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经费服务于人的创造性
6月 21日,有高校学者致信本报,呼吁改革科研经费管理,破除条条框框,引起各界热议。
科技创新离不开科研经费的支撑。在科研投入上,国家向来不遗余力。2015年,我国研发经费投入总量达1.4万亿元。这是一个很可观的数字,与之相对应的是,我国的科研总投入超过德国、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研发经费投入国。而且,这项投入还在逐年增加。科研经费是有了,怎样让它用在刀刃上,更有效发挥作用,是必须理顺的问题。
毋庸讳言,过去一些地方、一些科研机构在科研经费管理上,或多或少存在管得过细过死的问题。比如,因为管得太细,买多少根试管、用多少盒试剂都要提前列入预算,以致研发人员不得不充分“发挥想象力”;比如,把科研项目化,科研人员耗费过多精力应付填表,没时间搞研究;再比如,由于财务报销时要求与预算“无缝对接”,许多科研人员特别是项目负责人被逼成了会计……
科学研究不是去菜市场买菜,不太可能提前列个单子,然后严格按照单子去采购,也不是搞项目、抓生产,可以用时间节点倒推的办法要进度,相反,它是一个创造性的过程,灵感瞬间性、方式随意性、路径不确定性,是它的基本特点。遇到难关,可能很长时间都在原地徘徊,灵机一动,又可能会有大的突破。怎么能套用政府部门的经费管理模式,当年的经费当年要用完,没用完的一律清零呢?如果牛顿天天开会、填表,哪有时间坐在苹果树下发呆?如果钱学森、钱伟长等老一辈科学家,为了报账不得不干起会计的活,能取得举世瞩目的成果吗?“科学的春天”呼唤科研经费管理制度的改革。今天,我们强调把科技创新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吹响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号角,一个先决条件就是尊重科学家、尊重科研的规律,减少行政对科研的过分干预;就是要让科技专家有职有权,“有更大的技术路线决策权、更大的经费支配权、更大的资源调动权”,可以按需支配资源,不必瞎耽误工夫,把科技工作者从“俗务”中解脱出来,让专业的人专心干他们专长的事,让他们放手去干、去闯、去为国家寻找创新驱动的动力和支撑。
当然,这并不是说,科研经费使用不需要审计和监督。相反,更专业的审计、更广泛的监督非常必要,宝贵的科研经费不容染指,谁出了问题追究谁。但审计和监督需要遵循规律、实事求是,不能陷入僵化、掣肘科研本身。包括科研经费在内的一切必须资料,包括行政管理在内的一切外围资源,都必须为人的创造性活动服务,而不是让人的创造性活动为它们服务,甚至变成它们的“势力范围”,这一点必须明确。(湖北日报评论员 李思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