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力弘扬尊师重教良好风尚 争做“四有”好教师

09.09.2015  19:55

      编者按: 湖北省庆祝教师节大会今天上午在洪山宾馆举行,湖北省委书记李鸿忠、省长王国生出席会议,我校“海归”学者王栋教授作为教师代表在会上作了交流发言。近年,学校涌现了一批师德高尚、师风优良的教师。适逢第三十一个教师节来临之际,学校党委书记尚钢为《感动纺大—优秀教师先进事迹选编》作序,希望广大教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要求,坚持以立德树人为己任,争做党和人民满意的好老师,不断创造新的业绩,作出新的贡献。序言原文如下:

      梅贻琦先生说:“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大师是大学的标志,大师以其思想、学识、人格之美,支撑着大学的精神区位、学术高度、社会声望。大师是大学的引领,大师始终走在学术的最前沿,攀登科学高峰,促进科学理论和技术的创新与进步,以其独特的人格魅力和崇高品质引导青年学生“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莘莘学子。大学没有大师,就没有了精神坐标,就难有创新之气、活力之源,必然难以出人才、显特色、上水平。
     
      办人民满意的大学,重要的是要有高素质的师资队伍,尤其是拥有学识渊博、坚持真理、慧眼识英、人格高尚的大师。尊重人才,是中华民族的悠久传统。“思皇多士,生此王国。王国克生,维周之桢;济济多士,文王以宁。”正所谓“经师易得,人师难求”。建设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大学,人才越多越好,本事越大越好。鉴于此,学校党代会报告提出实施“人才高地汇聚工程”,就是要深化人才制度改革,着力引育学术骨干,改善师资队伍结构,打造人才高地,汇聚学术人才,不断加强学科团队建设和梯队建设,提高师资队伍整体水平。
     
      大学没有大师难以培育真正的大学精神。对一所大学来说,大师就是这所大学精神的关键所在。有一流的“大师”,才可能有一流的学术成果,才能培养出一流的学生。从一定意义上说,大学精神的本质就是大师的精神、名师的精神。我校国家“千人计划”专家王训该教授,提出“纤维轮”概念,牵头负责“中澳羊毛创新”等相关项目,并与国内五所纺织大学进行了合作研究,推动纺织、纤维专业研究提升到新的水平。创新求知、追求卓越、勇于任事,这正是大师精神的完美诠释。由是观之,无论在什么历史背景下形成的大学精神,都与学校的文化底蕴紧密相关,与学校的大师、名师紧密相关。
       
      大师以其人格魅力潜移默化地感染师生。大师之大,主要是学术之大、思想之大和人格魅力之大。大师既是学问之师,又是品行之师。我校“长江学者”徐卫林教授将获得的湖北省“科学技术突出贡献奖”100万元奖金设立“攀登奖学金”,激励学生敢于攀登、追求卓越。外专“千人计划”维克多教授十余年“中国行、纺大情”,每年他都用一半时间在武汉纺织大学,指导多名博士及研究生,先后受到国家主席习近平、国务院总理李克强的接见。全国优秀教师、全国优秀思想政治工作者杨洪林教授潜心“一山一水一哲人”的研究,是学生眼中的严师慈父,是同事心中的“拼命三郎”,堪称教书育人楷模。“本色校长”贺经平老院长每月150公里车补成“摆设”,自掏交通费陪老伴看病,彰显了共产党员无私的境界、知足的情怀和担当的品格。“环保大使”生鸿飞副教授攀珠峰、进南极,投身环保致力公益,提高全民环保意识。无不激励着师生砥砺前行。
     
      春华秋实,扬帆启程!值此武汉纺织大学整体进入一本招生的跨越发展之际,党委宣传部将学校近年来涌现出的优秀教师代表的典型事迹汇编成册,是十分有意义的。纺大办学近60年来,涌现出一大批优秀教师,他们的事迹感人至深,值得我们总结宣传学习。适逢第三十一个教师节来临之际,让我们大力弘扬尊师重教良好风尚,心怀感恩,向大师致敬,向“身边最美教师”致敬,争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知识、有仁爱之心”的好老师,相信在未来的岁月里,纺大会有更多的“大师”将“感动”定格在学校蓬勃发展的征程上,形成推动学校各项教育事业发展的有力支撑,早日实现建成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大学的目标。
      是为序!

    尚钢
                                                                                                    2015年9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