列”,纲举目张,“一元多层次发展战略”覆盖荆楚,激荡山川河岳,泽被荆楚百姓,奏响协调发展的时代强音。

  荆楚雄风劲,百舸争流急。

  从“一主两副”到“一主两副多极”,从“两圈两带”到“两圈两带一群”——一元多层次,众星捧月,你追我赶,气场升腾,舒展昂扬激越的发展画卷,汇聚荆楚共建支点的强大合力。

  承载党中央、国务院的殷殷期望,省委、省政府深入实施“一元多层次”战略体系,厚植协调发展新优势。“一主两副”大城崛起,“两圈两带”圈带互动,一“”一“绿”交相辉映,大别山、武陵山、秦巴山、幕阜山四大片区扶贫攻坚唤醒群山——多极带动,多点突破,湖北阔步迈入协调发展新境界。

   大城崛起,“一主两副”构筑湖北“金三角

  习近平总书记说,“一个国家、一个地区乃至一个行业在其特定发展时期既有发展优势,也存在制约因素,在发展思路上既要着力破解难题、补齐短板,又要考虑巩固和厚植原有优势,两方面相辅相成、相得益彰,才能实现高水平发展。

  湖北,过去一直是武汉“一城独大”,发展不平衡、不协调问题突出。巩固和厚植自身原有优势,以期壮强带弱,促进协调发展,省委、省政府科学谋划,打造湖北发展新引擎。

  摊开湖北地图,一个奇特现象惹眼——武汉、襄阳、宜昌三个城市,连起来就像一个等腰三角形;以这三个城市为圆心,以三角形的腰为半径画圆,这三个圆几乎可以覆盖整个荆楚大地。打造湖北“金三角”,现实条件具备,发展前景可期。

  但,这三个城市发展也不均衡。与武汉相比,襄阳、宜昌差距十分明显。数据显示,2010年,襄阳、宜昌两市GDP相加3085.62亿元,仅为武汉的55%,不足全省的20%。

  放眼全国,苏州、大连等沿海型副中心城市的经济规模、城市影响力等,与省会城市大体相当;洛阳等内陆型副中心城市的经济总量,也相当于省会城市的六成左右。

  建成中部崛起战略支点,湖北亟待多点支撑。

  促进区域协调健康发展,湖北亟须多点发力。“协调发展是制胜要诀。处理好局部和全局、当前和长远、重点和非重点的关系,在权衡利弊中趋利避害、作出最为有利的战略抉择。”习近平总书记的精辟论断,给了湖北极大的鼓励和信心。“让强的更强、大的更大,带动其他地区跟进发展。”省委、省政府加快“一主两副”城市战略布局:重振“大武汉”雄风,建成支点中的“支点”;支持襄阳、宜昌,加快省域副中心城市建设。“三个三分之一”科学定位浮出水面:全省经济总量中,武汉市占三分之一,襄阳和宜昌合占三分之一,其他地区占三分之一。

  方略既定,争相竞进的发展豪情,喷薄而出。

  龙头舞动,大武汉,大气魄,大发展。

  2013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湖北调研,第一站就考察了武汉新港,强调“长江流域要加强合作,充分发挥内河航运作用,发展江海联运,把全流域打造成黄金水道”。

  省委书记李鸿忠强调,认真贯彻、落实好总书记的讲话精神,要抢抓机遇,加快推进长江中游城市群建设,全力支持“复兴大武汉”。“复兴大武汉”,武汉致力于建设国家先进制造业中心、国家商贸物流中心、国家创新中心、全国性综合交通大枢纽。

  5年来,大项目抢滩登陆江城,工业经济“强筋壮骨”。南车北车在此会师,通用、雷诺、比亚迪强势入驻,联想、TCL华星光电、天马微电子纷至沓来。

  5年来,武汉“每天不一样”,城市“颜值”不断刷新。地铁线路每年通车一条,武咸、武黄、武冈城铁相继通车,京广高铁、沪汉蓉高铁在汉交会,近40条国际和地区航线通往全球,“祖国立交桥”挺立荆楚。

  5年来,武汉实力倍增,接连进位。2014年,武汉迈入万亿元俱乐部,在全国城市排名由2010年的第12位上升至第8位,副省级城市中居第3位。2015年,武汉人均GDP迈过1.5万美元大关,与北京、上海处于同一水平。

  两翼齐飞,襄阳、宜昌“争奇斗妍”。

  汉江流域中心城市襄阳,5年来,每年上千个工业项目竣工投产,英菲尼迪国产化下线,新能源汽车产业“井喷”,两大云计算中心运行,成功跻身“全国智慧城市20强”,新材料产业屡创全国第一。

  站在“十三五”的起点上,襄阳提出,到2018年,实现工业总产值1万亿元。其中,汽车及零部件产业达3000亿元级台阶,努力培育装备制造、食品加工、电子信息、纺织服装、医药化工5个千亿元级产业。

  长江中上游区域性中心城市宜昌,2012年起每年实现一个千亿产业,连续四年崛起精细化工、食品生物医药、先进装备制造、现代物流四大千亿产业。

  宜昌千亿产业的发展,成为支撑我省三个三分之一战略的重要基础,成为推动宜昌迈向中部非省会首位城市的强大动力。“十二五”期间,宜昌市跃居全国百强城市第57位,前进16位;跃居中部地区同等城市第2位,前进1位。

  五年砥砺竞进,“三个三分之一”的格局初步形成,湖北区域经济日趋协调!

  至2015年,武汉GDP达到11000亿元,襄阳、宜昌GDP分别达到3400亿元、3384.8亿元。“一主两副”占全省经济总量60.2%,其中,襄阳、宜昌合计占全省GDP的比重,从2010年的19.5%,提高到2015年的23%。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