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懒豆子”成了“金豆子” 潜江市“棉乡”变“豆乡”
在江汉平原,提起大豆(俗称黄豆),农民习惯说成“懒豆子”,因为种大豆省工省事。但因收益不高,农民一般只在沟渠闲地上种点。
而在潜江市,近年来农民纷纷改棉种豆,全市大豆面积去年突破10万亩。17日,记者前往潜江大豆主产区竹根滩镇一探究竟。
竹根滩镇位于汉江边,曾有“棉花之乡”美誉。全镇近6万亩土地,前些年有4万亩种棉花。而现在,棉田全部成了豆田。
周岭村62岁的黄永洪介绍,他家10亩旱地过去一直种棉花,但从2012年开始,棉花市场价格一路走低,2014年棉花临时收储政策取消,种棉花赚不到钱,而且种棉花十分辛苦,“从3月忙到11月,夏天打药、秋天采棉,太费工。”而且他和老伴年事渐高,也力不从心。
可不种棉花种什么?棉农一度很纠结。2015年春节后,邻居黄后云找到黄永洪商量种大豆,起初黄永洪并不热心。当地有一句农谚,一季麦、一季豆,不肥也不瘦,说的是种豆收益低。在黄永洪的印象中,一亩大豆纯收入只二三百元。可黄后云说,政府推广的新品种“鄂豆十号”,亩产值近1000元,纯收入可有600多元。黄永洪半信半疑地把10亩地全部种上了“鄂豆十号”,秋收后算账,果然比种棉花划算。2016年因种植技术成熟,大豆亩产500斤、纯收入630元。大豆生育期短,收获后黄永洪接着种一季包菜,每亩又挣得2000多元。
潜江市农业局局长许志刚相介绍,大豆成了农民增收的“金豆子”,离不开市里龙头企业的科研攻关。2014年,湖北尝相思食品有限公司成立了汉江大豆科学研究所,与全国知名科研院所战略合作,实施大豆良种繁育“双五”工程(蛋白质含量达到50%以上、单产达500斤以上)。尝相思公司在竹根滩镇建立千亩大豆种植示范基地,还入股发起成立农业合作社,带动农民种大豆。“大豆生产适合机械作业,秸秆便于直接还田,既省工又养地,在传统棉区面临转型、农村青壮年劳动力缺失的现实背景下,发展大豆种植意义重大。”许志刚说。
大豆种多了,如何“消化”?市粮油工作站站长符家安带着记者前往加工企业找寻答案。
在尝相思公司,总经理关品向记者展示了公司研发的肉豆复合佐餐食品、时令纳豆等新品。他介绍,2016年,公司加工大豆原料1920吨,年销售额过1亿元。
九缘食品是2014年落户潜江的企业,主导产品是大豆乳酸菌饮料。公司总经理梁超介绍,他们拥有多项植物蛋白饮料专利,产品主要销往沿海以及东南亚市场,供不应求。同时,他们还在研发大豆肽酒系列、大豆膳食纤维等产品。
斯味特粉体食品是2016年新引进的高科技企业,投资额6亿元,设计年产20万吨微豆粉及相关产品。正式投产前,已承接国内外订单1亿多元。
符家安说,按这3家企业的产能计算,每年可消化大豆原料近20万吨,而2016年潜江本地大豆总产量仅为1.85万吨,远远满足不了企业加工所需。“农民只要种得好,就不愁卖。”
据潜江市相关规划,该市到2020年将建成优质大豆生产基地20万亩,总产量5万吨,大豆产业总产值突破百亿元。
记者手记
龙头牵引调结构
加工企业点“豆”成金,潜江棉乡变豆乡的故事发人深思。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离不开科技创新,推广更优良的品种与更高效的模式,以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可贵的是,潜江龙头企业唱起了科技创新的主角,从大豆品种到种植模式,再到产品开发,全方位发力,让一颗“懒豆子”成了“金豆子”。
敏锐的市场洞察力源自企业本能。潜江加工企业顺应市场需要,开发出各类大豆深加工产品,并推行“公司+合作社+农户”的服务模式,为农民解决了“种什么、怎么种、怎么销”的难题,让千家万户分散生产的农产品能有效与大市场对接。
农产品加工业是带动农业转方式调结构的火车头。重视龙头企业的引进与培育,打造优势农产品品牌,拉长产业链条,带动农业结构调整与农民增收——“潜江模式”应有所启鉴。(汪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