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求更有质量的发展——代表委员热议“增速8%左右”

17.01.2017  13:03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今年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8%左右,在实际工作中争取更好结果。

  经济新常态下,我省如何保持战略平常心,摆脱“速度情结”和“换挡焦虑”,实现既积极又稳妥,更有质量、更有效益,没有水分、实实在在的发展?昨日,代表委员们热议稳中求进的发展目标。

   目标符合中央精神和湖北实际

  “将GDP增长目标设定为8%左右,是主动适应把握引领经济新常态发展趋势的科学抉择。”省政协常委、省统计局副局长叶青表示,增速换挡、提质增效是规律、是大势。

  为何设定8%?叶青说,根据2016年全省经济运行情况和2017年经济预判情况,省统计局进行了多种方法推测作为参考。“GDP增速放缓很正常,因为总量在不断加大,淡化GDP增速,更加注重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按照8%的增速,可以满足扩大就业和居民收入增长的需求,还可以为调整经济结构和深化改革腾出空间。

  “目标理性务实,与经济总量扩大和结构升级的要求相适应,符合湖北发展实际。”省人大代表、宜都市委书记罗联峰点赞,这是对经济发展预期的合理调整,报告同时提出“在实际工作中争取更好结果”,留有一定弹性,体现了省委、省政府的信心和决心。

  “8%增速是一个合理区间,正确处理了发展速度与转型升级的关系,现在处于结构转型的阵痛期,要沉得住气、耐得住心,才能行稳致远。”省人大代表、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管委会总工程师冯立表示,目前不少产业过剩饱和,需要提升产品质量、提高生产效率,保持经济平稳发展。

   摆脱“速度情结”和“换挡焦虑

  如何面对经济发展增速换挡?不少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认为,发展转型、结构调整、动力转换都需要时间,不能只盯着增速,要克服换挡焦虑。

  “我们要从速度情结中走出来,从增长潜力看,8%的增速实现的经济实际增量还是很可观,鼓舞人心。”省政协委员、格林美公司董事长许开华说。他认为,实现8%目标并不容易,传统产业边际利润不断降低,新动能还没有培育壮大,湖北经济正处在爬坡过坎上台阶的阶段,各方都需要客观看待、冷静理性,不能急于求成。

  “经济增速不一定越高越好,关键要看经济结构是否合理,靠什么增长。”省人大代表、武汉人福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总裁李杰表示,湖北的三大产业结构中,三产比重偏低,补齐现代服务业发展短板尤其是生产性服务业短板,迫在眉睫。

  “我省经济规模持续扩大,具备后发赶超的基础条件,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这些都为经济平稳健康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我们要充满信心,谋事蓄力。”省政协委员、长江航道局三峡办主任殷红说。

  “领导干部不要有换挡焦虑,要保持战略定力。”省人大代表、湖北庄兴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杨小莉表示,经过过去一年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家都认识到该去的产能要坚定不移地去,僵尸企业要市场出清,相信经过这一轮优胜劣汰,存留下来的企业,会让市场更加健康可持续发展。

   既争第一也争唯一,追求更有质量的发展

  13日,武汉东湖高新区宣布,未来5年斥资70亿元建设“硅谷小镇”,将与国家集成电路项目、华为海思光电子、新思科技、富士康等上下游产业形成协同创新。

  一个个投资体量大、技术含量高的项目纷纷落户光谷,涌动新动能。

  “稳住现有产业,并从新兴产业中寻找新增长点,巩固稳的基础,积蓄进的力量。”冯立说,比如根据技术发展、产业需求,东湖高新区逐步完善光电子产业链条,突出既有特色,这是稳;同时,推动新的制造业加速“智造”、光谷制造2025做强做大,这是进。

  “不创新就要落后,创新慢了也要落后,要盯住世界上最先进水平的生产技术和企业,按照国际高水平的技术质量标准进行生产。”李杰建议,加快创新驱动步伐,补齐新兴产业短板,激发活力,让小树长成大树。

  “8%目标完全靠新经济不现实,在培育新动力同时,千万别忘了要让传统产业‘老树发新芽’。”许开华说,要通过技术进步、技术改造去置换落后装备、落后技术、落后管理,让传统产业焕发新的活力,比如三环方向机通过技改升级去年增幅达20%,让鄂产方向机比肩德国产品,就是一个生动例子;特色与专注让产品质量提升,政府配置宏观政策帮企业降低制造成本,尤其是能耗成本、电力成本。“报告提出扩大电力直接交易,推进大工业用电更多地实现市场化运作,这对企业来说无疑是很大的利好。”同时他建议,政府可以设立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基金,帮助传统企业技术升级,增强动力。

  “要加快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追求更有质量的发展;大力创新人才制度,引进培育高端人才,为湖北经济发展积蓄力量;加大改革力度,深化‘放管服’,减少审批事项、减税降费、创新金融服务,提升服务实体经济能力。”省政协常委、武汉科技大学副校长陈奎生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