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渡桥百货”退市16年后更名复市,法院披露幕后故事
3月24日,深交所,汇绿生态以每股6.22元开盘,较周一开盘涨0.11元。
提起汇绿生态的前身——六渡桥百货,20世纪90年代在武汉曾名噪一时,与武商并驾齐驱,上市后因经营不善亏损,于2005年退市。2021年11月17日,退市16年后更名汇绿生态复市。
2022年3月18日,在武汉市深入优化营商环境大会上,武汉市中级人民法院院长刘太平在交流发言时透露,六渡桥百货退市16年后重新上市,得益于武汉法院适用破产重整程序,帮助其招商引资、重获新生。
2021年9月23日,王勇(右)开庭审理一起破产清算案件。
重整表决
上门说服“反对者”
当年该案承办法官王勇回忆往事,讲述了许多不为人知的幕后故事。
2014年8月,债权人以六渡桥百货控股股东华信股份不能清偿到期债务且资产不足以清偿全部债务为由,向武汉中院申请对华信股份进行重整。
原来,六渡桥百货退市前,武汉市华中信息技术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信集团”)曾接手重组六渡桥百货,并将上市公司更名为华信股份,欲东山再起,结果却遭遇连续3年亏损退市。其后公司几经转手,仍无起色,诉讼缠身。
2014年10月29日,武汉中院裁定受理对华信股份的重整申请。公司资不抵债,又涉及几十个债权人,近十亿的债务,重整并非易事。王勇说,他至今仍记得第一次召集债权人开会表决是否同意重整计划时的情景。“记得那天是2014年12月5日,表决的地点是在塔子湖体育中心附近的一个会议室,几十家债权人分成四组进行表决,普通债权一组,出资人一组,税款债权一组,抵押债权一组。有一家抵押权人当场投了反对票。作为抵押权人,他们希望尽快清算实现自己债权,而破产重整耗时太长,不利于他们早日挽回损失。抵押权人的顾虑可以理解,但从各方利益考虑,重整才是最佳选择。”
事后,该案合议庭成员分头上门做该抵押权人工作,经过反复沟通,抵押权人终于同意了该重整计划。
申请上市
因股权质押曾陷“困境”
2014年12月12日,武汉中院裁定批准重整计划,浙江宁波某园林建设发展有限公司有条件受让华信股份非流通股股东无偿让渡的约1.16亿股非流通股,同时将园林公司约14.53%的股份注入华信股份。
重整成功后,华信股份更名为汇绿生态,业务重心由江浙等华东地区,转至开拓以武汉为核心的华中市场,并先后参与了武汉东湖绿道、鄂州洋澜湖湿地公园等多个重点城市建设项目。
2019年,走出低谷的汇绿生态向深交所申请股票重新上市的时候,这时却遇到了一个难题。
因公司原个别股东的股权被质押,且存在未结诉讼,导致汇绿生态上市受阻。接到企业求助后,法院立即作出了回应。
“当时是冬天,天很冷,我们到北京向中国证券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北京分公司了解情况。经查,此事涉及全国好几家法院正在进行的诉讼,我们就帮着他们一家一家协调……”2021年底,从新闻上看到汇绿生态连续三年盈利并重新上市的消息后,一起办案的干警都很开心。
服务民企
武汉法院全力当好“店小二”
2022年3月18日,在全市深入优化营商环境大会上,武汉中院刘太平院长在交流发言时介绍,近年来,武汉法院充分发挥审判职能,着力为全市民营经济健康发展营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法治环境。2021年,在“全省中基层法院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工作”考核评比中,武汉中院名列榜首,全市6家基层法院进入全省前十。其具体做法为:
聚焦中心工作加强统筹谋划。以打造一流法治化营商环境为目标,明确重点任务129项,完善工作制度57项。
围绕民企关切落实平等保护。依法严惩侵犯民营经济及民营企业家权益的各类违法犯罪,当好企业发展“护航者”。充分发挥破产制度市场救治和出清功能,帮助危困企业走出困境。
立足诉讼服务抓实助企惠企。健全服务民营企业诉讼“绿色通道”,实现“马上办、网上办、就近办、一次办”。将涉企案件经济影响评估制度落实在执法办案各环节,将影响降至最低。善意文明执行,努力实现多方共赢。2021年,全市法院执结案件平均用时同比少20天。
畅通沟通渠道践行“企呼我应”。搭建法企交流平台,设立民营企业诉调服务站,坚持“企有所呼,我有所应”,公开诉讼服务十项承诺,全力当好司法护企“店小二”。
来源:武汉中院 责任编辑:蔡继涛 李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