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轨一线挑起汉口东西两端 从观光式运营变交通动脉

28.07.2014  11:45

(长江日报记者 张晟杨升通讯员 孙巍杜莉萍刘丹丹黄彦)轨道交通1号线已经为市民服务整整10年了。10年来,它从观光式的公共交通方式成为沿长江和汉江边生活的市民出行不可或缺的生活工具,日均客流量达28万人次,大汉口地区的交通大动脉也从此打通,人员和经济往来的“血液”流速加快。

1号线改变了大汉口的城市格局,如今沿着这条轨道,沿线至少出现了5个繁华的商圈,深刻地影响了这座城市的大布局。

开启一个时代

全国第7个有轨道交通的城市

2004年7月28日上午9时,随着首趟列车从宗关站启动出发,武汉正式迈入了轨道交通时代。

这趟列车沿解放大道东行至太平洋站,又经汉西路转至京汉大道,沿京汉大道又行至黄浦路止,完成了全长10.234公里的首秀。列车途经10个车站,单向行完全程约17分钟。

当年的1号线曾被定位为观光试运营,交通运输功能并未完全激活,运行第一年只有7800余市民尝了尝鲜。然而,随着1号线二期和三期工程相继建成投入使用,东至黄陂,西达东西湖,大汉口地区出现了一条运行速度快,安全有保障的快速通道,与解放大道一起成为贯通东西的大动脉。

1号线不同寻常的意义还在于,它使武汉继北京、天津、香港、上海、台北和广州后,成为我国第7个拥有轨道交通的城市,凸显了武汉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远瞻性,也使得城市面貌更加现代。

打通一条动脉

一线串连大汉口东西两端

2004年7月28日,宗关至黄浦路通车;2010年7月29日,东段东吴大道至宗关通车,西段黄浦路至堤角通车;2014年5月28日,堤角通至汉口北。历经三期建设,轻轨一线贯穿东西湖、硚口、江汉、江岸、黄陂五区,整个大汉口沿长江、汉江一线串连起来。

昨日上午,记者乘坐1号线体验。29岁的乘客严飞说,他乘坐轻轨已有7年了。他还记得,刚开通时乘客还比较少,如今乘客越来越多,“一切在轻轨贯通之后发生改变,我们的生活空间扩大了,城市距离缩小了”。

严飞2007年大学毕业,当时武汉已经步入轨道交通时代。悄然间,随着1号线不断向前建设,他的人生规划也随之改变:一期通车后,他的就业区域确定在轻轨周边;二期开通了,他择线而居,购买一套轨道房。如今,他家住额头湾,工作在利济北路。“每日睡懒觉,吃早饭,准时见客户,轻轨让我的生活更便利”。而如果没有1号线,严飞花费的时间和交通费将数倍于今。

同样,在汉正街做生意的徐先生,昨天在崇仁路购买了馒头、大米和茄子后,乘坐1号线去黄陂看望年过九旬的老母亲。以前他回家,必由府河进黄陂,坐公交慢慢摇,走走停停耗费大量的时间,如今轻轨通往黄陂,只需30分钟,他就能回到老家,给母亲尽到孝心。

引领一种格局

商圈与高楼沿轻轨铺开

如今沿着1号线漫步,你会发现沿线地区高楼林立,成片成规模的大型社区拔地而起,城市面貌为之一变。

这种物理性的城市格局变化带来了化学反应。如今,1号线沿线已有汉口北、武汉天地、武广及江汉路片、融侨锦城片区等四大商圈。今年9月17日,宜家在武汉的第一家店也会开张,它也将紧紧依托1号线,竹叶海站未来将有专门的通道与宜家相连,新的商圈将呼之欲出。

1号线的魅力由此可见一斑,市民的生活也随着线路展开。74岁的郭湘鄂每天的快乐秘诀就沿着轻轨走。比如去江汉路逛电子产品,去一元路买份报纸,去堤角花鸟市场买花,去公园健身散步,他不断充实自己的精神生活。

郭湘鄂曾是一名高级工程师,他笑称轻轨扩大了他的活动半径,让他过上高品质的退休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