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经贸学院在扶贫点胡家山村学“十九大”精神

01.11.2017  09:00
“我认为当前的扶贫措施还不能从根本上帮助老百姓脱贫”、“发展集体经济,吸纳青年返乡,我看这是长久之计”、“一部分特别困难的群众应该想办法进行异地搬迁”,你一言,我一语,针对扶贫攻坚的这场讨论,发生在湖北黄冈大山深处的胡家山村委会。 10月27日,百里之外的外经贸学院班子成员、党支部书记、教师党员、学生党员代表来到这里,与胡家山村委、我校驻胡家山村扶贫工作队联合开展“深入学习十九大精神”支部主题党日活动,就如何贯彻落实十九大报告精神尤其是对脱贫攻坚的要求,与当地党员干部群众现场进行讨论。


  胡家山村地处黄冈市团风县接天山山腰,山路闭塞,水源奇缺,土地贫瘠成为禁锢祖祖辈辈脱贫致富的“三把枷锁”。“过去,我们这里一直靠吃国家的救济粮”,村支书老邹坦言,靠山山不灵,村里的青壮年都出去打工了,剩下的都是身体不太好、缺乏技能的中老年人。 十九大报告指出,让贫困人口和贫困地区同全国一道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们党的庄严承诺。 自2015年10月进驻胡家山村以来,扶贫工作队就依据致贫原因,分类施策。异地搬迁18户,产业帮扶71户,教育帮扶19户,医疗救助35户,五保户17户,低保户12户,生态补偿2户。 “刚来的时候,这里有113户337人处于贫困状态。”扶贫工作队长肖迪明回忆,进村以后,工作队就发现当地进村的山路又窄又难走,于是积极争取上级政策支持,发动村民一起,拓宽了进村的路。 路的问题可以扩宽,可是土地贫瘠,缺乏水源,种不了口粮的问题又该怎样解决呢?一次上山,工作队员发现,这里有很多野生的油茶,经过加工可以压榨成健康的食用油。于是,工作队每年组织村民垦复油茶800亩,成立湖北千山雪野生山茶油生产基地,形成种植、加工、销售一体的产业链,经包装的野生茶油成为市场上的紧俏货,带动全村人均增收1000元。 “通了自来水,路灯也有了”,谈及扶贫工作队驻村的效果,62岁身患残疾的尹如林竖起了大拇指。 “三把枷锁”打开了,穷山绿山成了金山银山,村民荷包暖和了,小洋楼盖起来了,大家对未来也有了更多的希望。尹如林希望未来孩子们也能回来发展。


  活动当天,老师们与45户贫困户进行结对帮扶,走访农户,深入了解各家各户仍然存在的困难,夯实扶贫成效,并捐款9000元整。 扶贫更要扶智。下一步,外经贸学院还将组织20个大学生团支部对口帮扶胡家山村的中小学生。 在扶贫队员和全体村民的共同努力下,如今的胡家山村按照现行国家标准已经实现贫困户全部出列,正在申报美丽乡村建设、发展旅游产业,让“记得住的乡愁”成为永续发展的源泉。
宣恩县整合1.23亿扶贫资金助力非贫困村建设
  近日,记者从县扶贫办获悉,宣恩正式出台非重点贫困村项目资金控制指标,全县将统筹资金1.人民政府扶贫开发办公室
坚持大扶贫格局 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研人民政府扶贫开发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