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请保姆到当保姆 刘敦林:下岗女工到家政大当家

25.11.2014  13:56

  武汉晨报讯(记者龚齐飞)

  姓名:刘敦林

  年龄:58岁

  企业:1998年10月创办巾帼家政

  “我从小生活在一个请保姆的家庭,却投身家政行业,做起了保姆。”昨日,谈起自己的创业经历,58岁的刘敦林说,很多人认为家政就是打打扫扫,“哪个妇女不会做呢?”其实没这么简单,家政业也要脚踏实地,坚持创新。

  从1998年挂牌成立江汉区巾帼家政服务站,到2003年成立江汉区首嘉巾帼家政服务中心,到2009年当选武汉家庭服务业协会会长、2010年注资100万成立武汉首嘉巾帼家政保洁有限公司,再到开4家分店,带动350多人就业,带领会员单位制定行业规范标准,16年来,刘敦林从下岗女工成为名副其实的武汉家政行业“大当家的”。

   从请保姆到当保姆

  换思路创业带动350人就业

  刘敦林说,她出生在安徽芜湖,后随父母迁居武汉,从小家里就请有两个保姆。

  1974年,刘敦林高中毕业后先做代课老师,后考入武汉锅炉辅机厂做财务。1992年国企改制,刘敦林成了下岗女工,这一年她36岁。刘敦林先后做过私企代账会计,摆过小摊,开过餐馆,坚持到42岁,因经营不善最后都失败了。

  “当时孩子读大学要钱,一家人吃饭要钱。”面对压力,刘敦林不得不低下头。1998年10月,全国妇联启动巾帼家政社区行活动。在妇联和社区支持下,刘敦林牵头成立江汉区巾帼家政服务站,“第一个站点设北湖,当时武汉人还不习惯找家政服务,我也没服务、宣传、品牌的概念,服务站基本靠补贴生存。

  后来,刘敦林学会印名片,做家政时见人就发;学会和114热线合作,推广巾帼家政品牌;学会将做家政的小窍门分享给新员工提高服务品质。巾帼家政服务站慢慢有了起色,2000年在江汉路永安里开设了第二个服务点;2003年,服务站成了服务中心,员工近十人。

  2005年,武汉市取缔“麻木”,刘敦林响应妇联号召,招了150名下岗“麻木”司机。“这150人分布在13个社区,每个人就是一个社区宣传员,发动他们做宣传效果最好。”刘敦林就把这些人按特长分工,有专门疏通下水道的,清洗玻璃、油烟机和地毯的,还有搬家的,喜欢带孩子的做保姆,有护理经验的做月嫂。很快,刘敦林的服务中心开了4家。

   制定行业规范

  整合形成联盟

  在位于江汉路永安里的首嘉巾帼家政保洁公司办公室内,挂满了“家政服务质量规范”、“家政小窍门”。“我们坚持岗前培训、岗中轮训,要求每个员工标准化提供家政服务”,刘敦林一句话道出了首嘉巾帼家政成功的秘密。

  2013年3月,由刘敦林主持制定的《武汉市家庭服务业协会规范标准》发布,武汉家政行业有了自己的行业规范,“但标准只涉及了家政保姆、企业保洁两个领域,还有母婴护理、养老护理、居家保洁等方面需要完善。

  17日,刘敦林从北京请来家政服务业专家,希望通过借脑,推动武汉家政联盟的成立。“武汉家政只有走规范化、标准化、职业化的道路才行,推动家政公司整合,形成品牌和规范化管理,势在必行。

(见习编辑 金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