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农民过上城里人的日子 潜江力促城乡统筹发展

19.03.2015  12:13

  荆楚网消息(通讯员 王华 杨红)“城乡统筹发展关键在城镇化,基础在农业产业化和新型工业化,亮点在‘幸福潜江’建设”。近几年来,潜江市委、市政府坚持新型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双轮驱动,统筹城乡规划建设管理,着力构建分工明确、梯度有序、开放互通、共生共荣的城乡一体化发展新格局。

   龙头”产业带动,拉近城乡距离

  “我们搬进了新房,以后的生活也像城里人一样了,新房子的采光、风向都还可以,我们住着都很放心。”今年春节刚刚搬进华山(赵脑)综合社区的熊口镇赵脑村一组村民毛枝训高兴地说。

  潜江市熊口镇是湖北省确定的二十一个“四化同步”示范镇之一,其中赵脑村万亩"虾稻共作"现代农业基地建设是熊口镇“四化同步”发展的“重头戏”,该镇在充分尊重农民意愿,保障农民权益的基础上,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采取土地所有权属于村集体、土地承包权永久留给农户、土地经营权有偿租赁给华山水产公司的“三权分离”办法,进行土地流转,实施迁村腾地工程,将赵脑村541户、2228人整村迁入集镇华山(赵脑)综合社区,平整土地新增2600亩耕地,着力打造万亩标准化“虾稻共作”基地。

  赵脑村三组种粮大户何光敬告诉笔者:“熊口镇和华山水产公司给我们免费改造田块,以往我们种的都是粮棉油,现在搞虾稻共作这种种养结合的新模式,在稻田中养殖小龙虾并种植一季中稻,在水稻种植期间小龙虾与水稻在稻田中同生共长,变过去的的‘一稻一虾’为‘一稻两虾’,实现一季双收,收入是原来的两倍多哩!

   建立健康档案,方便农民就医

  近日,患有高血压的积玉口镇古城村村民张连香来到积玉口镇卫生院,准备让医生看看并调调药。医生廖志勇帮她测量了血压,打开信息系统后,系统提示张连香是慢性病管理重点人群,已经有健康档案。廖志勇调出她的健康档案,更新了检查数据,输入了新的诊疗记录,一份健康档案更新完成,这就是潜江建立健康档案的方法——“医卫结合”。

  潜江市从2012年开始探索“医卫结合”模式,先后投入145万元建立市级卫生信息数据服务中心,投入900万元为基层添置电脑、打印机等硬件设施,投入195万元开发应用软件。依托建立的信息系统,通过自然就医的方式建档,绝大部分农民只要每年就医1次,就可为其建立完整的电子健康档案,3年左右可让90%以上的人群通过自然就医,建立真实、完整、可连续使用的电子健康档案,解决了建档人工采集困难、档案记录不全、更新不及时、信息不真实、浏览不畅通等问题,全面提高了健康档案的质量。

  目前,全市已累计建立居民电子健康档案93.34万份,建档率达到91%,其中40%以上是由各级医疗机构医生和村医在日常诊疗活动中建立的,绝大部分电子健康档案通过日常就医进行了更新完善,更新率达到60%以上。

   切实改善民生,建设幸福乡村

  “现在出门走水泥路,炒菜用电磁炉,购物有小超市,娱乐有活动室,看病不出村,政府还发给养老金,我们过的是和城里人一样的日子!”说起村里的变化,高石碑镇渔淌村村民杜成格脸上洋溢着喜气。

  “让农民过上城里人的日子”是潜江市走活城镇化发展“一盘棋”的工作目标。围绕这一目标,潜江市委、市政府积极推进城乡规划、产业布局、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社会管理、市场体系“六个一体化”,优化城乡空间布局,加快产业发展,实行基础设施共建共享,促进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

  2014年,全市五项社会保险参保50.3万人次,共支付各项社会保险待遇12亿元;出台特殊困难群众救助办法,设立1500万元的救助专项基金,社会化发放城乡低保近1.4亿元;农村五保集中供养、分散供养对象综合供养水平分别提标到5310元、3720元;开展残疾儿童抢救性康复训练,对4325名特困残疾人发放生活补助;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解决3万农村居民饮水安全问题;全面启动32座危桥改造,完成16座,建设通村公路125公里。涉及民生支出占公共财政预算支出的73%,潜江被评为“全国民生改善十佳典范城市”。

  潜江市市长黄剑雄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在兴办为民实事中惠民。2015年市委、市政府承诺的实事全部关乎民生,其中包括城乡绿化建设、全面升级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办学条件、“村村通”工程、“清洁家园”活动、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城乡网格化管理等一系列实事。

(编辑:裴春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