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调查】我的生活费都去哪儿了?

15.11.2019  12:31

    出品:武汉大学大学生新闻社

撰文:程芳、李汇思、陈思睿

题图:吴彤

插图:毛碧云、董心瑶、吴彤、陈文婷  

采访协助:曾佳玲、苏筱逸、邹严静、李筱菡、孙诗淇、高思琪


消费,这个在生活中无处不在几乎人人关注的话题,在不同时期、不同群体中呈现出不同的特点。

大学生,这一即将走向社会、思想日渐成熟的群体,处在经济依赖与经济独立的过渡地带,面临着五花八门的消费需求。他们的消费行为和消费观是怎样的?在这些行为的背后,又隐藏着怎样的动因和机制?

让我们将镜头拉近,走近大学生这一消费群体,试着探究一下他们的“消费”行为。


多元化,个性化的青春我买单

在调查武汉大学大学生消费现状和消费观的问卷中,58.5%的同学表示每月可支配收入在1000-2000之间。调查显示:虽然生活费具体数目不尽相同,但受访同学普遍表示“饮食”占了每月支出的大部分。

在饮食支出之中,又有一笔特殊的费用,体现出了大学生中兴起的外出聚餐和请同学吃饭的潮流。来自弘毅学堂人文科学试验班的大二学生吴嘉(化名)表示:“吃也是一种调节心情的方式,我每月都会和闺蜜聚一聚,约饭啊之类的。”她补充道,“不过也没有带来太大的负担。

▲饮食支出占大学生每月支出的大部分

调查结果还表明,受访同学每月支出主要包括:日用品(85.71%)、购物(83.33%)、娱乐(60.32%)、学习(55.56%),其他还有:交通(17.46%)和通讯(15.08%)等。大学生的支出呈现出明显的多元化特征。

上个月生活费的百分之四十花在了报考GRE上。”动力与机械学院的大二学生何玭炫说,“学习教育等支出算是一笔不小开支。”除了这种短期内的大额开销,不少同学也选择将生活费用在自我提升上。

文学院的大一学生李思,每月都会在学习软件上花掉一笔生活费。希望提升英语口语和阅读能力的她,在参考了网络评价后选择了几款英语学习软件并且定期充钱。“学习可不得‘氪点金’吗,而且这确实对我的学习有帮助。”除此之外,她还付费购买了一些网课。为知识付费对于李思同学而言是一件理所当然的事。

部分是因为专业,就读文学院人文科学试验班的大四学生戴诚说,排除掉吃饭这个选项,他的月支出主要用在了购买图书上,“课堂之外需要大量的阅读拓展视野,积累知识,读书买书是必不可少的。

戴诚也很愿意为兴趣爱好消费。兴趣使然,他前不久购买了一个精致的一体式茶杯,“在我疲劳或焦虑的时候,沏茶是一个很好的放松方式。

文学院大二学生俞婷(化名)则坦然承认,自己会将大部分的生活费投入到娱乐文化上。带有细腻文艺气息的她,很多时候会在第一时间去买票观看电影,也会购买自己喜欢的文创产品、汉服等。喜欢记录生活的俞婷,今年通过自己存钱购进了一台单反。

被问及“2019年到现在有何大额支出”时,俞婷想了想,回答说假期旅游费用或许会是大的开销。不过,通过兼职补充生活费,经济独立性较强的她在生活费的支配上是比较有主见的。“虽然多少会有一点心疼,还是有足够的自信和能力在支出前考量这笔支出是否值得,而且只要支出有相应的价值就不会感到后悔。

而同样来自文学院的大二学生胡小鸾认真想了想后说,四月份的时候,为了买明星偶像设计的联名衣服,花费了完全不在计划范围内的1300“大洋”。身为追星女孩的她,回忆起这笔开支,也并不觉得后悔,“后面几个月克制自己的消费支出,不会影响正常生活。

▲支出多元化,大学生愿意为知识教育和兴趣爱好付费

饮食支出、学习支出、兴趣支出、娱乐支出等等都是当代武大学生消费支出的重要组成部分,多元的消费支出反映出学生们丰富多样的生活。


重品质,收入限制下的理性选择

调查发现,大学生的生活费来源中,父母给的生活费占97.62%、打工兼职占16.67%、其他占4.76%。这一数据表明,在一定程度上,大学生经济依赖性强,独立性较差。

▲大学生主要收入依靠父母给的生活费

我们还对大学生对于品牌、品质和价格三者的看法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在购物消费时,66%的受访者更看重品质、26.1%的受访者更看重价格、7.1%的同学更看重品牌。

▲比起品牌和价格,多数大学生更看重品质

消费啊?可能我的回答都是‘没注意’、‘不知道’这样的情况吧。”当被问及关于消费的话题时,哲学学院大一学生张诗文这样调侃自己。而在理性看待消费问题时,他坦言自己格外看重“价格”和“品质”,“物美价廉”是他所追求的理想状态。而对于品牌,他说:“是不是品牌基本不关心。

所以我也只是偶尔会购买大牌商品。”在被问及如何看待大牌商品时,张诗文回答,“大家重视大牌商品,其中既有对大牌商品质量的信任,或许也有单纯追逐品牌的攀比心理作祟。”  

面对“品质”“价格”与“品牌”,外国语言文学学院大一学生江月的理解是,“比起品牌来,我更看重品质。虽然有‘一分价钱一份货’的老生常谈,但我还是更喜欢物美价廉的东西。

购物对于江月而言,更像是一种寻宝。在购买一些较贵的物品时,她会做各种攻略,收集信息,努力买最适合自己、在自己经济能力范围之内的东西。不过她也感慨,有的时候还是会一时兴起冲动消费,不过“我心里多少有个数,不会太过格”。

电子信息学院的大二学生周游在面对“品牌”时,有自己的看法。周游坦言,虽然不会去刻意追求,品牌效应对自己还是有影响的。电子产品的消费在大学生群体中呈现增长趋势,不少同学都会“省吃节食”以获得自己心仪的产品。而作为一个“发烧友”,周游对电子产品会有相对严格的特别要求,“会尽量选择比较知名的品牌,在电子产品这个领域内,品牌还是一种不容忽视的保障。

胡小鸾则努力在三者中寻求平衡。她说:“价格其实是第一位,如果不在我的承受范围内,品质品牌再好也不会考虑。”习惯在购物前列出购物预算的她,通常会寻求在这个预算内自己熟悉的牌子,“品牌,我认为一定程度上是价格和品质的保障性因素,在网购时可以减少选择恐惧症。

基于经济学基本原理,消费者最佳选择是预算约束线和无差异曲线的切点。消费者的预算约束线,表示的是在收入和商品价格既定的条件下,消费者用全部收入所能购买的各种商品的不同数量的组合。无差异曲线表示的是消费者对商品组合偏好的选择,同一条无差异曲线上,消费者效用相同。

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消费更看重品质而不是品牌,这一选择符合经济学理性人的基本假设。品牌消费需要更高收入作为支撑,大学生的生活费主要来源于父母,在该预算约束线的限制下,“重品质”成为大学生消费的关键词。


小方法,理性消费有门道

从低到高,由1分到5分,可以给自己的消费观念打几分?调查结果表明,76.19%的同学认为自己可以达到3-4分,平均分数为3.54分。

而“理性消费”这个在生活中无处不在的问题,也早就引起了人们的普遍关注。来自文学院的大二学生李钰指出,现在理财记账方面的APP层出不穷,她也曾受同学影响,加入了“记账大军”。不过,由于时间精力等原因总是忘记,后来也就不了了之。

提起自己半途而废的记账经历,李钰有些不好意思,“我觉得还是要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她认为,比起“记账”,“规划”也不失为一个好办法。她会安排好每个月的饭钱应该多少,零花钱该是多少,“提前安排好每个板块的花销,做好支出预算,心中有数才能做到理性消费。

现在手机支付的极度便利快捷,加上交易钱额虚拟化,消费者对自己的支出缺乏一种量化的直观感受,很多时候也造成一种对具体消费使用情况的“懵懂局面”。何玭炫分享了自己的小经验。他平时消费主要是刷信用卡,微信支付宝都是直接消费信用卡的,这样每次消费过后,用户的手机都会接受到提示短信。何玭炫笑称:“短信会说消费了多少,让你再回味一下。而且每个月都会有账单日,再让你猛地回顾一下上个月究竟造了什么孽,下个月就心里有数了。

那么又该怎么应对消费时常常会有的“一时冲动”呢?来自遥感信息工程学院的大一学生王泽(化名)分享了自己的经历。王泽过去有这样一种“暴力消费”的习惯。“感觉自己省了一些钱后就会大吃一顿,疯狂购物。”她解释道,“结果快递收到了以后,很多东西都闲置了,感觉非常后悔。

冷静下来的她发现,造成“剁手党”的罪魁祸首就是头脑一热一时冲动。为了应对这种心理,她现在奉行“三天法则”,将想买的东西丢进购物车,等个三天,等三天后再来看时,购买欲望也会有所变化,也就可以划分出到底哪些是真正想要的必需品,哪些是不必要的。

哲学学院的大二学生唐卉(化名)指出,网上盛传的“晚上更容易冲动消费”不无道理。心理学家通过对大脑功能的分析,发现被誉为“脑中之脑”的行为系统的控制中心是大脑的前额叶皮层。在一天的忙碌过后,前额叶功能减弱,理性思考能力降低,对情绪的抑制能力也下降,于是容易情感战胜理智,更轻易地做出冒险、不理性的决策,更容易冲动消费。

其实何时能做出最佳决定,对每个人来说,具体情况不一样。唐卉说,“我自己就是个喜欢晚上思考的人。问题的关键在于有一个时间去反思,所谓‘三思而后行’,其实也是理性消费的一种方法。


支个招,建立良好消费行为

为深入了解大学生消费行为背后的心理机制,探求影响大学生消费行为和消费观形成的因素,我们特别采访了心理健康导师张荣华教授。

张老师分别从当下大学生消费观现状、因素作用、心理机制分析以及正向消费观引导等角度,阐释了当代大学生消费行为的宏观与微观表现,给出了较有针对性的分析,并对大学生应如何建立正确健康的消费观提出了深刻的见解。

针对调查结果,张老师谈了谈对大学生消费现状及消费观的评价和看法。老师开门见山地先指出,“人是时代中的人”,时代不同,发展情况不同,态度观念就会不同。客观上,以前大学生的资金支配方式比较有限,可支配余地小,消费行为相对可控;主观上,尤其是在生活水平一般的年代,年轻的学子较之现在更有“节俭”和“实用”的意识。

由此,张老师认为,从积极的一面看,当下大学生消费的选择更多,消费观念也较为开放和自由;但随之而来的消极一面,便是理性消费观的削弱。

消费行为背后折射出的心理机制是多元的。张老师说,正是个体的心理(微观层面)构成群体的消费心理趋势,呈现出年轻人整个群体的主流消费观(宏观层面)。总体来说,消费观的差异实质是感性与理性作用于消费行为时所占比例的差异。冲动消费背后的心理可能是及时满足,也有可能是攀比的欲望驱使;理性消费呈现的则更多是较强的控制能力和资金规划能力,二者都是“”与“”的位阶偏差。

以消费行为作为切入点,探寻当代大学生的消费心理似乎是一针见血的,但影响心理机制形成的因素却并没有那么一目了然,更多时候是充满复杂性的。张老师提出了三个主要的影响因素:家庭、环境和时代。

而基于当代大学生消费观的现状和与之紧密作用的心理机制,张老师对如何让大学生建立正确、积极的消费观提出了中肯的建议。正确的消费观念有赖于学校和社会各界的引导,以及市场营造的健康消费氛围等外部因素。与之相对应,更重要的是,年轻人节俭品德的精神重塑,和对更长远信念的把握。如此,当代大学生方能不囿于满足物质生活的低层次欲求,具备经济头脑,真正符合新时代青年热情、理性、有理想的定位。

(稿件来源:武汉大学报1519期3版 编辑:肖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