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贫困生禁“比惨”是人文关怀的回归

17.11.2016  15:39

  柯锐

  学生在公开场合陈述理由“比惨”,也许可帮助评选机构和有关人员了解申请对象的个人信息,以甄别其是否符合受助条件,然而,这种做法负面效应更大。

  近日有媒体报道了云南省内部分高校助学金申请会沦为“比惨大会”、学生很无奈的新闻。同一天,云南省教育厅在官网上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要求各高校坚持民主评议和学校评定相结合的原则,精准识别对象。其中,评议认定不得要求申请认定学生在公开场合陈述申请理由。(11月16日《春城晚报》)

  长期以来,一些高校助学金申请沦为学生“比惨”的现象虽屡遭诟病,却仍屡见不鲜。此次云南省教育厅发文要求高校评定贫困生禁开“比惨大会”,特别提出要切实保护学生的隐私和自尊,不得要求申请认定学生在公开场合陈述申请理由,这一规定是一种重申,体现了资助贫困生这一善政人文关怀精神的回归。

  申请学生在公开场合陈述理由“比惨”,也许可以直接帮助评选机构和有关工作人员了解申请对象的个人信息,以甑别其是否符合受助条件,然而,这种做法的负面效应更大。贫困生本就承受家庭经济窘境的压力,如果在申请助学金等补助过程中,还需要在公开场合陈述经济困境,不啻于参加了一场“比惨大会”。这对于一个已有人格尊严的高校学生而言,实际上是对其心理健康的再次伤害。例如,媒体曾报道,福州一所高校让申请者上台“竞选”贫困生,陈述自己的家庭状况,由全体同学投票决定。“他们说话声音很小,其中一名男生在台上数度哽咽”,有的学生家里很困难,但不愿意上台“比惨”,就放弃了申请。此报道在大学生中引发共鸣,这种“晾贫困”的做法饱受批评,被指损害了贫困生的隐私和尊严。

  贫困生不是“原子化”的个体,而是有血有肉的、生活在多种社会关系上的个人。贫困生的认定和帮扶,是一项需要智慧和耐心的工作。现实中,一些学校的贫困生救助存在各种简单粗暴的弊病。比如,22岁的西安思源学院大四学生小刘,在陕北老家进行贫困生建档立卡登记后,按照规定可申请6000元助学金生活补助。但暑假他持《高等学校建档立卡贫困户子女情况证明表》在村子里盖章后,回到学校审批时,却被学校以“购买笔记本电脑不算贫困生”为由,不给发补助款。这种根据“一刀切”的标准简单粗暴地评定贫困生的做法,经媒体报道后也曾引发社会热议。

  相反,今年3月,南京理工大学启动“暖心饭卡”就受到舆论肯定。该校教育基金会通过数据分析,每个月在食堂吃饭超过60顿、一个月总消费不足420元的学生,被列为受资助对象。该校采取直接将补贴款打入学生饭卡的低调资助方式,而没有采取那种大事张扬的做法,被赞充分尊重了受助学生的隐私和尊严。

  贫困是人类面临的古老敌人,到今天,消除贫困仍然是一个严峻的现实问题。对贫困学生的资助,是扶贫工作的重要一环。高校在对贫困青年学子的扶助中,既要保证资金发放的效率和公平,实现精准扶贫,也要重视受助对象的尊严和隐私,这是这一人文关怀政策的本质要求。

(编辑:刘晓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