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森林之“绿”彰显城市之“美”
2015年4月13日,宜昌市人大常委会森林法执法检查组第一次全体会议如期召开,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执法检查组组长邹正金对于此次执法检查的目的一语中的,切中要害。
带着这些问题,在接下来的近两个月时间里,检查组对先后深入到枝江市、五峰土家族自治县、夷陵区和当阳市,实地察看了部分植树造林现场、林业产业基地、森林保护现场、绿色示范乡村、木材检查站所,征求了部分人大代表、林业企业、基地负责人、群众代表的意见和建议,全面检查了森林法在该市的贯彻实施情况。
一、注重法律宣传,法制意识深入人心
近年来,宜昌市政府及林业主管部门推行学法“六项制度”,加大法律知识普及力度。通过组织举办培训班、开展法制讲座、法律知识竞赛等形式进行学习,干部职工法律意识得到强化。通过在山头路口设立封山护林碑牌、和生态保护宣传牌匾、刷写固定标语、发放宣传年历及送法下乡、进村、入户、进校等活动,让辖区群众在日常生活中了解法律。通过在广播电视、网络报纸等媒体开辟普法专栏、知识讲座、咨询热线等方式,扩大森林法法律法规宣传受众人群。
通过实地检查后发现,虽然各地采取多种措施开展宣传普及,但也存在着一些死角。少数地方干部还没有正确处理好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关系,重产业发展轻生态保护的倾向仍然存在;有些地方林农出于经济利益驱使,非法侵占林地、随意采伐林木等现象还未杜绝。检查组希望要继续加强森林法等法律法规的宣传和学习,切实增强群众的法制观念和保护意识。不断创新宣传形式,扩大宣传教育效果,形成舆论氛围。积极倡导安全用火和文明祭祀,强化重点防火期禁鞭、加强祭祀用品商店的警示宣传教育,掀起全民学习森林法律法规高潮,让保护森林资源的法律意识深入人心。
二、加强资源管理,保护森林成效凸显
从检查情况看,全市通过严格执行林地和森林红线管理,规范各类工程建设项目征占用林地的审核审批程序,强化对森林植被恢复费的征收,从源头上促进了林地的有效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通过开展严打整治,加大案件查处力度。全市森林公安机关和执法队伍通过开展专项行动,严厉打击非法运输木材、非法经营野生动物为主的专项整治行动,取得较好成效。近两年全市共查处各类涉林案件2670起,其中侦破刑事案件353起,查处林业行政案件2317起,依法处理违法犯罪人员2800余人次,全市乱砍滥伐、乱捕滥猎、乱采滥挖、乱占滥征等破坏森林资源现象得到有效遏制。森林防火及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取得成效。全市每年森林火灾受害率大大低于国家0.3‰的控制标准,连续20年没有发生重特大以上森林火灾。
从2006年开始,宜昌市多地发生松材线虫病疫情,经过近10年仍未得到彻底除治,目前全市仍有5个疫区、8个疫点的松材线虫防控形势不容乐观,若不进一步加大防控力度,将严重损害我市森林生态健康安全。针对松材线虫炳防治这一巨大危害,检查组及时指出,同时要求尽快落实松材线虫病除治主体责任,加大各级财政资金投入力度,整合国家、省有害生物除治专项经费,尽快解决林业松材线虫防治经费严重不足和防治难度大等相关问题,提高全市松材线虫病防控效果。
三、建设重点项目,生态发展并驾齐驱
宜昌市将三峡坝库区、清江流域区、沮漳河流域区、平原林网区、宜昌城郊区作为生态建设与治理修复的重点区域,有效管护1166万亩国有林和集体公益林,完成天保工程公益林建设任务179万亩;累计完成退耕还林任务178万亩,国家阶段验收保存率达到了98%以上。争取启动了三峡库区湿地保护与恢复工程和新一轮退耕还林工程,顺利实施了森林防火二期工程、自然保护区建设、森林抚育、石漠化治理等一批林业重点项目,全市林业生态建设水平全面提升。推进林业产业发展,加快林农增收致富步伐。全市林业产业呈现出产业基地建设规模更大、标准更高、投入更多元的特点,实现了生态增量、产业增效、林农增收目标。目前全市市级以上龙头企业达到115家,林产品特色基地达到200多万亩。
林业产业作为一项重要的公益事业和基础产业,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生态建设中地位重要。为此,检查组希望市政府及林业等相关部门要深入实施以生态建设为主的林业发展战略,以建设生态文明为总目标,以改善生态改善民生为总任务,切实履行保护自然生态系统、实施重大林业生态工程、构建生态安全格局、推进绿色发展的职能,为构建全市“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核心城市”、建设“既大又强、特优特美”的现代化特大城市提供更好的生态基础和绿色支撑。
如今,当你漫步在美丽的森林公园尽情吸氧的时候,行走在郁郁葱葱的街道悠然自乐的时候,穿行在绿树环抱的大山之中享受生活的时候,绿色变成了主打色,它与城市发展相得益彰,和谐共存,成为宜昌这座美丽城市的一张绿色名片。(宜昌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室 郑鹏)
责任编辑:陈维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