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把乡村少年推向了“江湖”

11.08.2015  18:24

    中国社科院社会学所博士后李涛通过两个半月的田野调查,披露了诸多严酷事实,微观揭秘了乡村底层孩子们所不为外人知的日常“江湖”。比如,寄宿制学校已成为诞生少年帮派的土壤;参加帮派的学生从被人欺负到欺负别人;师徒制、亲戚制、情侣制等非正式群体如春笋般不断创生。(《中国青年报》8月10日)

    这份调研报告记录的现实令人极度震惊。当公众还在为乡村留守儿童乏人照料而焦虑时,当有关部门还在为乡村寄宿制中小学模式喝彩时,有些孩子已经自己行动起来“抱团取暖”。尽管这种“帮派林立”的底层景观不乏刻意模仿色彩,可能也并非普遍现象,却依然应该引起教育管理者乃至全社会的关注和警惕。

    正值青春期的孩子们希望摆脱束缚、向往外部世界,并以组织的方式连结在一起,共同进退,互连互保,从而产生一些逆反的行为,这原本可以理解。事实上,很多成年人也都是这样走过来的。这一过程中相互结下来的友谊,也更长久。但以“兄弟帮”为代表的各类非正式群体在底层乡校中的流行,却不能简单归因于“叛逆”“友谊”,而有着更深广的社会原因。

    时下的乡村留守儿童普遍缺乏来自父母的温暖,很多甚至常年见不到父母身影,无奈只能被隔代照管。教育部7月底发布的统计公报显示,全国义务教育阶段在校生人数为1.38亿,其中农村留守儿童和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数已分别达2075.42万和1294.73万。考虑到统计口径的问题,这一数据实际上还是相对保守的,但即便如此,其数量仍极为庞大。

    亲情的饥渴,必然导致孩子们转而寻求来自其他途径的“温暖”。这不仅仅是一种“代偿”,更是成长过程中的基本需求。其中既包括日常生活中的琐碎事务,吃饭、休息、玩耍、学习等,也包括心理层面的安全感,或精神层面的某种依靠。父母遥不可及,甚至模糊成了一个可有可无的符号,而学校管理又不可能深入地、普遍地介入孩子们日常生活世界的所有角落。

    于是,相似的命运遭际,共同的心理诉求,以及外部干预、慰藉的缺失,催生了孩子们之间的“抱团取暖”,成为乡村少年“江湖”不断复制、扩散和发展的深厚土壤。也正因此,只想着以简单粗暴方式打破这种日益固化的格局,显然并不容易。只要客观的情势没有得到改变,只要孩子们的成长烦恼不能得到对症纾解,就不可能彻底清除少年“江湖”。

    当务之急是寄宿制教育必须迅速转变思路。目前,很多乡村寄宿制中小学师资严重缺乏,特别是缺生活老师,孩子们日常生活中的很多问题都得不到及时处理,如果学校老师能切实解决孩子们的现实问题,消除其心理饥渴,相信情况会好很多。这一现象也提醒有关管理部门,是不是该反思一下低龄学生寄宿的得失?

    根本之计还在于尽快改变城乡分割的社会现状,让孩子们都能在父母身边成长,让家庭教育不再缺失。不管生活在何处,每一个孩子都有权利要求有一个完整的家,这不仅合乎孩子们的个体利益,也符合一个国家的有序健康发展。无视这些问题,就可能把下一代推向“江湖”的怀抱,并且会在不切实际的好勇斗狠、恃强凌弱、集团作恶中越陷越深。

    “江湖”不过是生存的无奈依仗罢了,专注于研究游民社会的学者王学泰写道,江湖云云,“是险恶的游民生活空间里的一点点温煦,有些武侠小说中把它无限夸大,使得游民生活变得富于诗意,并给它披上了神秘的面纱。”是的,一个健康的社会,不能听任我们的孩子仅仅是为了一点自我保护和安全感,就去结成利益的“江湖”。

(实习编辑 李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