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州兜底政策:救百姓急难 补社会短板

21.01.2015  12:59

  湖北日报讯 记者杨念明 通讯员柯红 邱祥启

  鄂州市泽林镇村民王旺,经历了命运悲欢转折。

  去年下半年,遭遇车祸的他及其患白血病的7岁多的儿子相继住院,花费近30万元的医药费后,无钱继续治疗,父子俩不得不出院回家。

  万般无奈时,鄂州民政部门工作人员赶到他家,为他一家4口办了每月每人240元的低保补助,安排慈善总会捐助金1万元,申请1万元临时特别救助款。同时,他的儿子可以享受到一系列针对特困家庭的大病医保政策和特困特大疾病患者兜底政策,小君豪的医药费70%可由医保报销,其余30%由政府兜底。

  王旺说:“兜底政策把我家从困境中解救出来了啊!

  兜底政策,是鄂州去年7月实施的针对5类特殊困难群众的托底保障政策。

   顶层设计:瞄准特困群众需求

  这曾是一个个令人心酸的家庭:

  带着 8岁女儿的单亲母亲李明群,患风湿性心脏病无钱治疗;

  38岁的村民周慧琴,患精神病无钱医治,被家人锁在一间昏暗的房间里达15年;

  ……

  在鄂州,共有城乡分散供养“三无”对象、特困重度残疾人、特困重特大疾病患者、特困重性精神病患者、孤儿及事实孤儿和特困残疾儿童等5类特殊困难群众17794人。

  “这些特困群众,需要格外关心、关注、关爱。”鄂州市委书记李兵说,要制定系统的托底保障措施,实现“兜底一个,解脱一家”。

  市民政、教育、财政、人社、卫计、住建、房产、残联等部门联合调研,摸清兜底保障对象底数,测算兜底保障所需资金,讨论资金筹集方式,起草了《特殊困难群众兜底保障实施意见》。《意见》经该市市委常委会议、市政府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并从2014年7月1日起实施。

  这项政策,整合了鄂州市社会救助资源,每年筹资近2亿元,由政府对特困群众的生活、医疗、住房、教育、服务实行兜底保障。

  “兜底线、救急难,补上了社会救助体系短板,体现了社会救助理念的与时俱进。”鄂州市民政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意见》健全了“五类”特困群众的基本民生保障安全网,整合了相关职能部门的救助政策,解决了政策碎片化问题,使特困群众能得到全方位的救助。

   高位推进:该保障的一个不能少

  政策好,更要建机制、抓落实。

  鄂州市按照“保基本、兜底线、促公平”的原则,建立了党政主导、部门大协作机制,构筑相互衔接、运行有效、保障有力的特困群众兜底制度。

  去年7月10日,鄂州8部门联合发布经过5轮讨论敲定的《鄂州市特殊困难群众托底保障操作规程》。规程就对象认定、生活保障、医疗保障、住房保障、服务保障等作了具体规定。

  民政部门指导、协调、督导,全力推进兜底保障工作;卫计委部门制定了配套的医疗保障工作流程;教育部门将孤儿、事实孤儿、特困残疾儿童三类群体教育兜底保障工作进行细化,落到具体科室,安排专人负责,做到“该保障的一个不能少”;人社部门、医疗机构简化入院审批、出院报销手续,保障身患重特大疾病患者能得到及时、有效医治。

  如今的鄂州,特困群众入院,凭特困群众证明和主治医生诊断证明即可,所有费用均由医院垫付;病愈出院,在定点医院服务窗口就可以享受基本医疗保险、大病医疗保险、民政医疗救助及兜底保障报销等“一条龙”式服务。

   立足兜底:特困群众得救助

  兜底保障政策落到实处,特困群体得到了实实在在的救助。

  患有重度风湿性心脏病的单亲母亲李明群,在武汉协和医院做手术,花费5.7万元,医保、大病救助报销3.7万元,其余合规个人自费部分的2万元,全部由兜底保障承担。

  让全家操碎心的精神病患者周慧琴,被免费接到医院治疗,现基本康复,能生活自理,还能分担一些家务活了。

  让一家人陷于困境的村民廖珍祥的儿子经过免费康复治疗,生活能够自立了,其爱人的精神病也通过免费治疗康复了。

  鄂州市民政部门介绍,目前,该市已有8796人次享受到了重特大疾病兜底保障政策;157名城镇特困重度残疾人、特困重特大疾病患者、孤儿家庭的住房困难问题得到解决;1526名孤儿、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和特困残疾儿童获得从学前教育、义务教育到中高等教育阶段的教育资助;8582名分散供养“三无”对象和特困重度残疾人已经得到居家服务、日间照料、寄宿托养服务。 (编辑:裴春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