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评论员文章丨讲好新时代的新理论

18.11.2017  16:58

讲好新时代的新理论  

——二论办好“新时代湖北讲习所  

      本报评论员

      理论创新每前进一步,理论武装就要跟进一步。讲好当年党的理论创新成果,在“入脑入心”中让广大革命群众学而信、学而思、学而行,这是90年前武昌农讲所培养人才、动员群众的重要法宝。讲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今天办好“新时代湖北讲习所”的重要使命。

      当年,毛泽东讲授《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的大课堂,不仅吸引了师生,更挤满了从四面八方赶来的工人、农民和各类社会人士。今天的“新时代湖北讲习所”,比革命年代有更好的宣讲条件、更新的传播手段,更要充分彰显“”的魅力与活力,让今天的“”展现更强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讲清楚、讲明白,“让老百姓听得懂、能领会、可落实”。

      讲好新时代的新理论,要有政治的高度。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求全党来一个大学习。”中国阔步走进新时代,我们要站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高度,在“大学习”中引导干部群众全面准确、学深悟透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我们要着眼于事业发展全局,通过办好“新时代湖北讲习所”这个教育阵地,确立思想理论的“定盘星”、建立理想信念的“主心骨”,引导全体党员干部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更加自觉地捍卫习近平总书记在党中央和全党的核心地位,更加自觉地服从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不折不扣落实好党的十九大确定的各项方针政策、决策部署和目标任务。

      讲好新时代的新理论,要回应人民的关切。时代变化了,但推动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深入基层、深入群众的要求没有变,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更不能变。在“要讲”和“想听”中找准切入点和着力点,积极回应人民群众的关切与疑惑,这样的“”,才有理论说服力和感召力;把深刻的道理形象化、深刻的内涵生动化,变书面语为聊家常,这样的“”,才既有高度、又有温度,既增信心、又暖人心。

      讲好新时代的新理论,要有创新的手段。我们“讲习”新理论、新思想的对象是人。人在哪里,“新时代湖北讲习所”的“”就要到达哪里。面对舆论环境和传播方式的深刻变化,我们必须用富有时代特色、体现实践要求的方法,在拓展广度深度上下功夫;面对分众化、差异化传播趋势,精准定位受众,创新方法手段,形成全媒体“讲习”,达到“大珠小珠落玉盘”的传播效果。

      “功成理定何神速?速在推心置人腹。”让讲与听心心相印,让传与学产生共鸣,“新时代湖北讲习所”就能点燃“始终同人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的奋斗激情,就有了“把党的正确主张变成群众的自觉行动”的实践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