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大学之大在于大师

09.06.2014  09:48

      梅贻琦先生说:“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大师是大学的一面旗帜,是一所大学的脊梁、砥柱。大师始终走在学术的最前沿,攀登科学高峰,促进科学理论和技术的创新与进步,以其独特的人格魅力和崇高品质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莘莘学子。大学没有大师,就没有了思想和智慧,就没有了创新和发展,就没有了生机和活力。
      大楼易得而大师难觅。兴办大学的关键条件不决定于物质,更重要的是要有高素质的师资队伍,尤其是拥有学识渊博、治学严谨、慧眼识英、坚持真理、道德完善、人格高尚的“大师”。抗日烽火中的西南联合大学,物资匮乏,条件简陋,杨振宁却回忆她“是我国最好的大学之一”,是因为有如闻一多、冯友兰、周培源、吴大猷、华罗庚、王竹溪、曾昭抡、杨石先等大师。华科大生命学院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发展,关键是抓住了人才这个学院发展的根本以及生命线。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校党委书记尚钢在党代会报告中指出:未来五年,我校长江学者、“千人计划”人选、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等国家级人才要达到10名;省“百人计划”人选、楚天学者等高水平学术带头人达到100名;新增300名左右学术骨干;培育若干名国家级和省级教学名师,为我们建设特色鲜明高水平大学指明了方向。
      大学没有大师难有真正的大学精神。从一定意义上说,大学精神的本质就是大师的精神、名师的精神。人们熟悉的清华大学精神为“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这与梅贻琦校长不无关系;如果没有蔡元培,没有王国维,没有陈寅恪,或许就没有后来闻名遐迩、影响深远的“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著名北大精神;没有朱九思就没有华中科技大学的今天是大家的共识。近日,《人民日报》报道我校国家“千人计划”王训该教授,牵头负责“中澳羊毛创新”等相关项目,并与国内五所纺织大学进行了合作研究,推动纺织、纤维专业研究提升到新的水平。创新求知、追求卓越、勇于任事,这正是大师精神的完美诠释。由是观之,无论在什么历史背景下形成的大学精神,都与学校的文化底蕴紧密相关,与学校的大师、名师紧密相关。
      大师的成长有其自身的内在因素。大师之大,主要是学术之大、思想之大和人格魅力之大。大师既是学问之师,又是品行之师。“学问之师”要求教师有渊博而高超的专业知识和精湛的业务,有广博的文化修养。缺乏独立见解,不善思考,学术功底浅薄,是无法引导学生心灵的。“品行之师”要求教师有自己的气节和风骨,耐得住寂寞,具有批判创新精神,求真务实,勇攀高峰,甘当人梯,甘当铺路石,以人格魅力引导学生心灵,以学术造诣开启学生的智慧之门。徐卫林教授把获得的湖北省“科学技术突出贡献奖”100万元奖金设立“攀登奖学金”,激励学生敢于攀登、追求卓越。曾庆福教授多年潜心研究污水处理及回用技术,完成的“纺织印染废水微波无极紫光催化氧化分质处理回用技术”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楚天学者”朱平教授八年攻坚克难,终于破解海藻纤维产业化难题,为我们树立了标杆。
      大师的成长需要学校营造良好的氛围。大师的成长需要一定的土壤和条件,能否构建一个适宜于各类人才持续成长发展的体制、机制和制度等大环境,使具备成为大师条件的人能够按照自己的意愿深入地开展研究和发表自己的学术见解,是大师产生和存在的环境基础。华科大生命学院的经验是建设高水平科研平台吸引人才、秉承开放包容态度引进人才、营造激励竞争氛围用好人才、树立满意服务理念留住人才。黄运平副校长表示,学校将深化人才制度改革,建立和完善人才引进、使用、评价和激励机制,努力做到选好人才、用好人才、激励人才;着力引育学术骨干,充分发挥领军人才的带头和凝聚作用,建立起青年学术骨干快速成长机制。只有牢固树立全面优化人才环境的新理念和新思路,为最广大的教师提供更多更好的能够持续发展的机会和平台,那么具备成为大师潜质的人才就能崭露头角。
      大学的发展需要大师,我们期盼着学校有越来越多的大师。我们每一个人都可以为大师的到来和成长做力所能及的工作,以高素质人才队伍建设新成效促进办学质量的不断提高,从而服务学校内涵发展,为建设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大学奠定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