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昌市司法局强化六个重点全力确保“两节”“两会”社会稳定
为确保“两节”、“两会”期间社会和谐稳定,宜昌市司法局以维护社会稳定为核心,采取多项措施,突出六个重点,全力打造立体化的安全管控体系。
一、强化重点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充分发挥各级人民调解组织职能作用,采取日常排查、定期排查、专项排查和拉网式大排查等方式,随时了解、发现、掌握各类矛盾纠纷动态,对各类矛盾纠纷“抓早、抓小、抓苗头”,努力将纠纷化解在基层,消除在萌芽状态,真正达到息纷止争的效果。重点关注企业劳资纠纷、经济合同、婚姻家庭、征地拆迁等方面存在的不安定因素,对于可能引起突发性、群体性事件的纠纷,做到第一时间掌握信息、第一时间赶到现场、第一时间展开调解,避免纠纷激化,确保不发生因调解不力而引发矛盾激化事件。2014年12月以来,共调处各类矛盾纠纷2698件,调解成功2613件,调解成功率为97%。
二、强化重点法律法规宣传教育。通过开展“12.4”国家宪法日暨全国法制宣传日活动、“法律服务进乡村”、“法律六进”、“送法下乡”等活动,大力开展法治宣传教育工作。重点做好《人民调解法》、《劳动合同法》、《土地承包法》、《婚姻法》等重点法律法规的宣传。利用法制文艺、知识竞赛等活动进行宣传,主动与公安、劳动、安监等部门联动,在节日期间向群众宣传防盗、防火、防安全事故的相关法律知识。通过普法宣传栏、法律橱窗,结合往年及近期本地多发案例,以案说法,增强群众对重点法条的了解。12月以来,共开展各类法治宣传活动507场次,参与群众103320人次,发放宣传资料134819份,进一步提高了群众法律素质,营造了浓厚法治氛围。
三、强化重点对象安置帮教。积极做好刑释解教人员和社区矫正对象稳定工作,在全市开展社区服刑和刑满释放人员大走访活动,全面了解掌握各地在册的社区服刑人员、刑满释放人员的生活状况、思想动向,全面加强重点人员管控工作,全面落实家庭经济困难人员的帮扶措施。针对思想不稳定和有重新犯罪倾向的重点对象,加强部门联动,落实管控和帮扶措施,确保重点人群无脱管、漏管、重新犯罪、重大意外事件发生。落实“五包一”管控措施,明确了重点人员由司法所责任干警、社区(驻村)公安民警、所在社区(村委会)干部、社会志愿者和重点人员亲属对其共同进行监管、帮扶教育。
四、强化重点人群法律服务。依托法律援助中心“12348”免费法律服务热线,重点留意反复咨询人员、劳动争议案件的当事人,对于多次咨询人员,认真接待,及时疏导,符合条件的为其提供法律援助。畅通法律援助案件“绿色通道”,重点办理特殊困难群体的法律援助案件,简化程序,快速办理,确保其合法权益得到及时的维护,避免采取过激行为维权的情况,消除不稳定隐患。加大农民工法律援助力度。积极为农民工提供法律援助,最大限度保障农民工的合法权益,建立农民工法援服务窗口,开辟法律援助绿色通道,简化受案程序,实现快速优先办理。2014年11月以来,全市办理农民工法律援助案件150件,解答农民工劳动争议案件咨询235人次,为农民工讨薪165余万元。近日,市司法局与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在全市范围内联合开展“免费律师 助您讨薪—2015年法律援助暖冬行动”,为农民工送去法律服务的温暖。
五、强化重点场所安全稳定。采取多种形式,落实安全责任,全面贯彻落实全国司法行政戒毒场所安全稳定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精神。强化警示教育,做到警钟长鸣,绷紧安全稳定这根弦,切实抓好重点环节、重点部位、重点时段、重点人员的安全管理。深入开展“五个专项治理、两个确保”专项活动,严格执行值班报告制度,全力做好“两节”、“两会”期间场所安全稳定工作,确保场所安全万无一失。切实加强“两节”期间戒毒人员生活保障,做好防寒保暖工作。加快推进信息化建设,充分发挥科技在场所安全保障中的积极作用,场所实现连续10年安全稳定“六无”目标。
六、强化重点时期预警防范。严格落实矛盾纠纷排查责任制,认真做好“两节”和“两会”期间矛盾纠纷排查,切实做好重点案件尤其是涉法涉诉信访案件的梳理和维稳工作。建立完善应急工作预案,高度关注天气变化,加强预警防范,做好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工作。严格落实公务用车管理,节假期间所有公务车辆必须停靠在局机关指定位置,值班人员检查停放情况并进行记录。严格落实局机关值班备勤制度,实行领导带班和零报告制度,工作人员24小时值班,执行重大事项请示报告制度,确保各类重要情况和突发事件第一时间上报并得到妥善处置。印发《宜昌市司法局关于做好今冬明春火灾防控工作的通知》,进一步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开展教育,强化意识,认真排查,落实整改。市局重点抓好局机关办公楼、家属区的防火、防盗、防事故等安全工作。市强制隔离戒毒所重点抓好所内生产、生活、办公等区域易燃物品存放及防火设施的检查,及时排查隐患,确保安全。(杨 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