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统筹 提升质量 湖北多措并举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前几年,我们在县城租房陪孩子上学,经济负担重不说,还把我‘绑住’了。现在农村学校一天一个样,孩子在学校里不仅住得好、吃得好,还有专门的教师辅导,都不用家长操心。”今年秋季开学,陈冬春(化名)果断把在城区上学的两个孩子转回了南漳县高峰完全小学。和她一样,原来千方百计把孩子转进城区学校的家长们也纷纷“回头”。
近年来,省委、省政府坚持把优先发展教育作为第一战略,统筹区域发展,优化资源配置,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区域共享,逐步缩小了城乡、校际间差距,群众满意度逐年上升。省委、省政府将教育作为最大的民生工程,立志办好每一所群众家门口的学校。
目前,我省有义务教育学校7409所,在校学生487.62万人,专任教师33.12万人。2012年,我省启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评估。截至2016年底,全省112个县(市、区)全部通过省级评估,其中102个通过国家督导认定。对全省112个县(市、区)公众满意度调查结果显示,各县(市、区)满意度均达到85%以上,符合国家要求。
省教育厅相关负责人介绍,举全省之力,科学施策,我省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取得明显成效,具体做法和成效主要体现在“四个优化”——
1 优化资源配置 改善硬条件
办好每一所群众家门口的学校
教育改革要切实把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难点问题摆在突出位置,是教育界的共识。“入园难”“择校热”等教育民生问题,也是教育改革瞄准重拳频出之地。
解决择校问题,根本在于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城市挤,农村空,究其原因之一,是城乡中小学布局不合理。我省指导各地把中小学布局调整与新型城镇化建设同步,与新农村建设同步,与“二胎”等学龄人口变化趋势同步。以新建学校、改扩建城乡结合部学校等方式,扩大优质教育资源供给,3年多来,全省共新建学校400余所,新增学位近20万个,有效缓解了城镇学校“大班额”问题。同时,出台了《关于切实做好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调整 稳步实施学校标准化建设计划的指导意见》,推动各县市区编制、完善了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规划和标准化建设规划工作。
“今后,我们将充分发掘学区管理体制优势,加快补齐农村义务教育发展短板,办好每一所群众家门口的学校,让每一个孩子上好学。”省教育厅相关负责人说。
城乡统一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
从2016年开始,小学生年均600元、初中生年均800元,统一城乡义务教育公用经费基准定额;从2017年开始,城市义务教育学生开始与农村义务教育学生一样,统一享受“两免一补”政策,即免学杂费、免费发放教科书、对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给予生活补助。省政府出台《进一步完善城乡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实施方案》,标志着我省建立起城乡统一的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
2016年,全省义务教育经费总投入达609.93亿元,比2009年增加365.97亿元,年均增长13.99%;其中,财政性经费581.48亿元,比2009年增加353.68亿元,年均增长14.32%。
全面改造薄弱学校
宽敞明亮的教室,标准体育场,还配有食堂、宿舍,活动室。这是位于恩施偏远山区巴东县野三关镇民族实验中学的现状。
教学设施的优化得益于我省实施的义务教育“全面改薄”工程。截至2017年底,全省“改薄”工程总投入201亿元,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办学条件发生了根本性变化。校舍更安全,共新建校舍2000多万平方米,维修加固1000多万平方米;住宿条件更完善,5年新建宿舍220余万平方米,配制了40余万套学生床铺,彻底消除了“大通铺”现象,饮水、洗浴问题基本解决;就餐环境更舒心,新建200多万平方米的食堂,配齐了食堂设施设备,消除了师生露天进餐现象;教学实验仪器设备更齐全,理化生实验室建设、图书配备等达到国家标准,体音美设备进一步补齐;运动场更现代,部分县市区乡镇以上学校实现了塑胶运动场全覆盖。
2 优化师资配置 提升软实力
确保乡村教育后继有人
2016年,面向社会公开招聘6477名农村教师。2017年,增加招聘计划,再次面向社会公开招聘7376名农村教师。
2012年,省政府出台《关于创新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机制的意见》,建立了“国标、省考、县聘、校用”的农村义务教育教师补充新机制。近3年来,全省共招聘新机制教师近3.1万名,有效缓解了我省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年轻教师匮乏、结构不合理的问题。乡村义务教育学校新进教师按照“总量平衡、退一补一”的原则,即在不增加当地教师总编制数的条件下,能够及时填补离岗、退休教师空缺,确保乡村教师后继有人。这项制度有效畅通了农村教师的补充渠道,吸引了一大批优秀人才到农村任教,缓解了农村地区师资缺乏的燃眉之急。
同时,我省创新教师培养培训机制。将省属高校师范类专业生均经费拨款系数从1.0调整为2.0,探索建立师范生全学段学习实践制度。创新教师交流机制,每年城乡交流教师达到在职教师总数的10%。全面推进“县管校聘”管理体制改革,实现教师由“单位人”向“系统人”的转变,3个县市区被命名为“全国‘县管校聘’示范区”。通过托管、合作等方式建立共同体,推动优质师资团队化交流。
不断提高乡村教师待遇
我省通过对乡村骨干教师奖励补助,对在教学点、村小和乡镇学校任教教师专项补助,建立“乡村教师关爱基金”等举措,提高乡村教师的待遇,并保障他们的收入稳定增长,具体措施有:
实施乡村学校骨干教师补助制度。对在乡村学校的湖北名师、特级教师,每人每月补助1000元。对乡村学校的教师按15%的比例评选骨干教师,每人每月补助600元。
实施乡村教师专项补助,对在教学点、村小和乡镇学校任教的教师,每人每月分别发放补助600元、400元和300元。
建立乡村教师奖扶制度。建立“乡村教师关爱基金”,对大病、特困教师提供援助;建立“乡村教师奖励基金”,对作出突出贡献的乡村教师给予奖励。
完善乡村教师生活补助制度。对乡村的学校、村小、教学点教师按照艰苦边远程度不同实行差异化补助。
完善教师工资稳定增长机制。调整乡村教师绩效工资标准,2014年中小学教师工资平均增幅超过20%。依法落实乡村教师工资待遇政策,足额为乡村教师缴纳住房公积金和各项社会保险费。
3 优化教育教学 促进高质量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入眼、入口、入心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10月14日晚,恩施州民族礼堂,由恩施市实验小学学生演诵的《满江红》赢得阵阵掌声。
当晚,由省委宣传部、省教育厅、省广播电视台联合主办的“同声诵经典——2017湖北省‘起点阅读·朝读经典’校园巡回展演活动”走进恩施。
为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省教育厅在全省中小学生中组织推动“双读”(起点阅读、经典阅读)、“双同”(同声诵经典、同上一堂课)教育活动,统一配发教材,统一开展培训,统一录制视频,开展巡回展演活动,受到了中央领导的充分肯定。同时,开展了“我的中国梦”“少年传承中华美德”“我家最美故事”等主题教育活动。开展德育精品课程、校园文化建设先进学校、青少年校外活动基地等德育阵地建设,建设校外活动场所110个,其中国家示范性综合基地6个。
大力推进素质教育
“享快乐足球、如青竞风流”,这是大悟县吕王镇如青学校足球上的标语,显示着学生们对足球的喜爱和自信。从三年级开始,学校足球课每周要上一节,每个孩子都要参加,每个班、每个年级都有球队,每年都要组队打联赛。这所乡镇小学在当地足球圈小有名气,学校男女队今年还分别夺得了孝感联赛的冠军。几年来,先后有4名学生被各级各类足球学校录取,两名学生被足球俱乐部看中。
这是我省推进素质教育的一个缩影。自2014年11月始,我省全面启动青少年校园足球工作,目前791所中小学校被确定为国家校园足球特色学校。
同时,我省大力推进素质教育的举措还有:成立了全省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加强对教育教学的诊断评价和指导服务。改革中小学教材编写审定管理办法,完善教材教辅审定评议和选用机制。推动全省中小学生研学旅行,建设校外活动场所110个,其中国家示范性综合基地6个、营地1个。组织举办了全省中小学实验教学说课评选活动等。广泛开展“湖北省千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全面实行《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协同推进“戏曲进校园”工作,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和生动活泼主动发展,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减轻学生课业负担
中小学生课业负担问题一直受到全社会的广泛关注,要解决这一问题,就要改革对学生、教师和学校的评价制度,形成政府、学校、社会、家庭系统推进的合力,切实做到减负。同时,对乱收费、乱办班、教辅材料散滥等问题,进一步强化规范管理。
减少作业量和考试次数,小学低年级家庭书面作业零负担,免试就近入学……近年来,我省教育行政部门,一直将“减负”作为工作之重。
通过规范教学管理,严禁增加课时和教学难度,减少作业量和考试次数,率先在小学低年级实现学生家庭书面作业零负担。
千头万绪,老问题、新情况,都需要用改革来解决。同时,省教育厅改革教学方式,推进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改革,构建“绿色评价”体系,完善中小学招生办法,坚持义务教育免试就近入学,建立课程安排公示制度、家校联动制度,建立义务教育质量监测和学业负担监测机制,从制度上加强减轻中小学生过重课业负担。
通过信息技术保障边远学校开齐开好课程
2014年,湖北成为首个全国教育信息化试点省,省政府专门编制了湖北省教育信息化发展规划,统筹推进教育信息化的建设和应用。全省11005所中小学校互联网接入率为93%,12.8万间普通教室中多媒体教室占87%。在咸宁、宜昌、恩施、十堰等地,全面建设教学点网校,让教学点开齐开足开好课程,让偏远教学点的孩子通过专递课堂、同步课堂,和城里孩子同上一堂课。2016年11月,教育部在武汉市召开全国基础教育信息化现场会,推广武汉市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经验做法。
4 优化关爱帮扶 推动真公平
精准扶贫“挂图作战”
37个贫困县、4821个贫困村、3861所义务教育学校,76.6万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龄人口。2015年12月,省教育厅出台《湖北省教育精准扶贫行动计划(2015-2019年)》,按照军事化管理原则实行挂图作战,将37个重点县按市州划分为九大战区,组织签订对口结对帮扶协议207份。
2017年,统筹各类教育专项资金52.12亿元支持贫困县,改造义务教育薄弱学校1700所,国务院扶贫办推广湖北教育扶贫经验。建立和完善了从学前教育到研究生教育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全程资助政策体系。“十二五”以来,全省累计投入资助资金140亿余元,受惠学生800多万人次;平均每年投入约30亿元,资助学生约150万人次。
流浪花朵和随迁子女,人人有学上
对于贫困家庭的孩子,不收学费、免费使用教材,同时每人每年还有1000元至2000元不等的生活费补助。保证不让一个孩子因贫失学,同时保障留守儿童和随迁子女入学。我省的具体措施是,学前教育阶段,按每生每年1000元的标准给予生活费补助;义务教育阶段,学费、课本费全免,按小学每生每年1000元、初中每生每年1250元的标准补助生活费;普通高中教育,学费全免,按生均每年2000元标准发放国家助学金;中等职业教育,学费全免,按每生每年2000元标准发放国家助学金。
我省出台《保障适龄儿童少年享受义务教育权益的九项规定》,建立健全留守儿童关爱服务体系,将留守儿童纳入“六必访”范围,定期跟踪家访。2016年,省财政投入4570万元,在37个贫困县457个乡镇建设留守儿童关爱中心。全省120多万留守儿童实现了“监护有人、学业有教、生活有助、健康有保、权益有护、活动有地”的“六有目标”。出台《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后在湖北省参加升学考试实施办法》,全省47.5万适龄随迁子女全都在流入地接受义务教育,其中在公办学校就读的占97%。
重点加强民族地区教育和特殊教育
我省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民族教育的实施意见》,省财政每年设立民族教育发展奖补资金近3000万元,在10个民族县各建1个民族团结教育德育室。加强特殊教育学校建设,统筹资金2413万元,支持地方建设资源教室(中心)和各类功能室。开展“国家特殊教育改革实验区”医教结合、送教上门等试点,落实全纳教育要求,建立残疾儿童确认、登记和组织入学制度,完善随班就读制度,对残疾儿童实行“一人一案”,切实保障残疾儿童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