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监管应多一些“神秘买家”
“双十一”前夕,国家质检总局公布了最新一次质量抽查公告,抽查结果显示网络销售的皮鞋、毛绒布制玩具、羊绒针织服装等7种产品的不合格产品检出率均在30%以上。其中网购100%羊绒衫,竟然一丝羊绒也没有。质检总局此次抽检采取“神秘买家”方式(工作人员扮成普通顾客),从主流电商平台抽取了359家企业生产的502批次电子商务产品。(11月9日《钱江晚报》)
“抽取359家企业生产的502批次电子商务产品,经检测,共有110家企业生产的131批次产品不合格”——报道中的数字让人心惊,但它同时也在说明:以“神秘买家”等形式而出现的暗访行动,它们往往有着意想不到的效果。事实上,这早已经被无数过往事例证明了。譬如,在今年上半年轰动一时牵涉多家洋快餐的上海福喜事件,就是由东方卫视记者卧底两月有余发现的。在电视报道之后,由此引发了一场针对洋快餐的集中整治行动。
产品质量安全到底是生产出来的还是监管出来的?这个问题已经历过无数次的讨论,基本也能达成共识:不要去指望食品生产者能够自动生产出“道德血液”,只有监管者积极主动作为,才能形成现实的威慑力。毫无疑问,以“消费者”和监管者的身份去对食药品安全情况进行调查,进而对违规违法行为进行严格查处,本身就是威慑力生成的一种。而那些以个人或媒体之名进行的暗访,以及包括质检总局此次的“神秘买家”活动,也在表明,此种监管方式是低成本的,它值得推广。
就提高打击力度而言,我们更期待个人和媒体的卧底能够少下去,职能部门类似“神秘买家”的举措能够多起来。从这个角度来说,质检总局此次针对“双十一”展开的“神秘买家”活动,最好是能够固化下来,它不仅要指向电子商务平台,还要指向更大的市场;它不仅要在“双十一”前后实施,更要成为日常的安排。且多“神秘买家”,且少被动发现,这才是监管的常态。(王聃)
(见习编辑 金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