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妈妈遭受重创,女法官用一本书为她点亮人生
导读
在襄阳市中级人民法院,有这样一群法官,他们在书香中品味人生乐趣,在开卷中提升业务素养,在司法实践中了解社情民意。在浩如烟海的书籍中,总能看见他们孜孜不倦的身影。他们从书中获得启发,在交流中共同提高,把知识转化为司法智慧,做到学以致用、知行合一。
今天,我们要讲述的,就是该院一位人民法官,她通过与一位年轻妈妈分享自己的读书感悟,帮助这位年轻妈妈打开心门,走出伤痛的故事。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近日,襄阳市中级人民法院举办读书分享会,该院未成年人案件审判庭副庭长王佼莉分享的《我与地坛》读书感悟,让在场所有人为之动容。在分享感悟之前,她讲述了一个真实的事件。
读书,点亮人生
2021年1月,年仅8岁的文文(化名)在屋外邻居家玩耍时,因房屋年久失修导致墙体突然倒塌,造成文文多部位关节脱位、脏器穿孔,全身构成一个九级伤残、三个十级伤残,并且创伤面积几乎占据全部上半身。
“文文是我今年1月承办侵权案件的当事人。”谈及这起案件,王佼莉非常痛心,“孩子受伤严重,从肉眼观感上看因关节脱位和手术钢架支撑造成上身躯体畸形,比较罕见。”
文文的母亲王某素养较高,在法庭上思维清晰,有理有节,但当问及孩子现在的身体状况以及后续的治疗方案时,王某突然情绪失控,崩溃大哭,对自己十分内疚和自责。
虽已事隔一年,王某仍无法抚平这份伤痛。“我可以感受到王某的切肤之痛,但作为法官我明白,这些都是案件之外的侧隐之心,审理案件依然要依据案件的事实和证据。”王佼莉说。
庭审后,合议庭多次协商沟通,最终调解结案,比一审判决为孩子多争取到了16万的赔偿款。王某和家人特别满意,向法院表达了谢意。
“虽然此案已调解处理,但我能感受到王某一直精神紧绷,无法从伤痛中走出来。如果这样下去,这种负面情绪势必会影响孩子,家庭也会一直处于阴影之中。”
如何让司法审判在宣扬正义之外,体现对未成年人特殊的保护,实现以人为本,扶弱济困,让家庭回归和谐,是王佼莉一直在思考的问题。
“其实,第一次阅卷看到文文的病历和照片时,我便想到了史铁生,一位在风华正茂的 21 岁就双腿瘫痪但仍然坚持写作的作家,想到了他的《我与地坛》这本书。”王佼莉说,史铁生以他的毅力和智慧,度过了40年的轮椅生活,他通过《我与地坛》这本书,传递了健康的精神、深沉的爱和对人生真谛的探寻。
樊登曾说,人生若觉得很悲丧,只因未读史铁生。
“书中表现出对苦难的通达认识和对生死的透彻感悟,史铁生尝试用有限的生命,去探索无限的人生。”对于《我与地坛》这本书,王佼莉的感悟是深刻的,“这份向死而生的担当,让我们看到了生命的绚丽多姿和朴实厚重;这份坚持不懈的探索,让我们目睹了人性的高贵坚忍和自我超越。”
与史铁生相比,文文的困境并不是终身的,王佼莉说,她多么希望通过《我与地坛》这本书,向王某传递平静看待和接纳苦难的生活态度,希望王某能像史铁生的母亲一样,有一份坚忍坚强却毫不张扬的爱。
在调解协议签订完毕后,王佼莉将准备好的《我与地坛》送给了王某,并把自己的读书感悟与王某进行了分享。
王某拿到书有几分惊喜:“我曾经在北京工作过,住的地方就在地坛公园旁边,和这本书很有缘分,我会好好读它,读懂人民法官的良苦用心。”
王佼莉发现,从今年3月份开始,王某更新的微信朋友圈内容开始变得阳光、开朗、向上起来,她将《我与地坛》这本书拍照并配文 “感恩给予的”,并陆续将书中的文章分享在朋友圈,签名也改成了“读书之于心灵,有如运动之于身体”。
“就在前几天,王某还给我发来了女儿的照片,照片上的文文笑得特别开心……”王佼莉既高兴又欣慰,因为王某通过这本书变得有力量了,她正慢慢走出阴影,走进地坛,面对苦难的如影随形,她选择坦然面对,或是忍受、或是享受、或是征服、或是超越。
书香为伴,与法同行。对于行使司法裁判权的法官来说,读书可以启迪思想、温润心灵,更是提升职业素养的必要历练。
王佼莉说,她特别高兴可以通过自己的读书感悟,去鼓励各种不幸的当事人勇敢面对困难,用心用情彰显司法力度,传递司法温度,替人民群众多想一点、多做一点,真正实现案结事了。
读书,点亮人生
王佼莉 四级高级法官
现为襄阳中院未成年人案件审判庭副庭长,长期从事民商事审判工作。从事未成年人案件综合审判工作四年来,拓展工作思路,创新工作方法,切实将未成年人特殊、优先保护理念落到实处。承办涉未成年人权益保护民事、行政案件多次获得省级、市级法院精品案件、优秀裁判文书奖。注重延伸审判职能,多次为全市中小学生及家长开展法治课堂、进行未成年人权益保护宣讲、参加预防未成年人犯罪联席会议等活动,为全市未成年人权益保护工作做出了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