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边人】督导情怀
实习生:卢世博
这是一个特殊的群体,21人中18人为退休教师,年龄最大的77岁、最小的62岁。他们有着不同的年龄、不同的职责和不同的经历,但是他们共同拥有的是对学校本科教育发展的殷切希望。
这个群体,就是武汉大学教学督导团。
教学督导工作是学校教学质量管理和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督导团主要任务是对全校的本科教学工作和教学管理工作进行监督、检查、评估和指导。以现有结构形式确立的教学督导团成立于2002年,目前已是第六届。
本文讲述督导团三位老师的故事,折射出这个群体的武大情怀。
学习不间断
本科生院217房间是教学督导团的值班办公室,每天都有督导团成员在这里,接待师生,聆听他们反映的问题。
一个周二的下午,记者来到这里,看到值班的席美云老师正在阅读武大新闻网的新闻《武大离“世界一流”还有多远?》她的手边还有刚做的笔记。
在她看来,督导团是为了协助学校更好地进行本科教育,“如果督导的老师都不知道‘世界一流’大学到底是如何评判的,有哪几个标准,那么如何进行督导工作?”
席美云今年已经68岁了。退休之前,她是化学与分子科学学院的教授。1970年从武大化学系毕业之后,她就留校任教,一直到2008年退休。退休之后,学院问她是否愿意加入督导团,她没有一丝犹豫,欣然答应。今年已经是她在督导团的第8个年头。
在督导团的8年时间里,席美云说自己最深刻感受就是“要不断地学习”。虽然督导团每年的工作计划不一样,但是不变的是加强督导团的自身建设。“每次教育部和学校有文件下达,我们就会组织团员进行学习”,而这些正是督导团对每个学院(系)本科教育的评估依据,“不好好学习就没法对每个学院做出公正公平的评估。”
而一次在“弘毅学堂”的听课,使席美云真切地体会到,只有在不断学习中与时俱进,才能更好地做好督导工作。
武汉大学的“弘毅学堂”开设于2010年,旨在培养基础学科中的创新人才,其培养方式与普通本科培养有区别。当时她在化学与分子科学学院的弘毅班听课,授课老师是副院长、国家教学名师程功臻教授。席美云走进教室时,发现很多学生都带了电脑。“按照我的思想,第一反应是上课怎么能带电脑?”不过听完课后,她就改变了看法。
这是一堂讨论课,课堂上程功臻教授讲述了一项基本化学原理在新技术上的应用,随后就有同学举手提问。原来这名同学听完后就上网查资料,发现国外的一项研究与老师的说法有所不同。
程功臻走到这位同学身边,查看他找到的资料,进行了简短的探讨,并为大家解释了两种方法的区别。这种讨论式教学使同学们受益匪浅。
这件事让席美云反思自己以前所存在的一些“旧观念”,“上课带电脑就一定不对吗?督导工作要跟得上新观点、新思想,需要不断地学习。”
相伴十二载
督导团常务副团长娄延常已年逾70,他精神矍铄,虽患有肺气肿,说话气息不稳,但讲起督导团的工作,却是滔滔不绝。
从第二届督导团开始,娄延常已经干足了12个年头,娄延常笑称自己是被“绑架”的。
2000年退休之前,娄延常在学校的不同岗位上工作了很多年,从教务处副处长到科研组组长,从党委办公室主任再到校党委副书记。对于教学管理,他有着丰富的经验。
因此,当2002年组建督导团的时候,时任副校长李文鑫就想让娄延常当团长。“当时刚退下来,不想再做了。”娄延常没答应。
2004年,第二届督导团换届时,李文鑫又想到了有着丰富教学管理经验的娄延常。这次娄延常被说服了,担任了督导员一职。
第三届督导团团长是国家第一批教学名师、化学与分子科学学院的汪存信。作为娄延常的好友,汪存信鼓动他来做副团长,帮助自己开展管理工作,就这样娄延常又一次被“绑架”了。从那之后,督导团换了好多人,但娄延常的职位固定了下来,作为常务副团长,他出现在了每一届督导团的名单之中。
身为常务副团长,督导团中资历最老的几个人之一,娄延常在督导团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对每届新成员进行培训;参与制定督导团相关工作条例;当教育部和学校有文件下达,带领团员“消化”教育方针政策;期末教学评估,报告反馈……
娄延常认为,督导团是一个专家咨询机构,是质量监控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我们这些人年纪大了,我们的经验建立在过去式的基础之上。”他希望把督导团建设成一个学习型督导团。
在娄延常的主持下,督导团还不断完善自身的组织建设。在总结以往经验的基础上,娄延常组织制定了《武汉大学教学督导团岗位责任制》和《武汉大学教学督导团教学巡视工作条例》。
从团队管理建设到具体督导工作,娄延常都亲力亲为,他是督导团里的“大忙人”。有时候,娄延常白天要到各个学院(系)听教学总结、看报告,晚上连夜赶总结,第二天及时反馈给学院,并根据反馈意见补充修改。连续3年,各个学院(系)的总结都是娄延常写的,每篇都长达两三页。
2010年娄延常曾因过度劳累而生病住院,但是当他知道督导团要开会时,还是放心不下,偷偷从医院跑回学校继续工作。
最“年轻”的人
在教学督导团中,有做了十几年的“老人”,也有刚刚加入的“新人”。沈建武就是一名“新人”,退休之前他是城市设计学院副院长,2014年才加入督导团。今年已经62岁的他笑称自己是“督导团中的年轻人”。
谈及加入督导团的初衷,沈建武说更多的是源于自己对武大的感情。沈建武的母亲曾是武大职工,沈建武生在武大,长在武大,对于武大有着特殊的感情。2000年合校之后,在原武汉测绘科技大学教书的他,又成为武汉大学的一名教师。
2013年退休之后,沈建武突然闲在了家里,很不适应。“有人说退休就应该养老了,我不希望这样。”不久后,恰逢学校组建新一届督导团,怀着对学校的感情,沈建武积极参与其中。
沈建武认为退休后从事督导工作,看学校的教学和管理时心态更加单纯了,可以不代表任何学院(系),不掺杂感情色彩,只是作为一名督导员为学校的本科教学建言献策。
督导团的工作细碎而繁杂,沈建武忙了起来。除了值班、听课、期末考试巡视、毕业论文答辩抽查等常规工作之外,还要协助本科生院进行各个学院(系)的年终教学评估、担任青年教师教学竞赛评委。
年终是督导团工作最忙的时候,要对各培养单位进行教学评估。沈建武说,“检查每个学院(系),都要从8:00持续到17:00左右,有时甚至会到晚上。”持续几周的检查结束后,他们还得撰写评估报告,进行反馈。
“我真的很佩服团里的老教授们。”沈建武坦言自己从他们身上学到了很多。最近,他们又忙着学习新的教学评估手册,摩拳擦掌,为迎接2016年教育部考核准备着。
与学生座谈
深入学院(系)开展评估工作
(供图:本科生院 编辑:付晓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