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男子家有两辆车仍参加摇号 41次未中签/图
2011年以来,购车摇号已进行41次 供图/CFP
11月25日,由4000余名竞买者参加的首次京牌小客车司法处置网上竞买落下帷幕。由于竞买成功可以连车带牌过户到自己名下,获得小客车指标,摆脱摇号的命运,此次竞买也吸引了278名“四十一郎”。
所谓“四十一郎”,是对自2011年1月1日注册摇号以来41次未中签者的一种戏称。根据小客车带牌竞买规则,多名竞买人累计摇号次数相同,摇号注册时间最早的竞买人优先,“四十一郎”这个戏称也终于有了“用武之地”。
29岁的冯光(化名)和其他6位“四十一郎”作为“元老级”的摇号者在此次竞买中抢到了7辆车,而更多的“四十一郎”即将在下一次摇号和竞买中变成“四十二郎”。
“拣了个漏,拍到了‘马6’。”近日,在一个京牌小客车竞买者组建的QQ群里,“冯四十一郎”的发言瞬间成了众人的焦点,经过“羡慕、嫉妒、恨”的感慨后,网友们在等待此次竞买保证金的退款之外,或寻找其他方式买车上牌,或继续期待下一次摇号。
摇号
家中有车的“四十一郎”
冯光今年29岁,北京土著,经营着自己的个体生意,经常要开车。虽然在北京开始实施购车指标摇号前,冯光家里已经有了两辆车,但他依然选择继续摇号。
2010年底,北京市颁布了《北京市小客车数量调控暂行规定》。“那会儿我们家里刚买了两辆车,已经不可能再买一辆了,而且之前一直以为摇号都是传言,没想到那会儿真的就开始限购了。”于是冯光立刻加入了摇号的队伍。
他清楚地记着,自己在2011年1月2日上午8点45分在小客车指标官网上进行了注册,但他没有料到,想为家里再添置一辆车居然成为了一种奢望。一直到2014年11月25日晚上10点,他已经连续参加了41次摇号,“每次都在看,每次都不中”。
随着摇号的继续,这批最早参加摇号的人也在网上有了一个外号,这个外号也会根据摇号不中的次数不断变化。三年多的时间里,冯光从“冯一郎”变成了“冯四十一郎”。
11月的一天,“冯四十一郎”听朋友提到了“竞买京牌小客车”,他便登录了北京产权交易所网站,“我一看竞买人出价相同情况下,谁注册摇号时间早车归谁,很兴奋,我想我摇了41次,应该会有概率中”。
左思右想,他选定了最高限价在17万多的马自达6作为标的物,这个价位在所有11台车中处在较低位置,比标致和帕萨特略贵一两万,“因为我是2号注册的,最便宜的那些肯定竞争压力大,而且日系车最近大家都不太喜欢,选这个说不定几率大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