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破诉讼壁垒 提升审理质效 助力打造产业创新中心

28.04.2016  23:28

        自促进中部崛起战略推出,武汉被置于两型改革实验区、自主创新示范区、全面改革创新实验区等诸多国家战略布局中,目前,武汉市拥有武汉光电国家实验室、烽火科技等一批国家级核心科研机构和本土  “双创”上市公司,围绕信息技术、生命健康、智能装备三大产业,由政府主导实施“创谷”计划、“领军企业”计划和“城市合伙人”计划,倡导鼓励创新,开展专业技术标准化等相关政策法规的创新改革。力争获批国家级知识产权交易中心,将武汉建设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创新中心、世界“设计之都”。

          为宝贵的“创造力”保驾护航,是武汉知识产权法官义不容辞的责任。2007年以来,武汉市、区两级法院持续坚持知识产权审判“三合一”改革探索。制度设计初期,考虑到整个武汉地区,涉及知识产权刑事、行政案件每年在20件左右,平均到每一个法院数量就更少。如果在每个法院都建立知识产权审判庭,现实意义不大,也会浪费审判资源。选择一个基层法院建立知识产权审判庭集中审理全市知识产权刑事、行政案件,案件数量就相对比较平衡。根据当时调查,被告住所地、侵权行为地在江岸区的知识产权民事案件每年在四十件左右,总体案件数、案件种类都足以让该院的知识产权审判庭能够全面审理三类知识产权案件,实现审判资源在知识产权案件中的整合。

        通过长期研判,武汉中院设计出“武汉模式”,其基本构思是,在不突破三大诉讼法关于级别管辖规定的前提下,采取江岸区法院和中级法院两级层面上实行案件集中管辖的方式。江岸区人民法院设立知识产权审判庭,集中受理除专利等特殊类型的案件外,全市管辖范围内的一审知识产权刑事、行政案件以及该法院辖区内的一审知识产权民事案件。市中级法院知识产权审判庭集中审理知识产权民事、刑事、行政二审案件,及由中院管辖的知识产权民事、行政一审案件。

        2007年,江岸区人民法院知识产权审判庭挂牌成立,武汉市知识产权三合一审判机制改革全面启动。2007至2015年,全市法院累计受理各类知识产权案件20,483件。其中,刑事案件529件,占案件总数的2.58%、民事案件19,930件,占比达到97.3%;行政案件24件,仅占0.12%,。

        知识产权“三合一”的根本目的在于将知识产权民事、刑事、行政案件集中由知识产权审判庭统一审理,以解决知识产权专业性、技术性带来的刑事、行政审判认定事实困难及执法不统一等问题,实现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的科学性、公正性和统一性。集中审理越彻底,越能体现“三合一”的制度价值。越能够解决裁判尺度不统一的问题。

                                                                      审理重心由程序转向实体

                                                                        提高行政审判的公信力

        在知识产权行政诉讼中,权利的界定是先决问题,也是当事人庭审争议的焦点问题,这需要法官具有审理知识产权民事案件的经验,具备知识产权方面的专业知识。

        “三合一”前,知识产权行政案件由行政庭负责审理,行政庭法官一般将司法审查重点放在行政机关的执法程序层面,对对侵权实体问题不予审查或“一带而过”,权利人对此颇有微辞。“三合一”后,知识产权审判庭加强了对权利来源及侵权事实的审查,使行政相对人、权利人对侵权事实更加明确,提高了知识产权行政审判的公信力。

        2015年1月,  “老蔡林记”工商行政处罚案在江岸区法院开庭审理,审理过程中,法官发现涉案行政处罚所认定的事实、适用的法律均以“老蔡林记”  侵犯老字号小吃面馆“蔡林记”商标权为前提,而侵权判定则需要考虑行政相对人申辩的各项阻却商标侵权的事由是否能够成立,包括是否存在老字号与商标因历史原因形成的权利冲突、是否存在已注册商标之间的权利冲突、是否存在未注册商标在先使用、原告是否构成合理使用等问题。江岸区法院按照“三合一”的审判思路,重点围绕知识产权侵权判定这一难点,在厘清老字号商标注册、使用历史沿革的基础上,认定商标侵权成立,肯定行政处罚的合法性,取得良好的社会效果,凸显了知识产权“三合一”审判带来的专业优势。

                                          建构多行业参与平台

                                          精准高效审理刑事案件

          武汉法院利用集中管辖的优势,构筑公、检、法交流平台,以审判引导侦查、取证,在诉讼环节针对个案的法律适用和证据收集问题向检察机关提出具体的意见和建议。采取不定期见面会、座谈会的形式,与公安、检察机关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就试点中发现的法律适用难点问题共同研究和探讨。

        在案件涉及疑难复杂技术时,法院利用武汉市教育资源丰富的优势,直接聘任具有专业背景知识人员作为知识产权案件的陪审员,或以专家证人形式查明技术难题,有效解决了案件中涉及的瞬变电磁仪技术(被告人周某侵犯商业秘密罪案件)、格雷母线大型物流定位技术(被告人杨某、严某侵犯商业秘密罪案件)、活化给煤机生产技术(被告人周某侵犯著作权罪案件)等技术难题,为查明案件事实扫清技术壁垒。

        在刑事案件审理中,对受损的权利人予以释明,允许权利人作为被害人参加诉讼,为其提起民事诉讼或在刑事案件中与被告人达成和解提供便利,促进刑事处罚和民事赔偿一并解决。

                                      审判精英变身复合型法官

                                      “以案育人”说易行难

        武汉中院知产庭,现有审判人员25人,75%以上的人员具有硕士以上学历学位,其中法学博士3人,在读博士研究生2人,海外归国硕士研究生2人,审判人员中除具有法学教育背景外,部分还具有工学、理学、医学、化学、计算机等专业教育背景。江岸区人民法院知产庭,现有审判人员6名,均有多年的民事、刑事审判经验。人员配备的高学历、“精英化”远不能替代“三审合一”对法官的要求,

          “三审合一”并不是民事、刑事、行政法官的简单相加,而是民事、刑事、行政审判思维的有机融合。因此,在“三审合一”工作中,武汉法院注重通过交流办案经验、通过“老蔡林记”行政处罚案、互动电视商业秘密案等典型案例,加强审判经验总结,逐步实现了从个别法官集中审理知识产权刑事、行政案件到当前的全庭随机分案。

        在案件失衡的情况下,如何推进刑事、行政审判能力的持续增强?武汉中院知产庭庭长何震认为,除了不断学习相关法律知识、培养法律思维,以案“”人是“复合型法官“成长的关键,要尽可能确保每名知识产权法官都持续的参与刑事、行政案件的审理。

        当前,武汉法院“三合一”试点已进入瓶颈阶段,面临着外部整合不畅、参与度不高,民刑行案件分布失衡等问题。特别是全国开展数家知识产权法院试点工作以来,“三合一”审判更有被“遗忘”的趋势。如何看待知识产权法院与“三合一”的关系问题,如何整合内外部力量,提升案件质效,还需要进一步摸索和钻研。

湖北举办线上机关档案业务建设培训班
7月25日至26日,为持续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动员全省档案系统抓好国家档案局对湖北档案工作监督检查反馈意见的整改落实,湖北省档案局依托中国知网以线上方式举办机关档案业务建设培训班。省内外档案工作者4.档案局
湖北省档案馆关于实体档案暂停提供利用的公告
尊敬的利用者: 省档案馆正在开展库房档案调整档案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