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的县域就诊率是怎样实现的?———湖北宜昌借“互联网+”破解分级诊疗难题
新华社武汉2月28日电题:90%的县域就诊率是怎样实现的?———湖北宜昌借“互联网+”破解分级诊疗难题
新华社记者王自宸、梁建强
记者在湖北宜昌调研发现,当地通过引入社会力量助力医改,借助“互联网+”创新搭建“分级诊疗转诊协作平台”,实现了市、县、乡三级诊疗机构信息无缝对接,有效解决群众“看病难、挂号难、转院难、结算难、缴费难、报销难”等问题,使县域内就诊率达90%,基本实现了“大病不出县”的目标,探索了分级诊疗改革新路。
“以前,转诊、报销都麻烦,现在既方便又实惠。”2月26日,记者在宜昌市第一人民医院看到,经过两阶段手术,戈文福身体逐渐恢复,主治医生尚峰辉正与他商议转回远安县人民医院接受术后康复治疗事宜。
原来,1月17日下午2时,远安县杨坪镇村民戈文福从7米高的河沿摔下后被紧急送往远安县人民医院,初诊为胫腓骨下端开放性粉碎性骨折。因伤情严重,该院外一科副主任医师毕长城决定,将病人转到宜昌市第一人民医院。
毕长城登录“分级诊疗转诊协作平台”,填写电子转诊单,录入患者基本信息、病情摘要、欲转往科室等信息,传至宜昌市第一人民医院、新农合部门同步审核。不到10分钟,戈文福的手机上就收到了新农合同意转诊以及宜昌市第一人民医院检查治疗相关安排的短信。当日下午6时,戈文福就接受了骨科专家的手术。
“以前转诊,要跑主诊科室、医院新农合科、市新农合办、医院院长等处,患者家属来回盖章,少则几个小时,多则一两天。”戈文福说,现在医生在办公室内轻点鼠标,几分钟就能找好专家做手术,“真是赶上了好政策”。
“医疗机构间难以连通,沦为‘信息孤岛’,极大制约了分级诊疗的推进。”宜昌市卫生计生委副主任曹源介绍,2015年6月起,宜昌开始探路“互联网+”,通过联手健康之路(中国)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搭建“分级诊疗转诊协作平台”,对接市、县、乡三级医疗机构信息系统,实现了预约挂号、导诊、转诊、家庭医生电子签约、随访、咨询、慢病管理等多项医疗服务信息的电子化、平台化。
“新的平台实现了各层级的医院的信息连通,后期报销也不用患者发愁。”宜昌市第一人民医院医保办副主任林久新说,基于“分级诊疗转诊协作平台”,戈文福所有的就诊信息都在平台上由乡、县、市三级医院的主治医生同步共享,新农合办公室同步审核,信息流、服务流和财务流的统一,让患者真正实现安心治病。
政策导引、服务“外包”促共赢
推进分级诊疗,就是要按照疾病的轻、重、缓、急及治疗的难易程度进行分级,不同级别的医疗机构承担不同疾病的治疗,但短时间内改变老百姓患病直奔大医院的就医习惯并不容易,为此,宜昌不仅在政策配套上做足文章,更通过服务外包,使分级诊疗更加“接地气”、易推进,受到了患者、社区、医院三方的欢迎。
宜昌市卫生计生委副主任曹源介绍,卫生主管部门明确政策,鼓励常见病、多发病在基层医院治疗,疑难病、危重病在大医院治疗,此外,对于通过“分级诊疗转诊协作平台”进行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患者在基层医疗机构报销比例最高可达90%-100%,转诊到县医院、市医院的报销比例分别可达75%、65%。而如果不通过平台直接前往上级医院就诊,报销比例则下调至40%。
“我叫徐大祥,是从长阳县人民医院转诊过来的。”“好的,请您稍等,我先帮您查询转诊信息,然后带您去住院部。”1月27日下午5点,记者在宜昌市中心人民医院双向转诊接待处看到,健康之路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服务人员很快帮患者找到接诊医生黄乔。
徐大祥感激地说:“我比预约时间提前一天来,但还是跟我马上安排了病房,也不用我们跑转诊手续,真的非常方便!”
据健康之路公司董事长张万能介绍,为保障分级诊疗制度的有效实施,公司不仅免费搭建信息平台,还组建专业的落地服务团队,在宜昌市县级及以上公立医院派驻第三方服务人员,为患者提供专业的接待、咨询服务,着力解决跨地区、跨机构转诊就医服务断层问题。
政策杠杆引导加上贴心服务带动,群众基层首诊、双向转诊的意愿显著增强。宜昌市卫生计生委统计数据显示,目前,宜昌市县域内就诊率达到90%,乡镇卫生院住院病人同比上升了20%,人均住院费用首次出现下降。
强化基层医院“内功”提升服务能力
首诊在基层,对基层医疗的医疗质量和服务能力提出了新要求。
记者在调研中发现,要真正实现“小病不出乡镇、大病不出县、疑难危重再转诊”的目标,亟待完善基层医疗体系建设,不断提高基层医疗机构的服务能力。
淯溪镇卫生院是当阳市一所一级甲等医院,记者在现场看到,这所占地面积2.5万平方米的卫生院,全自动生化分析仪、DR、GE彩超、尿成渣分析仪、体外碎石机、腹腔镜等一大批先进仪器设备一应俱全,但中青年骨干医生却寥寥可数。
“分级诊疗的实施对于基层医院来说是机遇也是挑战。”当阳市卫计局副局长熊贵斌介绍,近三年,当阳市流失基层医务人员近百人。为提高基层医疗队伍水平,该市下发文件,要求市直医疗单位医务人员在晋升副高级职称前,必须到基层卫生院累计工作一年时间。他坦言,基层医务人员的积极性有待充分调动,后备人才需要建立储备。
为夯实基层医疗队伍,宜昌在全国地级市中率先开展了乡级村医免费定向委托培养计划,按每人每年1万元的补贴标准推动培养工作,2014、2015年两年内共培养了400多人,目前已基本实现“一村一名大学生村医”目标。
与此同时,宜昌还推行公立医院人事管理和绩效工资内部分配改革,开展“四化”(建设标准化、业务规范化、管理科学化、运行信息化)乡镇卫生院、“五化”(“产权公有化、建设标准化、服务规范化、运行信息化、管理一体化”)村级卫生室创建活动,基层医疗机构综合水平普遍提升。
曹源说,下一步,宜昌还将继续加强基层医疗卫生队伍建设,出台优惠政策,引导本地医学院优秀毕业生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就业,通过三级医疗机构对口帮扶,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
湖北省委常委、宜昌市委书记黄楚平表示,宜昌将就相关经验进行总结完善、提升,务求实效。(完)
(编辑 毛丽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