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了,田园牧歌

21.09.2015  13:17
   

记者  周芳  吴文娟  通讯员  李小军  何英


 

“远方的客人来三峡,

请你走进我的家。

峡江的姐儿哟最好客哟,

请你喝杯毛尖儿茶……”

清晨,千山初醒,朝云出岫。采茶的姑娘嫂子们穿梭田间,嗓子一润,伴着薅草锣鼓,一曲曲山歌,缭绕山间。

这不是电视剧中的场景。

在宜昌市夷陵区五彩缤纷的乡村旅游节上,这样的农耕场景,寻常可见。一拨拨游人,自驾而来,只为感受带着泥土芬芳的田园牧歌。

如今,在三峡大坝、三峡人家、三峡大瀑布、金狮洞等成熟经典景区的基础上,夷陵区把旅游开发的目光拓展到全域乡村,让满天繁星与一轮明月共闪耀。

传统农业资源,如何成为一道吸引游人的风景?

8月底,记者探访夷陵乡村。

 

矿老板恋上百里荒

——从攫取资源到保护生态

 

静秋和老三的爱情故事,火了百里荒,火了山楂树。

百里荒传奇的背后,还有一位矿老板的传奇。“一辈子开矿吗?”2013年,转型的问题,萦绕在湖北昌达集团董事长钟安荣心间。

当年,夷陵区委、区政府颁布力推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夷陵16条”,给政策、给配套,鼓励城市资本“上山下乡”。

钟安荣心动了。吆喝上三位矿老板同行,他们共同买下百里荒景区经营权,投身乡村旅游。“有闲钱不如做金融,坐在家里每年上千万利息进账。”有人不理解。“昌达集团开矿多年,财富取之自然,应该回馈、保护这片山水。”钟安荣说。

修路、通水、建蒙古包、建跑马场、建旅游酒店……钟安荣和朋友们规划,景区分三期建设,一期投入约5亿元。

从攫取资源到保护生态,矿老板的转型,是夷陵产业转型的缩影。

以夷陵区分乡镇为例,鼎盛时期,有200多家小煤窑,村级财政收入过300万元,风光一时。但随着分乡镇成为宜昌城区水源地保护中心,污染严重的小煤窑陆续被关闭。

工业财源断了,分乡干部群众曾陷入迷茫,不知路在何方。

山水为媒,乡村游让分乡镇迎来新生机,该镇趟出一条产业转型之路。

夷陵区旅游局统计,该区目前有48个乡村旅游项目,带动投资近400亿元。“上山下乡”的资本,大多由磷矿、房地产等转型而来。

【点评】夷陵区委书记刘洪福:良好的生态就是最宝贵的资源,是最具垄断性的优势,是最靓丽的名片。乡村游、城乡统筹,让夷陵在保护生态与经济发展间找到了新的平衡点。

 

百年石头房子又活了

——美丽乡村无需大拆大建

 

南岔湾村的老百姓,真是穷怕了。

过去,不通公路、又没钱买砖瓦,只好就地取材,用石头盖房。石头间的缝隙,钻进老鼠、蚊虫不说,冬天冷、夏天热。

听说上面要来脱贫攻坚,村民乐开了花。“拆了石头房子,建新房喽!”“保留石头房子做旅游,屋里现代化。”几番调研后,夷陵区委书记刘洪福的建议,一度让村民颇为失望。

“山高路远,会有人来吗?”别说村民不信,就连村委会主任胡宗典心里也打鼓。

一周后,工作专班进村,每户补助2万元,对石屋集体“整容”。

不到半年,该村现存的68幢百年石屋焕发青春:水通了、电来了、路修了、厕改了;屋外依旧是石块垒成的墙壁,屋内却是白墙、吊顶、LED灯的新景观。

“原始村落,石屋农家。”去年黄金周,奇特的石屋景观,让沉寂多年的小山村在微信朋友圈上火了。农家乐生意爆棚,当地的熏腊肉、土鸡蛋卖疯了。

胡宗典也沾了光:“家里养了4头黑毛猪、500只土鸡,都被游客提前订了,年纯收入3万多元。”

依山就势,因地制宜,蛟龙寺村有异曲同工之妙。

一批土坯房,“修旧如旧”,夷陵区每户补助1.5万元,改造房屋立面,粉墙、换瓦、贴小青砖和窗花。“房子还是以前那个房子,自己没出一分钱,美多了。”村民李光红感叹。

村美了,李光红开的民宿俏了,去年挣了20多万元。

【点评】省社科院农经所所长邹进泰:因地制宜,改善乡村生产、生活设施,既增强村民幸福感、提高农民生活质量,也降低了建设成本。能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更是美丽乡村的本质。

 

躬耕田垄,也是一道风景

——变农业资源为旅游资源

 

榨油坊内,油菜籽放入炒锅内翻炒,出锅后倒进榨油机高温压榨,醇香扑鼻的菜籽油源源不断地流出来。

回味在夷陵南垭村感受榨菜籽油的经历,武汉游客张明军直呼:“太过瘾了。”

春看油菜花,秋榨菜籽油。眼下,村里正谋划开发成片玉米地,延长观景时间,让农事体验一年四季有得看、有得玩。

好看好玩的何止南垭村。

今年5月,“茶文化艺术节”在秀水天香蛟龙寺茶厂举行。

青翠茶园里,热热闹闹的采茶比赛、炒茶比赛,让游客争相参与。“小做广告,就来了近3万人,水泄不通。”秀水天香茶业公司董事长汪家新没想到,茶园变景区,潜力这么大。他计划,扩大茶叶基地,建设茶叶博物馆、茶叶观光带。

旅游俏了,农产品也俏了。

南垭村农家乐老板杨玉说,以前,果园里的果子摘下来没人要,现在是游客争相摘下来买走,“土蜂蜜、土天麻,都蛮受欢迎。”

目前,夷陵区已经形成“自行车户外游”、“农业徒步游”、“茶乡观光游”等6条休闲农业精品游路线,旅游业与农业全面牵手。

【点评】省委财经办(农办)新农村建设办公室调研员王力:农田变景区,农产品变旅游商品,枯燥劳动变快乐体验,农旅结合是农业转型升级的抓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