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新增12名“楚天学者”和2个“楚天学者计划”设岗学科
29.12.2017 16:57
本文来源: 武汉纺织大学
来源: news.wtu.edu.cn
2017年楚天学者计划获批名单
此次获批的“楚天学者”经学院积极推荐,人事处审核申报材料、组织评审,按时报送省教育厅,充分体现了我校引育并举,服务高层次人才的工作理念。“楚天学者计划”是我省引进高层次人才的重要举措,旨在吸引、遴选和造就一批具有国际、国内领先水平的学科、专业带头人,推进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提升高校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水平。 近年来,学校大力实施人才高地汇聚工程,积极申报“楚天学者计划”,各层次“楚天学者”的引进和获批,为我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能力的提升作出了积极贡献,为申请博士授权提供了人才支撑。 附:2017年度入选“楚天学者计划”学者和设岗学科简介: 朱君江,男,1977年12月生,教授,2005年7月博士毕业于中科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中国能源学会能源与环境专业委员会秘书长,《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编审委员会委员,《Heighpubs Journal of Chemistry》杂志编辑,中国化学会会员,美国化学会会员。研究主要集中于环境和绿色催化方面,近五年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发表SCI论文25篇;以第一发明人获国内授权发明专利4项,参与1项;主持国家及省部级项目8项、企事业课题1项;2015年获评辽宁省“百千万人才工程”千人层次人选。 Wolfgang H. Swoboda ,德国籍,男,1955年9月生,教授,1990年博士毕业于德国鲁尔大学。先后工作于鲁尔大学、德国爱克拉特研究中心、慕尼黑大学、汉堡应用科技大学。近年来,主要从事信息媒体技术与科技、信息网络教学政策等方面研究工作,出版专著15本,公开发表学术论文近60篇,大量作品在德国国立、州立美术馆和德国电视台展播。 康雷,男,1980年5月生,副研究员,2005年博士毕业于清华大学。曾在法国里尔科技大学、美国肯特州立大学、佐治亚理工大学、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现任美国美国宾夕法尼亚州州立大学电气工程系副研究员。近年来,主要在光频超材料可调控非线性效应及光频手性超材料等方面开展了独创性研究。发表SCI论文16篇,多数刊登在Nature Communications、Advanced Materials等国际一流期刊。 肖红,女,1976年1月生,高级工程师,2005年11月博士毕业于东华大学。曾在多家企业、科研机构和部队相关部门从事研发工作。近年来,主要致力于功能纤维(纱线)及织物、智能伪装及电磁功能纺织材料的基础研究及应用开发。主持或参与国家自然科学面上项目、青年基金、全军重点及面上、省部级重大知识成果转化、国家科技支撑、国家重点研发专项、国军标等项目10余项;发表论文50多篇,SCI/EI 收录15篇;授权发明专利10项、实用新型专利10项;参与编写专著两本。 Vladislav Deev ,男,1976年5月生,教授,2001年6月博士毕业于俄罗斯西伯利亚国立工业大学。曾于俄罗斯阿穆尔共青城国立技术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现为俄罗斯莫斯科国立科技大学,首席研究员、教授,俄罗斯自然科学院院士。主要从事高性能钢铝与合金材料及其先进制造技术、机械零部件表面涂层理论与技术、纺织轻工机械、航空航天机械等领域的研究与高层次人才培养,创立了机械零件钢与合金热循环扩散涂层学派,取得系列具有国际影响的重要成果,发表350余篇学术论文,专著2本,教材6本,获得20项俄罗斯发明专利。 邓云锋,男,1986年6月,2015年1月博士毕业于中科院长春应化所。曾在加拿大滑铁卢大学和以色列理工学院从事博士后研究。主要从事新结构共轭聚合物的设计、合成及其器件应用研究,近五年已在Adv. Mater.、Energy Environ. Sci.以及Angew. Chem. Int. Ed等国际知名学术期刊发表SCI收录论文19篇,其中一篇论文被SCI列为高引论文;获批中国专利1项,申请中国专利3项和美国专利1项。目前任《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olymer Science》杂志专刊“Polymer Semiconductors for Printed Electronics”客座编委。 毕曙光,女,1978年2月生,2013年12月博士毕业于华中科技大学,曾在南洋理工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主要从事面向光、电、磁等应用研究,近五年,在 ACS Applied Materials & Interface、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等国际期刊上发表SCI论文20篇;授权发明专利1项;担任ACS Applied Materials & Interfaces等Top期刊同行评审。 高凌峰,男,1988年1月生,2016年博士毕业于中国科技大学。研究以化学发光为基础,结合纳米材料的优良性质,发展了一系列具有化学发光性质的多功能化纳米材料,并基于这一系列新型的功能化纳米材料开发了多种简单、快速、低成本的检测策略,并对分子间作用关系进行了研究。近五年,在 Anal. Chem.、ACS Appl. Mater. Inter.、Biosens. Bioelectron.、J. Mater. Chem. C等国际期刊上发表SCI论文10篇。 李秀芳,女,1987年9月生,2017年6月博士毕业于苏州大学。致力于拓展蚕丝这种古老的纺织纤维的功能化应用,就丝素作为生物材料的应用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并取得了一系列的原创性结果,发表SCI学术论文10余篇。 罗磊,男,1990年6月生,2015年10月博士毕业于北卡罗来纳州立大学。主要研究利用静电纺丝技术制备金属氧化物纳米纤维复合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超声还原法制备Sn/有序介孔碳复合钠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等。近年来共发表SCI论文8篇,EI论文1篇;申请国家发明专利7项,主持参与包括86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产学研联创基金等科研项目数项。 沙莎,女,1987年3月生,2016年10月博士毕业于美国内卡罗莱纳州立大学。读博期间独立开发了纬编针织物三维模拟系统,近五年内发表SCI收录论文3篇,EI收录论文4篇。主持省级项目1项,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1项和江苏省产学研合作项目1项。 尤仁传,男,1984年2月生,2015年6月博士毕业于苏州大学。长期致力于蚕丝纤维作为生物材料的研究。近年来,发表SCI论文近20篇;申请国家发明专利13项;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主持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 “楚天学者计划”设岗学科——计算数学 武汉纺织大学计算数学学科立足湖北和武汉经济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学科以“楚天学者”陈迪荣教授、李登峰教授为核心,形成了一支学术造诣较高、科研创新能力较强、学术思想活跃、研究方向较为稳定的科研团队。团队包含教授8人,副教授11人,博士学位教师占比达74%。计算数学学科在发展过程中不断凝练科研方向,初步形成以复杂网络、机器学习和小波分析为重点的三个研究方向,并取得了一系列教学与科研成果:近5年累计发表论文161篇,其中SCI收录50篇,EI收录48篇;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7项,省市级各种科研课题21项,累计获得科研经费291万余元,建成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1门、省级精品课程1门。 “楚天学者计划”设岗学科——机械制造机器自动化 机械制造机器自动化学科以纺织机械设计制造为主要特色,本学科在重要科技奖励、国家级项目、学科平台水平等方面位居国内前列,在加捻技术与装备、纺织服装数字化设计等若干重要研究方向上本学科处于国内领先地位。本学科已经形成了一支年龄知识结构合理、学术水平高、创新能力强的学术梯队,现有在岗教师26人,其中教授12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21人。近五年来共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共15项,此外还承担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863”重大专项子课题、国家中小企业创新项目、国家重点新产品等国家级项目4项;获得中国纺织工业科技奖励(部级)4项、省级科技奖励4项;在国内外公开发表学术论文225篇,其中被SCI、EI收录164篇;获发明专利31项,处于实审阶段的发明专利53项。本学科拥有相关国家级工程中心1个,湖北省重点实验室2个,武汉市重点实验室1个。
本文来源: 武汉纺织大学
29.12.2017 16:57
我省16种期刊入选2017中国国际最具影响力品牌期刊
近日,在中国学术期刊未来论坛上,新闻出版广电局
学校走访慰问暑期留校学生
7月27日上午,湖北大学
刘建平校长调研督导校园建设工作
7月25日,校党委副书记、校长刘建平,湖北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