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欲打造内陆自贸区 保税区通关克隆上海模式
湖北日报讯
记者 雷闯
昨日,随着一批试点政策的出台,我省学习上海自贸区经验先行先试正式进入攻坚战。
学习上海自贸区,我省有哪些具体举措?对相关企业及全省经济大局有什么利好?翻看此次公布的具体政策清单,涉及方面之多、创新力度之大,可圈可点。
制度创新关键在于“放权”和放宽准入,这一导向,在相关政策中得到充分体现。例如,审批制度改革,让企业办事时间缩短;海关等部门调整政策,企业准入门槛降低,市场主体将更加活跃……各项试点,将让企业家看到稳定的预期,真正体现市场配置资源,壮大我省经济总量特别是开放型经济总量。
先行先试,关键不是挖掘政策洼地,而是打造改革高地和开放高地,向改革要动力,向创新要红利。
负面清单
5区域“清单”有望月内出炉
省内其他开发区可同步试点
法无禁止即可为,这是负面清单激活市场主体的最大效应。昨日的新闻发布会提出,我省将在8月底完成试点地区内资工业负面清单编制工作,10月底制定配套政策,并通过1年试运行逐步完善优化,向全省推广。
省发改委副主任陈辉介绍,全省重点支持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襄阳高新区、宜昌高新区、神农架林区、洪湖市等5个区域,开展内资工业投资负面清单管理模式试点。根据《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修订)》,结合上述五个区域的发展和功能定位,将涉及国家安全、公共安全、生态安全、落后产能、过剩产能、高能耗高污染产业等禁止和限制的投资领域列入负面清单。
为何选择这5个区域?一是结合我省“一主两副”区域发展战略;二是结合我省申报内陆(湖北武汉)自由贸易试验区需要;三是结合我省经济发展、改革开放、体制创新走在前列的开发区这一主战场;四是结合落实国家和省主体功能区规划。“每个试点地区都要制定一份负面清单,且定位并不一致。”陈辉表示,试点要求3个国家级开发区聚焦发展高科技产业、先进制造业,促进经济提档升级,对落后产能、过剩产能、“两高”产业坚决说不;神农架是国家规划的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保护是首要,限制不符合定位的产业扩张,大力发展新型工业和旅游业;洪湖作为国家农产品主产区,鼓励发展现代农产品加工等产业。
省发改委介绍,为更好对接国家政策,3个开发区先行展开负面清单管理模式试点,神农架林区和洪湖市待国家关于推进主体功能区建设的投资、产业等相关政策发布后,启动负面清单试点。同时,全省其他国家级开发区可同步开展试点,有条件的省级开发区参照开展自行试点。
受国家法律法规限制,我省暂时无法像上海自贸区一样展开外商投资负面清单管理模式。不过,省商务厅厅长卢焱群表示,正在积极向商务部反映我省的情况,跟踪全国负面清单制定进程,做好准备工作,争取外商投资准入前国民待遇负面清单管理模式在我省率先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