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开学典礼郑迪威同学发言:创新、坚韧和情怀

10.09.2018  04:12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下午好!我是来自化学与分子科学学院的2016级硕博连读生郑迪威。作为老生代表,请允许我向各位“萌新”表示热烈欢迎!

两年前,我开启了读研生涯。两年里,我从对科研充满兴趣但又有些不自信,到可以做出些前沿的原创性研究,就像经历一次次攀登、迎接一场场挑战。

是的,读研注定是一场挑战。

当看着海量文献,羡慕大牛们把一个个难题攻克,而自己却连研究题目都找不到,你会有怎样的感觉?

当好不容易有了idea,尝试许久却毫无进展,你会坚持还是放弃?

当每天泡图书馆、埋头实验室,踩着月光回宿舍路上,突然某刻你追问自己,“我这样做,意义何在?”你会怎样回答?

和大家一样,这些困扰,也是我所经历的。我想用三个关键词分享我的故事。

第一个词是创新。我有个习惯,冥思苦想时就会抓耳挠腮。有次我看到几根被挠下的头发,突然想到,源于人体的毛发,是否可以成为一种很好的医用材料呢?我立马冲到理发店,拿回自己头发展开实验,发现由头发做成的微纳米材料居然可以在光照下消融血栓、破坏肿瘤。这让我意识到永远保持一颗好奇心,把灵光一现的idea深入探究下去,才能到达未曾探索之处、拓宽知识边界,而这也正是科研的魅力所在。

第二个词是坚韧。我第一次投稿时,文章前后被拒了十余次。一次次希望迎来一次次失望,我开始怀疑自己。清晰地记得我的导师张先正教授看到沮丧的我,拍拍我肩膀,笑着说“别灰心,你被拒稿的次数肯定没我多”。听到这句话,我一下笑了出来。之后,张老师帮我分析文章优点和不足,我也和课题组同学密切合作,渐渐入了门。过去两年里,我在医用高分子材料领域做出了初步探索,获得了“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武汉大学研究生十大学术之星”等。这是我刚读研时压根没想到的。回过头才发现,我的导师原来是由一个小目标鼓励我,攻克后再设定下一个更高目标,导师和我并不仅仅是师徒关系,有时更像亲密战友,让我在团队中学会坚韧不拔、并肩战斗。

第三个词是情怀。有次偶然看到化学系校友、著名漫画家方成用漫画记录乐山时期武大师生生活。我不禁思考,抗战时期西迁乐山,李约瑟笔下“在可以遥望西藏山峰的一座宗祠里讨论原子核物理”的武大人,是以怎样的气魄在面对随时可能出现的生命危险,在困苦生活里浇出希望之花。当时流行的一句歌词告诉了我答案,“同学们,大家起来,担负起国家兴亡”。这段校史让我坚定了研究的意义。而今,我国在一些大国重器上已世界领先,但在很多领域因原创力不足而受制于人,我们能做的,便是肩负起新时代武大人的使命,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发展需求。

创新精神、坚韧品质、家国情怀,是科研之路的缩影,也是整个读研生活的写照。这些是武大给予我的。这里,是日月星辰日日新、鼓励创新的武大;是以学生为本、磨炼意志的武大;是勇担时代使命、培养社会栋梁的武大。

我们看到物理学院博士生何海龙钻研数载在《Nature》上发表了开创性成果;测绘遥感信息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博士生李立涛担纲 “珞珈一号” 卫星测控数传遥测系统副总师;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生张瑜深入基层宣讲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社会学系“最土博士”腾跃到大山深处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

正如窦校长所说,珞珈之魂,就在于有崇高的价值追求,有浓厚的爱国情怀,有强烈的社会担当。此刻,请大家汲取珞珈之魂,开始你的梦想,打上武大烙印,绽放你的风华!

明天就是教师节,最后我倡议,向一直关心、指导我们的敬爱的老师们致以最真挚的谢意!您们辛苦了!

谢谢大家!


郑迪威简介: 化学与分子科学学院2016级硕博连读生。以第一作者在生物医用高分子领域发表SCI论文11篇,其中影响因子10以上8篇,论文影响因子累计148。

(摄影:金鑫 编辑:陈丽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