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院总承设计的南水北调引江济汉工程正式通水

28.09.2014  12:42

(设计院)9月26日,南水北调引江济汉工程建成正式通水仪式在湖北荆州举行。上午9点26分,国务院南水北调办党组书记、主任鄂竟平下达通水令,宣布南水北调引江济汉工程正式通水,并和省委书记李鸿忠、省长王国生共同启动闸门按钮。随着闸门缓缓开启,滚滚长江水涌入渠道,汇入汉江,润泽江汉平原地区。作为工程设计总承单位,设计院领导及参与设计的专业技术人员代表应邀参加仪式,共同见证引江济汉工程正式通水通航。 

引江济汉工程,是我国现代最大的人工运河。工程连通长江和汉江,穿越长湖,成为湖中之渠。工程进水口位于荆州市荆州区李埠镇,出水口位于潜江市高石碑镇,渠道全长67.23公里。主要任务是用长江水补充汉江,向汉江兴隆以下河段(含东荆河)补充因南水北调中线调水而减少的水量,改善该河段的生态、灌溉、供水和航运条件。工程惠及645万亩耕地和889万人口,对促进我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汉江中下游地区的生态环境修复和改善具有重要意义。为缓解汉江下游仙桃等地的特大旱情,经省委省政府决策,工程在今年8月8日提前实施应急调水,提前49天发挥了灌溉抗旱效益。 

上世纪80年代,设计院就完成了该项目规划报告,2002年起开始可行性阶段研究初步设计,2010年3月迎来开工建设,至今正式通水,设计院已累计为引江济汉工程奋力拼搏近20年。特别是近几年,设计院投入各专业大量技术骨干组建专班,全力以赴,攻坚克难,设计解决了砂基段、软基段、膨胀土段渠道施工等诸多难点问题。特别是在拾桥河枢纽这一关键控制性工程设计方案中,巧妙采用外水尽量不入引江济汉干渠和枢纽功能多元化的理念,采取平面、立交相结合的布置方式,通过排水闸、倒虹吸和节制闸的综合运用,形成一座“水上立交桥”,实现通航、防洪、灌溉等综合功能,被赞誉为引调水工程枢纽功能设计的典范。试通水期间,经跟踪演算,工程通水量达到设计要求。腾升公司承担工程进口段监理工作,通水仪式后,鄂竟平主任专门要求监理人员继续做好后期监理工作,确保工程质量。 

院长李瑞清代表院党委看望慰问了引江济汉设计代表处技术人员。指出,作为南水北调四大补偿工程之一的引江济汉工程正式通水通航,标志着这一民生工程、生态工程必将推动汉江流域生态经济带开放开发,福泽沿线群众。设计院作为该工程总承设计单位,不辱使命,全面贯彻上级决策部署,努力服务工程建设目标,全力做好工程勘测设计工作。做到了服务大局,确保设计进度;创新理念,确保设计优化;精益求精,确保设计质量;热情周到,确保优质服务。为工程建设全过程提供了强力技术支撑。全院职工,特别是项目组、设代处各专业技术人员发扬“献身、负责、求实”的水利行业精神,数年如一日,精诚团结,忠于职守,克服困难,奋发有为,为工程圆满建成作出了应有的贡献,受到了南水北调办和参建各方的高度赞誉与好评,设计院为此感到骄傲与自豪。 

院长李瑞清强调,引江济汉工程正式通水后,项目组及设代处职工仍要保持旺盛的工作热情,再接再厉,做好后续各项工作。一是要严密监测工程通水情况,为工程平稳安全运行继续提供技术支持与服务。二是科学归类整理工程技术档案,确保各类资料全面、准确、系统。三是认真做好技术总结与学术研究,为申报优质工程、优秀勘测设计成果和科学进步奖做前期准备。四是把该工程作为培训基地,培养锻炼一批综合素质高、业务能力强的青年人才。 

热烈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
热烈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 责任编辑水利厅
热烈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
热烈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 责任编辑水利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