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非遗融入武汉人生活 夏菊花当选2018中国非遗年度人物
资料图
夏菊花
从汉口民众乐园的顶碗女孩,到驰名杂坛的表演艺术家,再到带领中国杂技走向世界的杂技外交家、武汉杂技名城的推动者,如今,82岁的夏菊花的荣誉桂冠上有了新的钻石——2018中国非遗年度人物。不管是什么赞誉,她感谢的唯有“党、国家和人民,给了我舞台”;不管是哪种身份,她记挂的也唯有一件——把杂技的美好传给后人。
苦孩子长成“顶碗皇后”
5岁进入夏群马戏班、6岁开始在汉口民众乐园演出,夏菊花说自己是个“苦孩子”。严格的训练下,她并未放弃创新的尝试。1953年,她创演中国的“柔术咬花”,“3月份开始练,8月就演出”,并凭借这个节目声名大噪。同年她开始练习《顶碗》节目,“江西产的大瓷碗,一摞10个,一个都比现在用的一套碗沉。”
1957年,夏菊花带着《顶碗》节目参加在莫斯科举行的第六届世界青年联欢节杂技比赛,并获金质奖章,开创了新中国杂技摘取国际杂技比赛金奖的先河。“杂技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就是要让人意想不到。”1965年武汉杂技团到法国、意大利、瑞士访问演出,她表演的双腿抬过后背,双脚夹住顶在头顶的碗向前伸出的动作震惊了观众。“优雅矜持的女士们一反常态,脱掉手套、起立鼓掌”,夏菊花对那次演出的盛况印象深刻。法兰西报纸盛赞:中国人太让人想不到了!夏菊花因而赢得“顶碗皇后”“杂技女皇”美誉。
杂坛外交家征服四海之心
对于夏菊花当选2018“中国非遗年度人物”,组委会在颁奖词中写道:她身怀绝技,展现的是中国的魅力;手揽绝活,征服的是四海之心。她让古老的杂技成为传递中华文化的大使,用一生的心血浇灌世代传承的花朵。
夏菊花在领奖时表示,将在新时代继续关心支持中国杂技的繁荣和发展,把杂技的美好传给下一代,让下一代做得更好。现场,耄耋之年的夏菊花展示劈一字马,两腿与地面严丝合缝、上身贴伏几与地面平行,一身功夫赢得满座惊叹叫好。
自1973年起,夏菊花多次带领武汉杂技团出访,将中国杂技艺术传播到世界各地,巴西媒体评价她“具有外交使者的成熟与大度”,英迪拉·甘地总理称赞她“不仅是文化的使者,也是友谊与亲善的使者”。
上世纪80年代,43岁的夏菊花从舞台退居幕后,29年连任中国杂技家协会主席,任上不仅提出“建立国家马戏院,创办国家级杂技学校,创建国家级杂技马戏院团”等宏伟计划,而且为建设武汉杂技厅,创办武汉国际杂技艺术节而四处奔走,竭尽全力。
近年来,她致力于武汉杂技传承传播与创新发展,指导武汉杂技团创排《飞轮炫技》《大跳板》《杆上技巧》等新作品,并荣获国际、国家大奖。2018年,她成为武汉杂技国家级非遗传承人,次年又当选中国非遗年度人物。
武汉非遗仍活跃于城市生活
与许多濒临消失、传承艰难的非遗项目不同,杂技与古琴艺术在武汉有着深厚的根基和蓬勃的活力。
两年一度的武汉国际杂技节,在26年的打磨中成为与摩纳哥蒙特卡洛国际马戏节、法国巴黎明日杂技节、中国吴桥杂技节齐名的国际杂技艺术节,也成为市民狂欢的节日。从夏菊花开始的8代武汉杂技人,走遍世界舞台,几乎拿下所有能拿的大奖。
知音琴台的传说,连续三年在琴台音乐节打造古琴板块,近年来,古琴文化在江城乃至全国影响力大增。全国古琴名家争相在琴台一展技艺,江城普通民众也可在“满城尽寻钟子期”的活动中与古琴不期而遇。
中央民族大学教授、博导林继富表示,杂技、古琴不独武汉有,全国其他地方也有,夏菊花、丁承运能脱颖而出,与他们的个人特质与武汉的城市文化分不开。从个人来看,他们技艺精湛、个人特色鲜明,对传统文化既有继承又有自己的创新;从城市看,他们所代表的项目,具有强烈的地域特色,是从武汉文化中生长出来、至今仍活跃于城市文化生活之中;从传承看,这些项目的传承者不是个别人,而是一群人,拥有蓬勃的活力与可持续性。
武汉市文化局非遗处处长王建军表示,下一步,武汉还将继续挖掘整理非遗资源,让非遗融入城市经济、文化、社会发展中,让非遗走出历史、活在当下。去年以来,我市加强对非遗传承人实践能力的提升,推动传承人增学养、强基础、开眼界,仅2018年,50余位传承人走进湖北美院、江汉大学、湖北大学等高校参加研讨培训。
记者冯爱华 通讯员何忠杰发自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