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孩子和父母生活在一起
李杏
近日,为促进农村留守儿童健康成长,国家卫计委下发《国家卫生计生委关于做好农村留守儿童健康关爱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地贯彻中央关于建立健全农村留守人群尤其是留守儿童关爱服务体系的精神,进一步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健康关爱工作。《通知》要求,各级医疗机构及工作人员在工作中发现的农村留守儿童脱离监护单独居住生活或失踪、监护人丧失监护能力或不履行监护责任、疑似遭受家庭暴力、疑似遭受意外伤害或不法侵害等情况,必须强制报告。
近年来,媒体上关于留守儿童身心受到伤害的报道层出不穷,由此揭示出这一特殊群体在生活和教育上面临的重重困境,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事实上,父母外出务工,把孩子留在老家由祖辈照料,这样的家庭结构在农村非常普遍,也让留守儿童问题上升为一个现象级的社会问题。
在如何帮助留守儿童的问题上,目前的关注点大多集中在强调政府提供保障和呼吁社会介入,《通知》所传达的,也是以构建外部保护和关爱机制为核心的解决思路。动员包括医疗机构在内的各方力量维护留守儿童的安全与健康,筑起一道严密的社会防线,这是很有必要的,但是,这毕竟只是一种补救和援助性的措施,既不能解决根本问题,也远未达到为孩子提供最佳成长环境的程度。
留守儿童最大的问题,其实未必是物质生活条件差,也不是缺衣少食那么简单。一些父母外出务工的家庭,经济状况得到了很大改善,但是,远离父母的监护和陪伴才是影响留守儿童成长的最大痛点。儿童最佳的成长环境必然是家庭,与父母共同生活,得到家庭的关爱、呵护和教育,这是任何社会保障和学校都难以取代的。换言之,孩子最迫切需要的不是社会帮扶,由外部力量直接承担对孩子的抚育工作也不是最好的办法。
政府与社会对儿童有保护的责任,但儿童毕竟不是“公共品”,他们不应当轻易脱离家庭,与家人分开,进入某种替代性的抚育体系中,完全成为一种社会责任。政府与社会所能提供的只能是应急性保障,家长也不能视其为解决孩子抚养教育问题的主要途径,心安理得地对孩子撒手不管,让政府和社会分担甚至接管自己的责任。如果不是万不得已,没有哪个孩子愿意离开父母,同样,留守儿童的最好归宿也必然是回归家庭。
回到留守儿童的产生上,其实这并非一个不可避免的问题。外出务工就一定不能带上子女吗?这两者并非必然相关。父母把孩子留下,很多时候是受制于客观条件,比如孩子异地上学就是最大的困难,这甚至比生活条件艰苦更让父母头疼和无奈。如果能够更多从这个角度去想办法,为父母带上孩子一同进城创造更多条件,从根本上减少留守儿童的数量,这显然比单纯帮扶留守儿童的效果更好。
(编辑:刘晓丽)